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治疗小儿尺桡双骨折39例疗效分析

程少华;伍中庆;何大川

关键词:尺桡双骨折, 手法复位, 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尺桡双骨折治疗中,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方法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对39例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9例均愈合.结论:小儿尺桡双骨折应首先尽早应用手法复位,克服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插管溶栓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插管溶栓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起,对急性髂股静脉血栓80例(不包括腓肠肌静脉丛以下静脉血栓者)无抗凝溶栓禁忌,无造影剂过敏者,穿刺部位无感染者,随机分组:实验组A组:插管溶栓;对照组B组:外周静脉溶栓,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24h、48h、72h溶栓效果.结果: A组平均疗效在3个时间点均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DVT患者插管溶栓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作者:钟宝元;谢斌辉;刘凤恩;胡晨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护理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我省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新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结石取尽率高、出血量少、适应症广泛等优点[1].我院在2005年10月率先在鹰潭地区利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1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宝娥;刘慧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给予舒血宁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天;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加用巴曲酶个体化治疗;两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病后开始治疗时间分布相同,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d、第7d、第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江宗华;李广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阐述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轻、中度OSAS患者中,选择愿意接受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患者10例,治疗前后均用陪同家属调查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在多项参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OSAS中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吴光宇;李年生;刘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干预

    目的:维护好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提高透析质量.方法:应用整体护理对9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85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血栓形成、出血、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血栓形成、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使用时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维护好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降低感染,延长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小琴;李美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PAS染色阳性证实的6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均有X线和CT检查资料,1例行MRI检查.结果:6例病灶均发生于两肺,X线表现为两肺大片状阴影3例,毛玻璃状浸润阴影2例,两肺弥漫细小模糊结节影1例;CT表现为磨玻璃状影5例,小结节影1例,网格状影6例,支气管充气征6例,节段性肺气肿5例;1例MRI检查T1WI、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很具价值,CT扫描可发现更多征像,对鉴别诊断更为有利,MRI可选择性作为鉴别诊断工具.

    作者:伍忠根;刘汉池;邹建军;万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快速断头实验;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结果: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能非常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论: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联合波姆光照射和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对照组只用波姆光照射,不涂搽任何药物,照射方法、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治疗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比单纯红外线照射起效更迅速,复发率低,缩短了治疗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海莲;邓辉;唐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头颈部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回顾分析

    目的:了解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一年来我院肿瘤科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352例送检的咽拭子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并作体外药敏检测.结果:352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179株,其中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以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培养出两种致病菌的患者23例,其中合并真菌感染16例.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新、头孢拉定、奥格门丁等耐药率均超过8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没有耐药性.结论: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细菌耐药较为严重,为防止感染,应及早诊断,合理用药,合理选用放化疗等.

    作者:袁红梅;黄胜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再次妊娠适宜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再次妊娠的适宜时间.方法:对126例葡萄胎患者,随访1~9年,清宫术后再次妊娠78例,根据清宫术至再次妊娠的时间分为4组,分别观察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葡萄胎清宫后半年内妊娠病理妊娠发生率较清宫后半年以上妊娠者高(P<0.05);清宫后半年至两年内妊娠者与清宫后大于2年妊娠者母婴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葡萄胎患者清宫后,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半年,且经过数次β-HCG监测均正常,又无异常临床表现,希望妊娠者可解除避孕,再次妊娠要按高危妊娠处理.

    作者:赖幼琳;胡莉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96例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非内-中膜增厚组,利用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分为微量蛋白尿>30mg组和<30mg组,经询问病史、体检、血脂、血糖、动态心电图各参数.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HF、SDANN、LF、V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 HF、SDANN、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蛋白尿组与非微量蛋白尿组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MSSD、SDANN、HF、L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RMSSD、HF高者,其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微量蛋白尿发生率少,而LF、SDANN、VLF高者,其靶器官损害重.

    作者:万凤福;刘传垠;王雪樵;何志;刘建文;易志强;刘端甫;肖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先天性无阴道并始基子宫3例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23岁,未婚.因青春期无月经来潮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女性体态,五官端正,双侧乳腺发育正常,丰满对称,毛发分布及全身骨骼发育均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女性型,发育正常,阴道前庭相当于阴道口处见阴道外口,但呈一长约2cm、宽约3cm的盲端,处女膜完整,尿道口发育正常,肛查未及子宫及异常包块.辅助检查:超声提示:⑴子宫偏小.⑵左侧卵巢正常,右侧卵巢无回声区可能为卵泡声象.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探察术,术中见双侧子宫大小分别为:2cm×2cm×1 cm,2cm×2cm×1 cm,并见双侧各一卵巢、输卵管正常.临床拟行乙状结肠代阴道+双侧始基子宫切除术,并将切除物送病检.

    作者:黄海建;杨庆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颈外静脉置管输液在大面积烧伤小儿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大面积烧伤小儿病人更为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输液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6例病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套管针进行输液.结果:穿刺置管一次成功53例(成功率94.6%),二次成功2例,未能成功1例;导管留置时间2~7天,平均5.4天;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快速解决大面积烧伤小儿输液难的问题.

    作者:吴莲香;彭凤裘;赖晓文;叶新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腺醇在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1998年1月至2006月1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后发生尿潴留者85例.年龄19~36岁.其中会阴侧切分娩60例,产钳助产18例,臀牵引7例.排尿因难10~24h 18例,25~48h 37例,49~72h 16例,73~96h 8例,97h~产后7天6例.直接应用米索前列腺醇40例,45例在应用热敷、按摩、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封闭、针灸、导尿等方法无效后改用米索前列腺醇口服.

    作者:江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碘伏与酒精消毒用于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用碘伏消毒与常规酒精滴针眼法用于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的效果并比较.方法:将116例骨牵引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消毒牵引针眼及周边皮肤,对照组采用75%酒精滴入针眼的消毒方法.结果:观察组感染率4.92%,对照组感染率16.36%,P<0.05,两组病人牵引针眼感染率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对于骨牵引针眼感染的预防,碘伏消毒的方法效果优于针眼滴酒精的方法.

    作者:陈睿云;丁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体会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前提之一,对于短时急诊血液透析以及需维持血液透析但尚未建立动静脉内瘘等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通常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1、2],目前大部分医师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其有效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已得到公认[2].虽然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其穿刺置管方法以及导管的护理仍然值得改进,我院对100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获得满意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黄其鹏;邹茜萍;陈江林;刘筱兰;刘润秀;卢和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连续5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开展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提供数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某院连续5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监测病例59 275例,发生医院感染1 746例,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2.95%,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是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和血液内科;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常见;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构成比中真菌占45.9%、G-菌占38.0%、G+菌占16.1%,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被监测医院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95%,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常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见.

    作者:洪锦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护理

    以往眼球摘除术后常用的填充物有硅胶球,而硅胶球眶内植入有时有排斥及脱出,羟基磷灰石由于它的成分与人骨成分极为相似呈现网眼状结构,血管可长入,结膜可覆盖,不会因该物的成分而排斥脱出.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国产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为材料制成轻巧多孔网眼状结构的填充球,给19例眼球摘除术后者眼内填充,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整容效果,双眼外观对称,义眼活动度良好.此手术技巧是关键,但术前、术后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石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麻气管内插管扁桃体摘除术临床体会

    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慢性扁桃体炎常引起患者反复咽痛,发热,咽喉不适.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常导致患儿吞咽、呼吸与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健康和发育,甚至引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肾炎及心脏病等.手术摘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往采用表麻下挤切法和局麻下剥离摘除法,2002年7 月以来,我们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行扁桃体剥离摘除术12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平;李章健;谢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

    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41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红华;朱萍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