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东彩;李优兰
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妇科体检方法对18 763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结果:RTI总发病率61.3%,其中城市43.3%,农村72.8%,发病率高为宫颈炎.RTI发病率以文化程度(P<20.01)、个人卫生状况(P<0.05)、性伴侣卫生状况(P<0.01)、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频繁(P<0.05)有关,避孕方式中使用避孕套者发病率低(P<0.01).结论:本地区RTI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提高个人素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用避孕套有助降低RTI发病率.
作者:曾青莉;郭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炎(AH)的疗效.方法:80例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0.2g tid ,疗程2月、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滴,qd,连用7~14天,后改为丹参片3片 tid,疗程1~2月.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 0.2g、复合维生素B片、齐墩果酸40mg,每日3次,连用2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 ,明显优于对照组55%(P<0.01),在降低ALT、γ-GT及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硫普罗宁、复方丹参治疗HA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涂立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获得正常人右室Tei指数.方法:40例正常人,年龄27~66岁.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于心尖四腔观和心底短轴观获得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血流频谱,测量三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止点到下一个三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起点时间(a)和肺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频谱持续时间(b),Tei指数=(a-b)/b.结果:右室Tei指数χ±SE(均数±标准误)为0.373±0.026;χ±S(均数±标准差)为0.373±0.165.结论:本研究正常人右室Tei指数与国外学者研究报道符合.
作者:叶军;葛贻珑;任苓;谢谨捷;游宇光;陈卫华;骆炳嘉;宋建明;肖文胜;凌月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方法:中西医结合分析中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病机和宏观、动态、平衡的防治方法.结果:运用金匮肾气丸配伍珍珠粉防治中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煦肾调脾润骨组方对改善患者的骨密度(BMD)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严建伟;刘锋;邓仁椿;曾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宏文;赖春梅;钟俜;钟湧辉;赵志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传染病患者的分布情况,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为制定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传染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4 138例传染病患者中,乙类传染病4 021例,丙类传染病117例.主要的传染病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等;乙型肝炎高居第一位,肺结核居第二位,梅毒居第三位.本组病例经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无一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病毒性肝炎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肺结核、梅毒是本地区主要传染病,应将其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然后根据不同传染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防止传染病造成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作者:叶志军;张小娟;吴峰;王文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造成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感染,往往需要取出内固定物,同时行病灶清除,控制感染,二期再处理骨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从1994年至2006年,我们共收治了15例内固定术后感染,但无症状导致骨折不愈合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金如;姚连根;洪卫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便携式肺功能仪作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5年以哮喘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儿童139例,曾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做支气管舒张试验且经半年随访.结果:139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72例,阴性67例;后诊断为哮喘83例,非哮喘病例56例;阳性72例中确诊为哮喘66例,诊断符合率79.5%.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相关检查又排除其它感染性疾病疑诊哮喘并按哮喘治疗34例,跟踪随访半年以上后确诊哮喘17例,漏诊率20.5%.结论:基层医院以便携式肺功能仪作支气管舒张试验帮助诊断儿童哮喘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蕙元;何凯;周建坤;黎建云;蓝素根;毛爱萍;利燕英;江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并对康复组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用Fugl-Mayer法、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ayer值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康复组Fugl-Mayer值、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系统、规范康复治疗的介入,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袁文斌;李剑;李明;高展;冉春风;黄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后腹腔途径对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 梗阻的患者实施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结果:除1例因粘连紧密中转开放手术外,15例手术成功.成功病例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67min;术中出血量20~150ml,平均60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8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3~9个月,UPJ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得到改善. 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梗阻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王晓宁;邹晓峰;肖日海;袁源湖;黄明;伍耿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因各种肝病而受损时,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既可出现高血糖又可出现低血糖,现收集我院2002年3月~2006年3月肝病致低血糖昏迷共9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廖光宏;洪水翔;钟玮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在社区开展小年龄儿童的视力保健,早期发现视力异常的患儿,并给予早期治疗.通过早期干预提高社区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方法:建立筛查标准,优化治疗方案,于2003~2006年间对本社区0~5岁3 411名社区儿童进行视力保健工作,筛查分析视力异常情况,对视力低常及弱视者进行治疗. 结果:通过社区干预,视力异常检出率降低,弱视患儿可早期发现且治疗效果良好,降低了今后低视力的发生. 结论:婴幼儿的视力筛查及优化的弱视治疗方案取得实效,积极预防了社区儿童低视力的发生,对普遍提高儿童整体健康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漫清;李晓凤;陈回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检测糖尿病人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并将病人按常规尿蛋白定性结果分成: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组、尿蛋白2+~3+组与正常人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人在常规尿蛋白定性阴性时,部分病人尿微量蛋白已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当常规尿蛋白定性呈现阳性时,尿微量蛋白随定性阳性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尿蛋白定性阴性组主要呈现mALB、α1-MG、β2-MG等中小分子蛋白增高,而尿蛋白定性阳性组还可出现大分子蛋白IgG的显著增高.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DN);而联合检测mALB、α1-MG、β2-MG、IgG等4项尿微量蛋白,还可进一步鉴别诊断肾脏病变部位及其损伤程度,是DN诊断的早期可靠指标.
作者:陈林俊;戴彩华;周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进入产程的以传统模式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科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7%、29.5%,自然分娩率为86.5%、63%(P<0.05),总产程时间为360.1±144.5min、424.3±122.4min(P<0.05),产后出血为165.4±40.1ml、190.3±48.2ml(P<0.05),新生儿窒息率为3%、7.5%(P<0.05),侧切率为20%、43%(P<0.05),使用催产素为18%、31%(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是一项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罗彩芹;白群;肖长娇;刘晓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方法:对赣州市公安局、中级法院、赣州市地方税务局等15家单位共2 908例成人进行空腹血糖(FBG)检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调查生活习惯及体力活动情况,其中FBG≥6.1mmol/L的人群或怀疑诊断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检查.结果:调查中的2 908例,其中糖尿病(DM)138人,糖耐量低减(IGT)194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134人,所查的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4.75%、6.67%、4.61%.其中糖尿病(DM)的患病率3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同时随BMI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而升高.结论: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75%,肥胖、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运动量少是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钟国连;吕维名;董明华;刘春棋;高晓梅;许荣;肖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病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改变饮食习惯困难;②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运动量控制不当;③服药不当;④自测血糖不及时,不正确;⑤胰岛素注射存在技术问题;⑥缺乏对各种并发症的认识等.针对以上各种表现,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李跃琼;范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树突状细胞是近年来国内外用来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热点,无论是在基因水平上还是通过细胞融合等方法,都可以在各种动物模型上观察到肿瘤消退的良好效果,据报道,在I/Ⅱ期临床试验中也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水平、技术和一些客观的原因,已有的方法或多或少有缺陷,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对象,现对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的研究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寇珍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软骨组织中扩散,建立新的透明质酸酶的实验方法.方法: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透明质酸酶,兔耳软骨基质中有分子筛结构.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倒入兔耳软骨囊中,透明质酸酶将破坏软骨基质.结果:8h后观察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穿越软骨组织.结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软骨基质的破坏作用,可以作为透明质酸酶实验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滕敏昌;肖凯;熊跃玲;谢琼珺;张瑞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3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观察回输前后体重、腹围、尿量、总蛋白、白蛋白、血中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体重下降,腹围减少,尿量增加,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5).而且血中电解质除血氯略降低外,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和预测断指再植术后高凝状态.方法:对223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值越高断指再植失败率也越高.(2)失败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值比成活组高,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成活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失败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监测断指再植患者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能及时预测和发现患者的高凝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曾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