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分娩方式对宫颈慢性炎症的影响

郭丽娜

关键词:不同分娩方式, 宫颈, 慢性炎症, 已婚育龄妇女, 妇科病普查, 资料, 收集, 生育, 年龄, 方法, 对象
摘要:1资料和方法1.1对象收集2005年5月~2008年5月在我站进行妇科病普查,生育过一孩的已婚育龄妇女1005例,年龄21~47岁,孕次1~7次.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并与吗啡相比较.方法:将180例剖宫产病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与吗啡组(B组),分别行硬膜外镇痛(PCEA),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1)镇痛效果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A组呕吐、尿潴留、皮肤骚痒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好,呕吐、尿潴留、皮肤骚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毕生龙;丁称生;李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颅穿刺引流术后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颅穿刺引流术后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行微创钻颅术后合冰枕治疗,治疗组60例经钻颅穿刺引流术后行穿刺针内持续滴灌含药亚低温盐水24~72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是87.6%、71.9%,治疗前后CS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CSS评分27.21±8.32分,治疗后7.82±3.34分;对照组分别为26.83±8.44分、12.48±4.77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P<0.05;CSS评分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穿刺引流术后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能有效的起到脑保护作用,同时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显效率并降低致残率.

    作者:黄勇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缺氧预测指标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方法:对137例ICP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并将其与围生儿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者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高于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P<0.01或<0.05),单纯转氨酶升高而胆红素正常(P<0.01)、低浓度胆汁酸(P<0.01)、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正常者(P<0.01).结论: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胎心监护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为ICP孕妇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

    作者:温庆荣;李瑞云;李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及效果.方法:通过对17例临床病例3~36个月的治疗观察,进行疗效评价和总结.结果: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即可达到机械稳定,后期通过骨长人形成生物学稳定;关节功能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结论: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手段,适用于股骨颈完整的低龄髋关节疾病及创伤患者,且疗效肯定.可大大减小后期翻修难度,保证翻修质量.

    作者:刘午阳;高辉;姬广林;温煦;何澄;赖光松;吴东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杂肱骨髁间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Y型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型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38例,用Jupiter等所使用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方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均随访3个月到半年,疗效优良率达到94.7%.结论:使用Y型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固定牢固,疗效良好,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左冬怡;连育才;邱祖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加味二仙汤颗粒剂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二仙汤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雌激素治疗组、加味二仙汤剂治疗组、加味二仙汤颗粒剂治疗组,采取切除双侧卵巢进行骨质疏松症造模,分别给药喂养,在4、13周后每组各取10只大鼠处死,摘取第五腰椎经处理后,分别观察骨组织形态计量变化.结果:给药4、13周后,雌激素治疗组与病理模型组相比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出一定骨保护作用.给药4周、13周后加味二仙汤治疗组与病理模型组相比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均有统计学意义,颗粒剂治疗组与汤剂治疗组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加味二仙汤能明显改善去势大鼠骨形态计量学指标,其机理是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生长,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并抑制高转换型骨代谢趋势来实现.加味二仙汤颗粒剂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熊昌盛;吴峰;何凤春;谭敏秀;陈希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DSA技术在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SA技术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通水术(FTR)中的应用及诊治输卵管梗阻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提高输卵管疏通率,并做出评价.方法:对202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进行SSG,梗阻者进行FTR,观察分析造影和通水情况.结果:DSA技术应用于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通水术不但可以代替传统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通水术,也为子宫输卵管阻塞病变的介入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途径.结论:DSA下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和通水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陈友佳;田云飞;宋于生;邹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多维多钉或多段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多段骨折临床分析

    1998年1月~2007年11月,我们使用多维多钉或多段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多段骨折88例,经过1年以上随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金洋;陈扬金;马桥生;易翔;黄斐;李晓军;谢小云;曹运羿;张凭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手法经桡动脉穿刺可重复性采集血气的研究

    血气分析是判断患者呼吸、氧化及酸碱平衡状态的必需指标,对临床急、重症患者的监护和抢救尤为重要[1].桡动脉解剖位置表浅,易于固定、按压,能有效地避免血肿形成,而且避免暴露,重复性好,所以临床上大都选用桡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2].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紫杉醇135~175mg/m2静脉滴注,d1;5-FU500mg/m2静脉滴注d1~5;CF200mg静脉滴注d1~5,治疗4~6周期后按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6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52.3%(19/36).其中,初治21例,CR3例,PR9例,有效率57.1%;复治15例,无CR,PR7例,有效率46.6%.19例获缓解者中位缓解期为7.4个月,中位生存期10.5个月.结论: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较轻,多数患者耐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较好方案.

    作者:汤声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剂量辛伐他汀长期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我们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为期16个月的降脂治疗.观察其对蛋白尿排泄的影响和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冬生;刘晓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隔12h一次,共用10d;巴曲酶第1天10BU加入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第3、5天分别5BU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1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10d;同时应用巴曲酶,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为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峰;刘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普萘洛尔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附72例报告)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肝硬化上消化道的常见出血原因之一,普萘洛尔已广泛应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普萘洛尔可通过阻断心脏β1.

    作者:张衍强;刘鸿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

    目的:T2DM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二组:T2DM组8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所有研究对象于禁食12h后次晨空腹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C-反应蛋白(CRP),并计算HOMA-IR指数(FPG×FINS)/22.5,并对导致血清CRP改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CRP水平的比较DM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HO-MA-IR指数的比较,T2DM组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FPG、FINS的变化DM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IUP与IR、FPG、FINS呈正相关,表明CRP与IR、D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联,提示CRP的增高参与了IR和胰岛功能的损害,可作为12DM患者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许荣;肖艳;吕维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糖引起偏侧舞蹈症1例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较复杂,表现为单侧基底神经节损害,引起偏侧舞蹈症甚少,现报告1例.1临床资料1.1病例患者男,79岁,因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以面部,口角,腕,肘,肩,膝关节明显,睡眠时消失.无肢体麻木,抽搐,无意识障碍.

    作者:冯李长;刘承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治疗(附24例报告)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桥小脑角肿瘤24例.结果:本组24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23例恢复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和脑干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宏;杨晶珍;王柏群;周晓忠;邹连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2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为了观察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临床效果,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温蒸馏水和化疗的协同作用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和残存的微小癌灶的方法,对9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术中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并作近期随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义华;文静;万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癀片治疗肿瘤放化疗后并发感染发热78例临床观察

    肿瘤患者经化疗或放疗后,许多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导致外周血粒细胞减少,并发各种感染,出现发热,我们于1998年3月~20cr7年3月对我科住院的此类患者在给予必要的抗生素、升白治疗外,同时给予新癀片治疗发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军;陈勇;张桃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巨大阴道壁血肿切开缝合中放置引流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放置引流管在巨大阴道壁血肿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8例巨大阴道壁血肿患者采用切开缝合中放置引流管的治疗.结果:8例巨大阴道壁血肿患者经采用放置引流管后引流通畅,预后良好.结论:采用此方法,解决了因暴露困难,避免了操作性损伤,减少发热、感染等并发症,恢复快,是处理巨大阴道壁血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志安;尹琳;徐小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本文收集了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脑出血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献忠;黄丽萍;蔡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