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体会

黄其鹏;邹茜萍;陈江林;刘筱兰;刘润秀;卢和燕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 维持血液透析, 临时血管通路, 静脉穿刺置管, 急诊血液透析, 有效血流量, 透析充分性, 动静脉内瘘, 置管方法, 患者, 必要前提, 应用, 医师, 护理, 功能, 导管
摘要: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前提之一,对于短时急诊血液透析以及需维持血液透析但尚未建立动静脉内瘘等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通常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1、2],目前大部分医师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其有效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已得到公认[2].虽然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其穿刺置管方法以及导管的护理仍然值得改进,我院对100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获得满意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速涡轮机在拔除阻生牙及复杂磨牙残根中的临床应用

    在口腔齿槽外科手术中,拔除残冠或残根及阻生牙是常见的手术.但在拔除下颌的水平或近中阻生的第三磨牙及上下颌第一﹑二磨的残冠或残根时,由于这些牙齿所处位置﹑解剖特点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复杂解剖关系使之成为一种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的拔牙手术.笔者使用高速涡轮机对428例第一磨牙、第二磨牙残冠残根及阻生的第三磨牙实行拔除术, 其中下颌第三磨牙阻生276例,上颌第一、第二磨牙106例,下颌第一、第二磨牙46例,经临床操作及术后观察其效果良好.

    作者:刘克华;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3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drome,SSSS)是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病情轻者1~2周后痊愈,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3岁以下小儿多见,尤其是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儿童的病死率为3%~4%[1].2003年3月至今我科共收治SSSS病例33例,其中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2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疗效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彭佩玉;孙新建;姚艳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06例感染性疾病致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不明原因长期感染性发热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住院符合FUO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的病例106例.结果:在106例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78例,其中包括结核29例,伤寒19例,败血症9例.病毒感染13例,恙虫病12例,真菌感染3例.结论:根据临床经验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当地特点可明确大多数FUO感染性发热病例的病因诊断,及早明确诊断尤其重要.

    作者:周建荣;刘惟优;赖庆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丁酸氢化可的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6年8月~2007年4月应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霜(商品名尤卓尔乳膏,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治疗100例皮炎湿疹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房生;李光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剂量皮硝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皮硝外敷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7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采用500g皮硝腹部外敷每日2次;对照Ⅰ组19例,采用50g皮硝+450g食盐腹部外敷,每日1次.对照Ⅱ组18例,采用500g食盐腹部外敷每日1次.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Ⅰ组有效率为21.05%,对照Ⅱ组有效率为16.67%,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皮硝腹部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效.

    作者:张景辉;刘斌;张跃林;郑耀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含服胃镜胶+环甲膜穿刺法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15例(120例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次,采用含服胃镜胶+环甲膜穿刺法麻醉;对照组60例次,采用手助式喷雾吸入+气管滴注法麻醉.观察2组患者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效果优良率:试验组92%(55/60),对照组72%(43/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含服胃镜胶+环甲膜穿刺法麻醉效果较好,操作过程中病人较易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肖贤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维生素C(Vc)对GOD法测定血糖干扰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维生素C (Vc)对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法,测定血糖的干扰程度.方法:用GOD法测定加入不同浓度Vc的血糖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Vc对GOD法测定血糖有明显的负干扰作用,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0.976,干扰度随着V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0.976,同一浓度的Vc对两种血清干扰度也有所不同,对正常值血清的干扰度高于高值血清.当Vc浓度>10 000.0mg/L时,干扰度>17.4%,干扰度较大,而当Vc浓度<312.5 mg/L时,干扰度<3.6%,干扰度甚小.结论:在用GOD法测定血糖时,应考虑还原性药物的干扰因素,当血糖值过低时,应区分真性低血糖与假性低血糖.

    作者:鲁陈;朱颖;胡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对高龄患者急性脑梗塞的治疗

    脑血管病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高居首位[1].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又明显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多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LMWH)良好的抗血栓作用,生物利用度,较少出现倾向等药理特性,使其在脑梗塞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但高龄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现就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4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急性脑梗塞(年龄》75岁)30例,对其疗效作如下探讨.

    作者:肖永红;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传统治疗方法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近年来随着激光、微波治疗的广泛应用,使得慢性鼻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术后鼻腔黏膜反应重而影响疗效和手术开展.等离子手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谌华;谢瑞昀;王跃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方法:对32例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1年,包括心理护理、认知障碍的护理、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安全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患者的ADL得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潘丽坤;林献青;朱丽怡;陈冬梅;温宇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二甲基亚砜对大鼠睾酮的实验研究

    睾酮可以增加红细胞数量,从而增加组织充氧,使肌肉发达,还能改善肾功能,改善睡眠障碍并使骨头更结实[1].二甲基亚砜是一种常用的机溶剂,广泛使用于合成纤维的聚合及纺丝溶剂,农药溶剂,萃取剂,气相色谱固定液.睾丸间质细胞是睾酮的分泌细胞,本实验旨在研究二甲基亚砜对大鼠睾酮分泌及对睾丸间质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二甲基亚砜对提高睾酮分泌的关系及应用价值.

    作者:钟睿翀;杨炯明;林卡莉;朱宏泉;刘菲予;苏水莲;廖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眼球穿通伤的护理体会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之一,眼球穿通伤破坏了眼组织的正常结构及功能,使眼球通透性和屈光状态改变,极易造成视力损害[1],若不及时处理,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因感染而致眼球萎缩、视力丧失.因此,及时的诊断以及妥善的治疗是降低致盲致残率、恢复有效视功能的关键.同时精心、周到、细致、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障.现将我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娟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例,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有关问题.结果:48例患者术后经随访3月~2年,窦口引流通畅,无1例复发.结论: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行鼻内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窦腔病变,术后应继续反复冲洗窦腔,术后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郑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联合波姆光照射和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对照组只用波姆光照射,不涂搽任何药物,照射方法、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治疗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比单纯红外线照射起效更迅速,复发率低,缩短了治疗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海莲;邓辉;唐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气管异物成功取出术后死亡2例分析

    张某某,女,1岁1个月,患儿于3月9日因误吸瓜子后致呛咳,出现呼吸困难,约2min后缓解.此后反复咳嗽伴发热,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症状无改善,于4月19日就诊市妇保院,考虑支气管异物,右肺不张而于当日下午3∶30分转入我院.入院当日下午5∶20分患儿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即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于右侧支气管取出一带壳瓜子,术中无窒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min,术后给予吸氧、吸痰、抗炎治疗,一般情况好,心率140~150次/分,患儿于4月20日凌晨3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心率加快(180次/分),给予西地兰、速尿静注,症状缓解,但于3∶57分病人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行面罩给氧,气管插管,但于4∶45分患儿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彭韶平;游凌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快速断头实验;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结果: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能非常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论: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颈外静脉置管输液在大面积烧伤小儿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大面积烧伤小儿病人更为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输液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6例病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套管针进行输液.结果:穿刺置管一次成功53例(成功率94.6%),二次成功2例,未能成功1例;导管留置时间2~7天,平均5.4天;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快速解决大面积烧伤小儿输液难的问题.

    作者:吴莲香;彭凤裘;赖晓文;叶新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的方法.方法:对32例陈旧性三踝骨折患者,手术采用前内,前外双侧弧形切口,锐性探查内外踝原始骨折线,清理骨折断端及踝穴,外翻踝关节,直视显露后踝骨折块,清理后踝周围的瘢痕组织及碎骨块和骨痂组织,用尖刀探查后踝原始骨折线.清理骨折断端、复位,固定后踝,以骨嵴为标志,恢复外踝的正常长度和力线,并用1/3管型钢板或普通钢板或克氏针固定,内踝用螺钉或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3~4周,术后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5个月,平均36个月.2例出现浅表皮缘坏死,3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28~39周,平均32周,3例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踝关节间隙变窄,有创伤性关节炎改变,其中2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根据AOFAS评定标准,踝关节评分优20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3.7%,5例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10°.结论:手术治疗伤后86天内三踝骨折,锐性探查原始骨折线,直视下复位后踝骨折块,保留腓骨的正常长度、旋转和力线,正常的踝穴间隙,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临床疗效.

    作者:曾金如;朱少波;朱国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连续5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开展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提供数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某院连续5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监测病例59 275例,发生医院感染1 746例,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2.95%,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是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和血液内科;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常见;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构成比中真菌占45.9%、G-菌占38.0%、G+菌占16.1%,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被监测医院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95%,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常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见.

    作者:洪锦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气管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起病隐袭,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体征少,普通X线胸片及普通胸部CT平扫难于发现,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我院2002~2006年间共收治原发性气管肿瘤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