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塞32例疗效分析

温世福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 治疗, 脑梗塞, 普通肝素, 现报道如下, 抗凝效果, 化学降解, 危险性, 酶学, 疗效, 出血
摘要:低分子肝素钙是从普通肝素通过酶学或化学降解产生,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钙引起出血的危险性小而抗凝效果更好或相似,所以广泛用于治疗脑梗塞.我院2003年3月开展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塞研究,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06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与体会

    我院自2002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已完成腹腔镜手术20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手术206例,其中男86例,女120例,年龄5~72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4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4例,腹腔镜下小儿斜疝内环口关闭术36例,腹腔镜探查手术3例,腹腔镜下盆腔畸胎瘤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62例,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14例.

    作者:张承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胰管结石的诊治(附17例报告)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治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胰管结石17例.结果:17例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100%),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62.5%),脂肪泻(12.5%),消瘦(17.6%).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的B超诊断率分别为88.2%和76.5%,胰管结石的CT和MRI诊断率均为71.4%,ERCP胰胆管显影者60%.手术方式包括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1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结论:胰管结石以B超检查为首选,与CT、MRI、ERCP等检查联合使用基本上能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胰管结石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景辉;曾锦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高血压病(E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左室肥厚(LVH)是其常见并发症,LVH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若血压控制不良可并发心力衰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QT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QTd升高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为探讨QTd与原发性EH并LVH的关系,现就129例高血压病者其QTd和左室重量指数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健康人群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危小军;任苓;李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MECT对精神分裂症拒食拒药症状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以拒食拒药为主要症状的疗效及起效时间.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进行MECT治疗与舒必利注射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MECT研究组显效率为73.3%,舒必利对照组为40.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T治疗,安全性高,起效快,效果好.

    作者:刘燕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组织多普勒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测二尖瓣环6个节段运动速度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DI技术,对17例符合1995年WHO/ISFC诊断标准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6个节段舒张期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升高、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降低、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E/A)增大(P<0.05).TDI二尖瓣环6个节段测量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之比(Ea/Aa),不论E/A呈何种改变均明显降低.结论:TD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6个节段舒张期运动速度可以无创性的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邱悦群;游宇光;刘晓春;陈卫华;肖文胜;葛贻珑;任苓;叶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悬液进行快速分析.近来随着细胞表型分析技术,细胞内抗原分子检测,细胞微球试验等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术在肿瘤、细胞免疫、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移植医学、细胞凋亡、临床细菌学检验等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王祥财;邱东海;李树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赣州市城乡学龄前女童的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赣州市城市与农村学龄前女童的健康状况,为赣州市制定《儿童发展纲要》、《妇女发展纲要》、《赣州市农村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方法:2005年10月对赣州市托幼机构儿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按年龄3~4岁、4~5岁、5~6岁,低体重城市女童分别为0%、0.60%、1.40%,农村女童为10.74%、14.66%、14.52%;发育迟缓城市女童为0.75%、3.03%、4.22%,农村女童为10.74%、15.33%、17.94%;消瘦城市女童为0%、0%、0%,农村女童为3.30%、2.66%、3.41%.农村女童的营养不良患病率高于城市前女童,差异有显著性.沙眼患病率:城市女童为10.93%,农村女童为9.53%.龋齿患病率城市女童为6.06%、17.57%、21.12%,农村女童为23.96%、38.66%、61.53%.农村女童高于城市女童,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赣州市学龄前女童营养不良、龋齿、沙眼患病率高,反应我市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机制落实不到位,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未全面普及.农村学龄前女童的健康水平明显差于城市学龄前女童,可以反映出城乡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有差异.

    作者:吴铁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性,51岁,于3月前发现左腹股沟肿物,肿物板栗大小,不伴疼痛.检查:左腹股沟可触及一枚5cm×4cm×3cm的肿物,质中,无压痛,界不清,较固定.腹部彩超:左侧髂窝及腹股沟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肝脏多个小囊肿;左肾小结石.行左腹股沟肿物活检术.

    作者:郭广秀;湛曦;张功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5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53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其中5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23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21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或宫颈管息肉切除),4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及内膜切除术. 结果:53例术后随访6~20个月,月经改善率为98.1%,其中无月经13.2%,月经减少30.2%,月经正常54.7%.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或颈管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肖菊英;王建中;邹向红;李夏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神经-肌电图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病例,分析测定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数据及肌电图测定的正中神经末段支配的拇展短肌出现正尖波、纤颤波等失神经电位.结果:正中神经在腕以下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感觉电位消失,且感觉电位波幅衰减,正中神经腕部的运动潜伏期延长,拇展短肌神经源性损害表现.结论: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对诊断腕管综合征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作者:钟燕霞;黄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69例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予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调脂药等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9g/次,每日3次,用开水冲服,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组胸痹等症状的改善、心电图有关指标变化、主要心律失常事件减少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确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危小军;陈晓红;谢东明;谢东阳;廖伟;刘心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治疗组)即A组为45例,对照组即B组为41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基础常规治疗,A组病例给予纳络酮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病人的肌力Ⅱ级以上恢复时间、神志转清时间以及病灶变化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为86.67%,治愈率为35.56%,B组有效率为65.85%,治愈率为14.63%,两组病例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治疗21天以内,A组病例的神志转清为84.21%,B组为52.94%,两组病例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A组病例病灶缩小为62.79%,B组病例病灶缩小为55.26%,两组病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应用方便,且副作用少.

    作者:洪鉴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轮廓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出血1例

    产妇喻某,26岁,务农.因孕5+月,阴道流血9+h入院.平素月经规则,自2005年元月平产后未转经、未排乳,分别于2005年7、8月各出现一次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2~3天自行停止,未就医.于9月10日15时突然大量阴道出血,约500ml,无腹痛.当天23时阴道流血量增多,约1000ml,伴下腹阵痛,感头晕,乏力、胸闷.

    作者:丁冬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往返吸注给药法腰麻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应用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往返吸注给药法(barbotage, Bbt)腰麻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腰麻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布比卡因Bbt腰麻组),0.75%布比卡因1.2ml加用往返吸注给药法以0.1ml/s速度给药施行腰麻;Ⅱ组(腰麻组),0.5%布比卡因1.8ml以0.1ml/s速度给药施行腰麻.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观察腰麻阻滞特征,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新生儿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比较,痛觉阻滞、运动阻滞及固定的达标时间和持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Apgar 1分、5分的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腰麻组比较,布比卡因往返吸注给药法腰麻组痛觉阻滞、运动阻滞达标时间较快,适合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

    作者:郑水运;蔡鹭;王祥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72例患儿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诊断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将2000~2004年我院儿科送检的272例患儿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作出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的疾病分别是: 白血病符合率为83.3%(40/48),其次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73%(27/37).通过分析年龄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的关系发现,婴幼儿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而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则以白血病、ITP等疾病多见.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对大部分血液病有确诊价值,对原因不明疾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廖红群;张庭龙;邱伟;张小玲;廖长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0例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分析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中脑膨出形成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标准,恢复良好20例,中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5例.结论:结合临床和CT扫描可判定术中脑膨出的可能性,对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宋勇;彭志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峰流速仪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患儿的气道持续存在过敏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即使轻度哮喘或缓解期也存在改变[1].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儿童患病率为0.5%~3.4%[2],全国至少有2000万的患儿.全世界有1.5亿哮喘患儿. 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而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3].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e piratory flow,PEF)的日常监测是GINA方案(全球性哮喘防治建议global initiativefor asthma)中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PEF作为客观的肺功能简易指标,它可用于评价与监测哮喘轻重程度及治疗后病情的转归判断,是实现哮喘病人家庭自我管理的依据.

    作者:王金环;王立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抗甲素联合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肺癌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均居各癌症之首位,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为晚期,而无法手术,只能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化疗又会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产生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多抗甲素为免疫增强剂.我们应用多抗甲素联合MVP方案治疗NSCLC,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终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作出总结.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压迫止血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方法效果显著.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唐琛;郭海莲;谢晓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灸联合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 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低脂饮食、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及血脂、防止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75~100mg每天一次,睡前口服;配合针灸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不同进行取穴,上肢瘫痪取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痪取环跳、阳陵前、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取地仓、翳风,每天3~4穴,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葛根素及常规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结果:治疗后10、14、21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魏标松;刘素清;温美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