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在ICU的应用

刘建生;谢红英;廖志滢;朱宏泉;许庆林;刘勋华

关键词:经皮, 气管造口术, 危重病人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需行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该技术是在导丝的引导下,用扩张钳顺导丝先扩开气管前壁的软组织,再顺导丝进入气管内,将气管扩开,再将气管导管顺导丝从扩张口置入气管内.结果:25例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均在8~11min顺利完成,平均时间8.5min左右分,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闭合治疗小儿尺桡双骨折39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尺桡双骨折治疗中,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方法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对39例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9例均愈合.结论:小儿尺桡双骨折应首先尽早应用手法复位,克服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

    作者:程少华;伍中庆;何大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联合波姆光照射和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对照组只用波姆光照射,不涂搽任何药物,照射方法、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治疗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比单纯红外线照射起效更迅速,复发率低,缩短了治疗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海莲;邓辉;唐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时血糖、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糖、C反应蛋白在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患儿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2例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儿,分为S1组和S2组,S1组42例,S2组30例,25例肺炎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住院患儿,普通肺炎住院患儿86例,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检测血糖、血C反应蛋白.结果:普通肺炎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SIRS组(S1组和S2组)及MODS组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IRS组的S2组治疗5天血糖、CRP持续下降,MODS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小儿肺炎时CRP和血糖与病情严重度平行,CRP和血糖两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小儿肺炎的转归评判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对高龄患者急性脑梗塞的治疗

    脑血管病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高居首位[1].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又明显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多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LMWH)良好的抗血栓作用,生物利用度,较少出现倾向等药理特性,使其在脑梗塞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但高龄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现就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4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急性脑梗塞(年龄》75岁)30例,对其疗效作如下探讨.

    作者:肖永红;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生素在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行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者,共计181例.随机分为3个组:A组(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56例,男3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22±25.59岁,其中小3岁,大75岁;B组(术前一次性给予抗生素,术后不应用抗生素)61例,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55±21.33岁,其中小5岁,大76岁;C组(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3d)64例,男39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21±20.66岁,其中小6岁,大74岁.

    作者:邱小龙;丁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0例分析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根据疾病演变过程及临床轻重,可表现为重度甲减、轻度甲减、暂时性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程迁延,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收集2004年3月~2006年3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236例,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出亚临床甲减3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胡建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单用达克宁栓及联合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评价阴道应用达克宁栓及达克宁栓联合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确诊的4 284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单盲分成2组,单用达克宁栓治疗者为对照组,达克宁栓联合定君生治疗者为治疗组.观察其治疗效果、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达克宁栓联合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李梅;胡莉琴;杨晶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半永久性带涤纶套双腔管在血液透析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采用 Seldinger 技术在电透下将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置入右锁骨下静脉,共 15 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结果:15 例病人成功置入 14 例,失败 1 例, 3 例病人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 4 例病人血流量不足,经尿激酶灌注后血流量恢复.结论: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具有不易脱落,血流量大的优点,适用于血管条件差,心功能差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血管通路.

    作者:林春;林冲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滑动加压鹅头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38例采用DHS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钟晓芸;管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6年度影响花都区儿童健康状况因素分析

    目的:为更好加强儿童的保健工作.方法:对2006年度花都区0~6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结果:0~6岁儿童身长和体重在M±2SD内的人数分别占受检人数的94.68%和97.23%;贫血患病率13.94 %;视力异常率4.27%;龋齿率20.06%;听力异常率2.25/万;5以下儿童死亡率6.13‰.结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围产期、儿童保健,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婉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插管溶栓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插管溶栓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起,对急性髂股静脉血栓80例(不包括腓肠肌静脉丛以下静脉血栓者)无抗凝溶栓禁忌,无造影剂过敏者,穿刺部位无感染者,随机分组:实验组A组:插管溶栓;对照组B组:外周静脉溶栓,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24h、48h、72h溶栓效果.结果: A组平均疗效在3个时间点均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DVT患者插管溶栓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作者:钟宝元;谢斌辉;刘凤恩;胡晨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创伤系列片在肱骨近端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创伤系列片在肱骨近端骨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拍摄了创伤系列片(肩胛骨正位片、肩胛骨侧位片、腋位片或改良腋位片).结果:创伤系列片能较好地帮助判断骨折的部位,从不同角度显示骨折线,骨折块移位方向及脱位方向,比较准确地评价骨折的分型.结论:创伤系列片在肱骨近端骨折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幸健;刘中胜;郭来洲;孟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激与纤溶活化功能的变化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激活与纤溶活化功能的变化和临床出血倾向、肝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染色、乳胶法以及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重型肝炎血中的GMP-140和D-二聚体、PLT、MPV进行检测,以了解其血小板激活功能和纤溶活化功能.结果:重型肝炎血中GMP-140和D-二聚体、MP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型肝炎中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血中GMP-140、D-二聚体、MPV均显著高于无出血倾向的患者,前一组PLT明显低于后一组.结论:重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及纤溶活性增高,预示着出血的可能性,通过检测GMP-140和D-二聚体、PLT、MPV可判断其出血倾向及肝病的危重程度.

    作者:钟渊斌;张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照性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两种检测方法,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对126例胃病患者,先行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作为标准对照,同时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并将两种方法所得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比较.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分别是62.7%、82.2%、90.5%、91.2%,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分别是70.6%、94.4%、96.5%、94.4%,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快速尿素酶试验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差异小,但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非侵入性诊断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作者:洪水翔;兰天;廖光宏;钟玮平;谭智华;李思杳;肖从辉;钟孝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汞溴红联合局部氧疗治疗尿布皮炎的观察与护理

    尿布皮炎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在尿布区域的局限性皮炎,多发生于1~4个月婴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尿布区域皮肤长时间受尿、便刺激,使皮肤受潮受湿,局部抵抗力降低,加上反复摩擦导致本病[1].同时由于粪便中的氨生成菌在湿尿布上分解尿布产生氨,由于氨的刺激作用引发皮炎[2].我科自2001年11月~2005年4月应用汞溴红联合局部氧疗治疗尿布皮炎共105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体会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前提之一,对于短时急诊血液透析以及需维持血液透析但尚未建立动静脉内瘘等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通常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1、2],目前大部分医师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其有效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已得到公认[2].虽然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其穿刺置管方法以及导管的护理仍然值得改进,我院对100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获得满意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黄其鹏;邹茜萍;陈江林;刘筱兰;刘润秀;卢和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眼球穿通伤的护理体会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之一,眼球穿通伤破坏了眼组织的正常结构及功能,使眼球通透性和屈光状态改变,极易造成视力损害[1],若不及时处理,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因感染而致眼球萎缩、视力丧失.因此,及时的诊断以及妥善的治疗是降低致盲致残率、恢复有效视功能的关键.同时精心、周到、细致、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障.现将我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娟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293例分析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可靠性.方法:29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具有PBMV的适应症.采用Inoue法单球囊,以Ross法结合左心房-脊柱定位点定位房间隔穿剌点行PBMV.于PBMV术前,术后,测定二尖瓣口面积(MVA),跨二尖瓣压力阶差(MPG),肺动脉压(PAP),左房压力(LAP),左房内径(LAD)心输出量(CO),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及瓣膜杂音的改变.结果:术后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平均增加0.67cm2,血流动力学因素及心功能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如病例选择适当,操作技术熟练,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谢东明;钟一鸣;廖伟;危小军;阳贻红;谢东阳;严章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传统治疗方法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近年来随着激光、微波治疗的广泛应用,使得慢性鼻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术后鼻腔黏膜反应重而影响疗效和手术开展.等离子手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谌华;谢瑞昀;王跃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烧伤创面变形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创面变形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指导临床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住院烧伤患者381例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的变形杆菌菌株,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测定细菌耐药性.结果:381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出变形杆菌115株,感染率30.2%,其中奇异变形杆菌112株,占97.4%;变形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变形杆菌是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加强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准确测定其耐药性,是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作者:黄俊云;刘春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