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彦夫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41例排除脑出血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8、IFN-γ和IL-4水平.结果:病例组IL-18、IFN-γ水平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IL-4水平变化小,两组间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IFN-γ与IL-4比值较对照组增大;IL-18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而与IL-4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增高促进了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偏移,主要表现为Th1细胞活性升高,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陈骏;周三清;熊春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发病较多,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我科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项意火;钟叙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们从2006年2月至今成功地为8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吴桂健;奚晶;曾祥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病,治疗4~5天症状和体征可缓解,10天左右可痊愈.但临床上常因治疗不彻底,或不注意恢复期护理和调养,又或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病情迁延,易转变成慢性肺炎.我院儿科对40例小儿慢性、迁延性肺炎采用加味二陈汤结合西医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军;肖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高血压病患者50例,正常组40例,采用脉冲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并计算左室TEI指数.结果:高血压病组左室TEI指数大于正常组.结论:TEI指数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定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
作者:凌月蓉;叶军;任苓;葛贻珑;游宇光;谢谨捷;陈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青霉菌中唯一的双相菌,在我国由邓卓霖于1984年首次报道[1],以后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相续有该菌的报道;我省由瘳晚珍等2000年10月首次报告该菌[2].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条件致病菌,易感染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多见,而儿童感染较少见.现将我院2007年经血液培养检验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儿童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明;叶小英;何惠英;张靖宇;孙传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芩素(Ba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显微镜镜下观察心肌坏死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Bai能降低血清中LDH、MDA、MPO含量(P<0.05,0.01,0.001),提高血清中SOD含量(P<0.05,0.01),减轻心肌坏死程度.结论:Ba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心肌酶的漏出有关.
作者:潘晓;黄常亮;徐新林;郑建锋;刘贤伟;黄贤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其中合并肝性脑病者20例)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lOg治疗,合并肝性脑病者20g,并给予常规护肝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综合治疗,合并肝性脑病者给予谷氨酸钠23g),比较两种治疗方法退黄效果及患者神志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性脑病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及肝性脑病较谷氨酸钠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作者:邱克勤;谢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po,tid,疗程半年.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FBG)、心脏B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FBG和2h FBG均稍有下降,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LVEF、LVEDD、IVRT、LVES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通过优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王丽芳;李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并探讨抗抑郁药在治疗D-IBS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用帕罗西汀治疗66例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8周,并与单用常规疗法58例对照,评测其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变化.结果:帕罗西汀组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7.6%,显著高于常规疗法的24.1%(P<0.01);帕罗西汀组原有情绪障碍患者和无情绪障碍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67.4%和29.4%,有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差值、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差值比较则显著改善(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改善D-IBS的消化道症状,并与目前是否存在情绪障碍相关.
作者:陈尚茹;赵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希罗达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希罗达口服,每日2次,餐后服用,2500mg/m2·d,连续服用14d后停药7d,治疗周期为21d,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43例均可评价,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病情稳定(SD)20例,疾病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27.9%,临床获益率74.4%.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HFS)22例,色素沉着21例,恶心10例,呕吐8例,厌食12例,腹泻10例,白细胞下降12例.血小板下降4例,大多数为Ⅰ~Ⅱ度,2例Ⅲ度HFS,1例Ⅲ度色素沉着.结论:希罗达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肯定,用药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林云笑;陈昌南;黄活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在老年疝患者中局麻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应用1%利多卡因进行腹股沟区浸润阻滞麻醉,对5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麻醉效果满意.随访2~24个月无1例复发,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麻下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既可降低麻醉风险和相关并发症,也可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小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失眠是临床常见主诉之一,笔者运用耳穴揿针治疗本病6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幸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不缝缩颈口球囊隔离腺窝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6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智;曾丽霞;袁媛英;邱国秀;刘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58例肺癌患者血清CR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并与疾病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血清CRP水平有助于肺癌患者的诊断与病情的判断.
作者:吴国斌;赖文鸿;刘惟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69例临床Ⅰ-Ⅲ期乳腺癌病人术前用CTF方案化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7天手术治疗.结果:临床观察全组无完全缓解病人,化疗后部分缓解(PR)15例,轻度缓解(MR)35例,无变化(NC)19例,总有效率为72.8%,无临床进展病例.彩超观察13例乳腺癌原发灶体积显著缩小,37例轻度缩小,有35例原发灶内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或消失;化疗后26枚肿大淋巴结缩小,8枚消失.病理检查50例病人瘤体变软缩小、肿瘤细胞退变坏死、间质水肿、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肿瘤细胞坏死,降低临床分期,有助于手术治疗及术式的选择,为术后辅助化疗提供指导.
作者:叶村;陈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作为手外科麻醉前用药对心率、血压及口干程度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臂丛阻滞下行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盐酸戊乙奎醚组)和Ⅱ组(硫酸阿托品组),每组20例,术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观察给药前、给药后1、5、10、30、50min心率、血压变化.给药后30min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测定口干程度.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给药后1、5、10、30、50min心率均降低(P<0.05);与给药前相比,Ⅱ组给药后1、5、10、30、50m.m心率均升高(P<0.05).给药前、给药后1、5、10、30、50min两组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两组视觉模拟口干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腺体分泌抑制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手外科麻醉前用药.
作者:王瀚然;刘安林;黄波;吴玲永;陈爱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自2000以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7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45~77岁,平均66岁.股骨颈骨折32例(包括病理性骨折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包括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双侧同时置换4例).平均住院天数15天.
作者:丁美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41例颅内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39例行直视手术夹闭,1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3例,轻残6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术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精细得当的显微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宏;杨晶珍;王柏群;周晓忠;邹连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传统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单一的局部麻醉下进行,虽然手术时间短,但因局麻药只能抑制腹壁切口疼痛,而对进入腹腔提取输卵管时的疼痛无效,严重者不能配合手术[1].为减少受术者的疼痛和减轻心理压力,作者对300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进行了无痛结扎术,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春生;尹丽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