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

郑为荣

关键词:鼻窦炎, 真菌病, 鼻内镜术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例,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有关问题.结果:48例患者术后经随访3月~2年,窦口引流通畅,无1例复发.结论: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行鼻内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窦腔病变,术后应继续反复冲洗窦腔,术后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时血糖、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糖、C反应蛋白在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患儿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2例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儿,分为S1组和S2组,S1组42例,S2组30例,25例肺炎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住院患儿,普通肺炎住院患儿86例,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检测血糖、血C反应蛋白.结果:普通肺炎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SIRS组(S1组和S2组)及MODS组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IRS组的S2组治疗5天血糖、CRP持续下降,MODS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小儿肺炎时CRP和血糖与病情严重度平行,CRP和血糖两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小儿肺炎的转归评判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快速断头实验;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结果: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能非常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论: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气管异物成功取出术后死亡2例分析

    张某某,女,1岁1个月,患儿于3月9日因误吸瓜子后致呛咳,出现呼吸困难,约2min后缓解.此后反复咳嗽伴发热,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症状无改善,于4月19日就诊市妇保院,考虑支气管异物,右肺不张而于当日下午3∶30分转入我院.入院当日下午5∶20分患儿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即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于右侧支气管取出一带壳瓜子,术中无窒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min,术后给予吸氧、吸痰、抗炎治疗,一般情况好,心率140~150次/分,患儿于4月20日凌晨3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心率加快(180次/分),给予西地兰、速尿静注,症状缓解,但于3∶57分病人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行面罩给氧,气管插管,但于4∶45分患儿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彭韶平;游凌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病的中成药较多,我们使用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18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济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冠心病(CH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CHD患者进行DCG监测,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岁(38~85岁).结果:检出有缺血性ST-T改变者52例,其检出率为86.7%.检出缺血性ST-T改变186阵次,其中140阵次为SMI,占缺血性ST-T改变的75.3%;46阵次为有症状发作,占缺血性ST-T改变的24.7%.140阵次SMI中102阵次(72.9%)发生于上午6时~12时,仅38阵次(27.1%)发生于夜间0时至次日晨6时.检出各种心律失常44例.结论: DCG监测CHD患者SMI检出率高,SMI与CHD预后密切相关,应重视SMI的检出、治疗与预防.

    作者:刘晓春;邱悦群;孟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插管溶栓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插管溶栓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起,对急性髂股静脉血栓80例(不包括腓肠肌静脉丛以下静脉血栓者)无抗凝溶栓禁忌,无造影剂过敏者,穿刺部位无感染者,随机分组:实验组A组:插管溶栓;对照组B组:外周静脉溶栓,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24h、48h、72h溶栓效果.结果: A组平均疗效在3个时间点均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DVT患者插管溶栓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作者:钟宝元;谢斌辉;刘凤恩;胡晨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脐旁岛状皮瓣转移一期阴茎再造(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应用脐旁岛状皮瓣转移一期阴茎再造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脐旁左侧岛状皮瓣转移和肋软骨植入一期阴茎再造.分析脐旁岛状皮瓣转移的设计,手术方法.结果:3例脐旁岛状皮瓣转移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18个月,再造阴茎形态和功能良好,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脐旁左侧岛状皮瓣转移设计合理,皮瓣血管解剖恒定,供血范围广,血管蒂长可同时形成尿道和阴茎体,供区隐蔽,术后形态功能良好,是阴茎再造的一种较易掌握、手术风险较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东林;刘经燕;朱小明;肖庆裕;刘申;胡志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13例,膝关节置换2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股骨头置换术4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例,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采取早期主动与被动活动,加循序减压弹力袜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顺利愈合出院,住院时间15~21天,平均17.2天.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和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艾芳;高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外静脉穿刺在宫外孕大出血的抢救体会

    临床上,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是妇产科常见急症,发病率比以往有明显增多趋势.抢救的关键是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的同时给予病灶清除止血,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1].由于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后,微循环衰竭,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以致因反复静脉穿刺失败而延误输血及输液的有效治疗时机,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从1990年8月~2000年8月对36例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筱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18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给予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后给予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8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无术中和术后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了手术疗效,缩短了术后住院日,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江萍;彭德慧;林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3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drome,SSSS)是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病情轻者1~2周后痊愈,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3岁以下小儿多见,尤其是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儿童的病死率为3%~4%[1].2003年3月至今我科共收治SSSS病例33例,其中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2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疗效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彭佩玉;孙新建;姚艳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脐带绕颈自然分娩的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856脐带绕颈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身体健康,无妊娠并发症脐带绕颈的856病例与 600例无脐带绕颈病例.比较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评分等情况.结果: 两组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绕颈组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在严密监护下自然分娩是可行的.

    作者:周丽屏;蒋创;杨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护理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我省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新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结石取尽率高、出血量少、适应症广泛等优点[1].我院在2005年10月率先在鹰潭地区利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1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宝娥;刘慧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空肠间置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是食管胃吻合术,但术后很多病人发生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探讨空肠间置术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199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对部分贲门癌病人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的消化道重建术,并与同期施行的食管胃吻合术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伯舜;王朝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在显微镜下切除后,先用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然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覆盖巩膜暴露区.结果:术后观察6~20月,手术72眼,有4眼复发,复发率5.6%.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疗效较好.

    作者:宋五德;龙厚飞;梁章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的表达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生存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突变型P53或Bcl-2蛋白阳性表达组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均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关.

    作者:邹志坚;黄小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麻气管内插管扁桃体摘除术临床体会

    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慢性扁桃体炎常引起患者反复咽痛,发热,咽喉不适.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常导致患儿吞咽、呼吸与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健康和发育,甚至引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肾炎及心脏病等.手术摘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往采用表麻下挤切法和局麻下剥离摘除法,2002年7 月以来,我们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行扁桃体剥离摘除术12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平;李章健;谢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头颈部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回顾分析

    目的:了解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一年来我院肿瘤科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352例送检的咽拭子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并作体外药敏检测.结果:352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179株,其中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以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培养出两种致病菌的患者23例,其中合并真菌感染16例.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新、头孢拉定、奥格门丁等耐药率均超过8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没有耐药性.结论: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细菌耐药较为严重,为防止感染,应及早诊断,合理用药,合理选用放化疗等.

    作者:袁红梅;黄胜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脏的高度差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健康学生176名,将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放在心脏水平的20cm、0cm、负20cm高度,按标准方法分别测量血压,分类登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三种高度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较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并没有影响血压测量值.临床实践中可以将汞柱式血压计摆放于平整,水银柱垂直,易于读数的位置,无需刻意使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作者:刘伟斌;朱恒青;谢东明;张志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维生素C(Vc)对GOD法测定血糖干扰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维生素C (Vc)对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法,测定血糖的干扰程度.方法:用GOD法测定加入不同浓度Vc的血糖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Vc对GOD法测定血糖有明显的负干扰作用,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0.976,干扰度随着V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0.976,同一浓度的Vc对两种血清干扰度也有所不同,对正常值血清的干扰度高于高值血清.当Vc浓度>10 000.0mg/L时,干扰度>17.4%,干扰度较大,而当Vc浓度<312.5 mg/L时,干扰度<3.6%,干扰度甚小.结论:在用GOD法测定血糖时,应考虑还原性药物的干扰因素,当血糖值过低时,应区分真性低血糖与假性低血糖.

    作者:鲁陈;朱颖;胡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