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舜;王朝敏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快速断头实验;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结果: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能非常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论: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糖、C反应蛋白在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患儿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2例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儿,分为S1组和S2组,S1组42例,S2组30例,25例肺炎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住院患儿,普通肺炎住院患儿86例,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检测血糖、血C反应蛋白.结果:普通肺炎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SIRS组(S1组和S2组)及MODS组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IRS组的S2组治疗5天血糖、CRP持续下降,MODS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小儿肺炎时CRP和血糖与病情严重度平行,CRP和血糖两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小儿肺炎的转归评判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上,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是妇产科常见急症,发病率比以往有明显增多趋势.抢救的关键是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的同时给予病灶清除止血,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1].由于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后,微循环衰竭,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以致因反复静脉穿刺失败而延误输血及输液的有效治疗时机,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从1990年8月~2000年8月对36例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筱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笔者于2006年8月~2007年4月应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霜(商品名尤卓尔乳膏,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治疗100例皮炎湿疹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房生;李光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激活与纤溶活化功能的变化和临床出血倾向、肝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染色、乳胶法以及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重型肝炎血中的GMP-140和D-二聚体、PLT、MPV进行检测,以了解其血小板激活功能和纤溶活化功能.结果:重型肝炎血中GMP-140和D-二聚体、MP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型肝炎中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血中GMP-140、D-二聚体、MPV均显著高于无出血倾向的患者,前一组PLT明显低于后一组.结论:重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及纤溶活性增高,预示着出血的可能性,通过检测GMP-140和D-二聚体、PLT、MPV可判断其出血倾向及肝病的危重程度.
作者:钟渊斌;张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正常组)和58例自然流产妇女的宫颈或尿道口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观察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发生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自然流产组解脲支原体阳性43例,阳性率74.1%;人型支原体阳性16例,阳性率27.6%;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12例,阳性率20.7%.正常组解脲支原体阳性24例,阳性率48%;人型支原体性阳性5例,阳性率10%,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2例,阳性率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卢和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治疗是泌尿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2003年至2006年我院采用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冲击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宗泉;李彤;郭志云;刘凡;赵树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13例,膝关节置换2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股骨头置换术4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例,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采取早期主动与被动活动,加循序减压弹力袜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顺利愈合出院,住院时间15~21天,平均17.2天.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和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艾芳;高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外周微血管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眼内眦取血,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用纸片法测定小鼠尾尖出血时间,用致炎物质二甲苯制造小鼠耳部水肿模型,并测定耳部肿胀率.结果: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均可延长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部肿胀率.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抗凝血及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程洁;黄宜兰;贺汝燕;张芳;马方方;彭丽媛;许花荣;黄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2007年5月间支气管扩张咯血病例共68例,均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1],根据24h内咯血总量分为少量﹑中量﹑大量咯血(分别为每日咯血量100ml以内﹑100~500ml﹑500ml以上)[2].
作者:孙新建;李小明;饶洋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创伤系列片在肱骨近端骨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拍摄了创伤系列片(肩胛骨正位片、肩胛骨侧位片、腋位片或改良腋位片).结果:创伤系列片能较好地帮助判断骨折的部位,从不同角度显示骨折线,骨折块移位方向及脱位方向,比较准确地评价骨折的分型.结论:创伤系列片在肱骨近端骨折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幸健;刘中胜;郭来洲;孟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防止有高危感染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发生术后切口及宫腔感染的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将有高危感染因素的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碘伏组(20例)、甲硝唑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进行临床观察.三组皆为新法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丝线结节缝合,5天拆线.结果:碘伏组术后病率和白细胞总数超过15×109/L者都明显少于甲硝唑组和对照组.碘伏组术后腹部切口无感染率(95.00%)明显高于甲硝唑组(70%)和对照组(50%),差异非常显著(P<0.01),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结论:对有高危感染因素的剖宫产病例应用碘伏擦拭宫腔加青霉素静滴是经济、方便、有效地预防术后感染的较好措施.
作者:赵正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颈椎损伤病变的三维CT重建图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并与常规CT比较.结果:12例颈椎损伤病变中,寰椎骨折3例,寰枢椎脱位3例,下颈椎骨折6例.结论:在详细分析横断图像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利于颈椎损伤的全面准确评价.
作者:吴仁华;钟小玲;邱小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行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者,共计181例.随机分为3个组:A组(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56例,男3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22±25.59岁,其中小3岁,大75岁;B组(术前一次性给予抗生素,术后不应用抗生素)61例,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55±21.33岁,其中小5岁,大76岁;C组(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3d)64例,男39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21±20.66岁,其中小6岁,大74岁.
作者:邱小龙;丁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张某某,女,1岁1个月,患儿于3月9日因误吸瓜子后致呛咳,出现呼吸困难,约2min后缓解.此后反复咳嗽伴发热,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症状无改善,于4月19日就诊市妇保院,考虑支气管异物,右肺不张而于当日下午3∶30分转入我院.入院当日下午5∶20分患儿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即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于右侧支气管取出一带壳瓜子,术中无窒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min,术后给予吸氧、吸痰、抗炎治疗,一般情况好,心率140~150次/分,患儿于4月20日凌晨3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心率加快(180次/分),给予西地兰、速尿静注,症状缓解,但于3∶57分病人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行面罩给氧,气管插管,但于4∶45分患儿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彭韶平;游凌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1998年1月至2006月1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后发生尿潴留者85例.年龄19~36岁.其中会阴侧切分娩60例,产钳助产18例,臀牵引7例.排尿因难10~24h 18例,25~48h 37例,49~72h 16例,73~96h 8例,97h~产后7天6例.直接应用米索前列腺醇40例,45例在应用热敷、按摩、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封闭、针灸、导尿等方法无效后改用米索前列腺醇口服.
作者:江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胸大肌入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25例,采用经胸大肌入路保留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0例,采用经胸大肌后方不保留胸前神经的改良根治术.术后测定胸大肌厚度及胸大肌肌电图.结果:手术组术后胸大肌无重度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肌肉功能良好.对照组15例出现胸大肌重度萎缩,且神经肌肉功能不良.结论:经胸大肌入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胸前神经的保护有良好显露,胸大肌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作者:袁火忠;蒋国庆;湛本珠;黄居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阐述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轻、中度OSAS患者中,选择愿意接受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患者10例,治疗前后均用陪同家属调查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在多项参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OSAS中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吴光宇;李年生;刘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于减少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法,分析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组和不保留组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3.1%和70.7%,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3.1%和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2%和3.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保留盆腔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在不增加局部复发率的情况下,可改善患者术后的性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钦志;刘彪;吉成岗;张春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脑血管病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高居首位[1].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又明显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多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LMWH)良好的抗血栓作用,生物利用度,较少出现倾向等药理特性,使其在脑梗塞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但高龄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现就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4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急性脑梗塞(年龄》75岁)30例,对其疗效作如下探讨.
作者:肖永红;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