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标松;刘素清;温美祝
流式细胞术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悬液进行快速分析.近来随着细胞表型分析技术,细胞内抗原分子检测,细胞微球试验等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术在肿瘤、细胞免疫、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移植医学、细胞凋亡、临床细菌学检验等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王祥财;邱东海;李树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是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中[1],由于事故和故意的原因,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COP)成为世界性中毒性急救的第一位原因[2].在美国,每年约4万人因COP住院,是致死性中毒的首要原因[3].在我国,COP是常见病、多发病,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据统计,COP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职业危害的第一位[4].
作者:文道清;彭菊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头坏死(Ⅱ-Ⅲ期)17例.结果:经2~5年随访,优良率88.2%. 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对于青壮年的Ⅱ、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有较好效果.
作者:吴小军;何澄;熊俊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细胞角蛋白20 (CK-20) mRNA 在微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半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91 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CK-20mRNA 含量,同25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91 例患者中37 例(41%)外周血CK-20 mRNA 阳性表达,其中证实有转移的20 例中17 例(85%)阳性;对照组25 例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CK-20mRNA 的阳性率在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中显著升高(P<0.01).结论: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 对早期发现膀胱癌细胞的血行播散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彭志强;钟惟德;何慧婵;戴奇山;谢克基;魏鸿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宫颈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是宫颈癌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大国.近几年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宫颈癌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完全可以治愈.现已明确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是宫颈癌前病变[1].应用阴道镜定点检出宫颈癌前病变,而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灶是当前阻断CIN的佳方法.笔者对本院门诊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对其中部分患者在阴道镜下定点治检,病理报告宫颈炎症、CIN患者62例行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短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祝昌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以拒食拒药为主要症状的疗效及起效时间.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进行MECT治疗与舒必利注射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MECT研究组显效率为73.3%,舒必利对照组为40.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T治疗,安全性高,起效快,效果好.
作者:刘燕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有效地减轻因局部药物渗漏所导致的肿胀、疼痛,防止引起组织坏死. 方法:随机将90例因为输液引起药物渗漏的患儿分两组,其中治疗组48例,采用95%酒精300ml+24片牛黄解毒片粉末充分混合后外敷;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的方法用50%硫酸镁湿敷.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93.7%,对照组38.1%.结论:应用95%酒精牛黄解毒片浸泡液外敷对局部药物渗漏的病人效果显著,并且取材方便,配制简单,价格低廉.
作者:邓春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治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胰管结石17例.结果:17例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100%),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62.5%),脂肪泻(12.5%),消瘦(17.6%).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的B超诊断率分别为88.2%和76.5%,胰管结石的CT和MRI诊断率均为71.4%,ERCP胰胆管显影者60%.手术方式包括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1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结论:胰管结石以B超检查为首选,与CT、MRI、ERCP等检查联合使用基本上能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胰管结石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景辉;曾锦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往返吸注给药法(barbotage, Bbt)腰麻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腰麻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布比卡因Bbt腰麻组),0.75%布比卡因1.2ml加用往返吸注给药法以0.1ml/s速度给药施行腰麻;Ⅱ组(腰麻组),0.5%布比卡因1.8ml以0.1ml/s速度给药施行腰麻.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观察腰麻阻滞特征,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新生儿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比较,痛觉阻滞、运动阻滞及固定的达标时间和持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Apgar 1分、5分的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腰麻组比较,布比卡因往返吸注给药法腰麻组痛觉阻滞、运动阻滞达标时间较快,适合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
作者:郑水运;蔡鹭;王祥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测二尖瓣环6个节段运动速度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DI技术,对17例符合1995年WHO/ISFC诊断标准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6个节段舒张期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升高、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降低、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E/A)增大(P<0.05).TDI二尖瓣环6个节段测量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之比(Ea/Aa),不论E/A呈何种改变均明显降低.结论:TD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6个节段舒张期运动速度可以无创性的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邱悦群;游宇光;刘晓春;陈卫华;肖文胜;葛贻珑;任苓;叶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它的特殊监护环境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产生很大影响,严重者导致心理障碍[1].加强ICU环境对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对促进老年患者及早脱离危险期,实现身心康复有重要意义.2003年5月以来,利用环境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通过改变ICU内部空间环境及人文环境,对减轻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起到明显积极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秀珍;谢红英;谢东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肾囊肿的穿刺疗法已有半个多世纪.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是一种微创方法,超声显像法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肾囊肿的检出率,依靠超声引导,术者能准确地对囊肿进行穿刺抽吸诊断,还可注入硬化剂进行非手术闭合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重复进行、创伤极小、疗效显著、安全适用、治疗费用低廉、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一项有实用价值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宋建明;陈卫华;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 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唇腺组织中IFN-γ及IL-4的表达,以HE染色的方法来检测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分析SS患者中唇腺组织中IFN-γ及IL-4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的关系.结果:SS患者唇腺组织中IFN-γ及IL-4的表达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以精确概率法分析未发现IFN-γ及IL-4的表达与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相关.结论:SS患者唇腺组织中IFN-γ及IL-4的表达未见异常,并与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不相关,可能在SS唇腺组织的破坏及SS发病过程中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俊汉;林华鹏;徐胜美;李博;张丽君;李剑松;叶志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高血压病(E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左室肥厚(LVH)是其常见并发症,LVH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若血压控制不良可并发心力衰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QT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QTd升高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为探讨QTd与原发性EH并LVH的关系,现就129例高血压病者其QTd和左室重量指数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健康人群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危小军;任苓;李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唇裂俗称兔唇.发病率较低,仅为1.8‰.联体双胎畸形的发病罕见,仅为1∶50000~1∶80000.B超诊断唇裂较为困难,现将笔者近期B超诊断唇裂,而漏诊联体双胎情况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3岁,孕38+6周,行产科超声检查.B超声检查:左下腹见一胎头,BPD:86mm,脑中线居中,未见偏移,胎儿颈项部未见脐带压迹暗区,胎儿脊柱连续完好,呈双排串珠状弓形强回声排列,胎心率155次/分,律齐,胎儿体内未探及胸腹水,FL:62mm.胎动可见.
作者:葛贻珑;凌月蓉;戴小英;陈卫华;叶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神经-肌电图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病例,分析测定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数据及肌电图测定的正中神经末段支配的拇展短肌出现正尖波、纤颤波等失神经电位.结果:正中神经在腕以下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感觉电位消失,且感觉电位波幅衰减,正中神经腕部的运动潜伏期延长,拇展短肌神经源性损害表现.结论: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对诊断腕管综合征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作者:钟燕霞;黄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讨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能显著延长CT、PT(P<0.001),缩短ELT(P<0.001).结论:蛇床子素可延长CT、PT,缩短ELT,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作者:李小花;程赣中;周青;眭荣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男性,51岁,于3月前发现左腹股沟肿物,肿物板栗大小,不伴疼痛.检查:左腹股沟可触及一枚5cm×4cm×3cm的肿物,质中,无压痛,界不清,较固定.腹部彩超:左侧髂窝及腹股沟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肝脏多个小囊肿;左肾小结石.行左腹股沟肿物活检术.
作者:郭广秀;湛曦;张功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终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作出总结.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压迫止血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方法效果显著.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唐琛;郭海莲;谢晓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结肠穿孔有慢性便秘史21例,有肠内压增高诱因19例,行泛影葡胺灌肠造影15例,行Ⅰ期修补8例,穿孔Ⅰ期修补加近段结肠造口9例,病变肠段切除加近段结肠造口10例,穿孔段结肠外置造口9例,29例行腹腔结肠灌洗.治愈21例(58.3%),死亡15例(41.7%).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不易确诊,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及术前泛影葡胺灌肠造影有利术前诊断,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曾永清;何旗明;钟吉凤;李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