学术投稿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体会

项意火;钟叙春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 加减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现报告如下, 中老年人, 患者年龄, 多发病, 年轻化, 常见病, 应用, 疗效, 骨科
摘要: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发病较多,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我科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体会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少见,其发病率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0.5%~3%[1].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率越来越高.自2002年8月~2006年8月我院开展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400多例,其中18例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午阳;王茂源;高辉;何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用于手外科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作为手外科麻醉前用药对心率、血压及口干程度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臂丛阻滞下行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盐酸戊乙奎醚组)和Ⅱ组(硫酸阿托品组),每组20例,术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观察给药前、给药后1、5、10、30、50min心率、血压变化.给药后30min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测定口干程度.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给药后1、5、10、30、50min心率均降低(P<0.05);与给药前相比,Ⅱ组给药后1、5、10、30、50m.m心率均升高(P<0.05).给药前、给药后1、5、10、30、50min两组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两组视觉模拟口干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腺体分泌抑制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手外科麻醉前用药.

    作者:王瀚然;刘安林;黄波;吴玲永;陈爱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消化系疾病中很常见,它们均与胃癌发病有密切关系.我院在2007年6月至12月健康体检中共做内镜检查61例,检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Hp感染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谢宁生;黄晓焰;蔡洪;兰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耳穴揿针治疗失眠60例

    失眠是临床常见主诉之一,笔者运用耳穴揿针治疗本病6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幸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种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的方法

    从2003年5月~2007年1月我科采用一种新的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的方法,有效避免了瓶内剩余液体而造成药物剂量不准或浓度不精确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富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孕期宣教+产时导乐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临床观察

    产妇的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孕妇孕期缺乏宣教,对产程不了解以致缺乏自信心,对分娩的恐惧导致目前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医学统计剖宫产率升高并不能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改善新生儿的愈后,并可导致医源性损伤,严重影响母婴的安全.统计发现,目前没有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有些地区曾报道剖宫产率高达60%以上,降低剖宫产率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根据WHO推荐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模式[1].孕晚期进行正确的宣教,产时进行导乐分娩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以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沛的体力使产程顺利的进展[2].

    作者:刘桂荣;谢勤英;易姗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症状的研究

    目的:探讨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特点.方法:选取新钢公司中心医院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及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386例,行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或)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问卷调查并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组男女比例为17:37,与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上、下消化道症状分别较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组严重(P<0.01).结论:罗马Ⅲ诊断标准提高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易激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提示两者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胃肠病学基础.女性患者多见且消化道症状严重,可能与胃肠道敏感性增高有关.

    作者:宋誉民;阮六平;吴中;习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2O2对EDHF介导的舒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EDHF介导的血管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器官槽法测定猪冠状动脉环张力,消炎痛及N-硝基-L-精氨酸水浴30min后,用前列腺素F2.预收缩血管,检测不同浓度(10-10>~10-5>mol/L)的乙酰胆碱诱导的EDHF介导的舒血管反应,并观察过氧化氢酶对其影响;去除内皮细胞,观察H2O2对血管活性的影响.结果:直接加入外源性H2O2可引起去除内皮后血管的剂量依赖性舒血管反应,过氧化氢酶可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EDHF介导的舒血管反应.结论:H2O2可能具有类似EDHF的作用.

    作者:曾靖;刘丽华;黄玉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胃汤加减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予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加味益胃汤.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率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满意,主要症状改善快,用药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陈云;刘庆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儿童血液培养检出马尔尼菲青霉菌二例报道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青霉菌中唯一的双相菌,在我国由邓卓霖于1984年首次报道[1],以后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相续有该菌的报道;我省由瘳晚珍等2000年10月首次报告该菌[2].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条件致病菌,易感染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多见,而儿童感染较少见.现将我院2007年经血液培养检验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儿童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明;叶小英;何惠英;张靖宇;孙传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赣州市2000~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赣州市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赣州市2000~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37种法定传染病中,该市报告了27种,共报告病例137 911例,死亡8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5.10/10万,死亡率为1.53/10万,病死率为0.63%.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报告数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数的73.47%,发病数居前五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麻疹.结论:在法定传染病中,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该市的防控重点,其中以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和麻疹为先,但性传播疾病中淋病需加以重视.

    作者:邓海智;吴中发;李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光子治疗仪治疗寻常性痤疮4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4年应用光子痤疮治疗仪治疗寻常性痤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中毒98例临床分析

    小儿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儿科急症,现将我院1996~2006年抢救的98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8例病例中,男65例,女33例,男:女为1.97:1.年龄小为10个月,大为14岁.<1岁6例,2~7岁78例,~14岁14例.2~7岁占79.6%.中毒时间<1h 10例,~6h 62例,~24h 22例,24h以上4例.

    作者:王小文;胡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41例排除脑出血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8、IFN-γ和IL-4水平.结果:病例组IL-18、IFN-γ水平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IL-4水平变化小,两组间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IFN-γ与IL-4比值较对照组增大;IL-18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而与IL-4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增高促进了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偏移,主要表现为Th1细胞活性升高,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陈骏;周三清;熊春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0以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7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45~77岁,平均66岁.股骨颈骨折32例(包括病理性骨折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包括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双侧同时置换4例).平均住院天数15天.

    作者:丁美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体会

    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发病较多,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我科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项意火;钟叙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并探讨抗抑郁药在治疗D-IBS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用帕罗西汀治疗66例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8周,并与单用常规疗法58例对照,评测其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变化.结果:帕罗西汀组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7.6%,显著高于常规疗法的24.1%(P<0.01);帕罗西汀组原有情绪障碍患者和无情绪障碍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67.4%和29.4%,有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差值、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差值比较则显著改善(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改善D-IBS的消化道症状,并与目前是否存在情绪障碍相关.

    作者:陈尚茹;赵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安眠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抢救急性安眠药中毒的疗效.方法:9例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均及时采用HP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物.结果:9例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在及时洗胃及强有力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平均行HP2.6次,均痊愈出院.结论:HP对抢救安眠药中毒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特点,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但在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以及灌流器的凝血情况.

    作者:许玮;李建华;曾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体会(附20例报告)

    目的:总结分析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20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0%.结论: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勤查CT可以早期诊断此病,以中性治疗为主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作者:邱彦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东莞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流行病学特点与疫情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本市儿童手足口病定点医院病人流行的基本特征和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手足口患儿的处理措施及效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4月30日至7月31日,我院累计报告发病1197例.首例于4月30日入院,5月开始全市疫情呈上升趋势,5月上旬达高峰,此后疫情呈下降趋势,7月份以后日平均发病人数降至6例以下.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80.28%).502例住院患儿中,普通病例405例(80.68%),重症病例97例(19.32%,包括门诊患儿在内占8.10%).其中27例重症患儿行病毒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nls71,EV71)阳性19例(70.3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4例(14.81%).主要控制措施及效果:按病情轻重分别在手足口病门诊、专门隔离病区和PIcu病房隔离治疗;加强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医务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治愈1179例(98.50%),好转7例(0.58%),自动出院9例(0.75%),死亡2例(0.17%).儿科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家属无1例因院内感染致手足口病.结论: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全员培训,合理设计隔离病区,早期识别并治疗重症病例是控制此病的关键.

    作者:黄莹;李锐钦;邓皓辉;叶毅桦;黄全发;张若愚;尹雪玲;张素芬;叶国华;杨伟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