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华;钟小玲;邱小康
2003年2月~2006年5月,我院用针灸走罐法加中药治疗背部软组织劳损78例,并设70例单用中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予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华;周敏军;郭萍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人工破膜作为一种加强宫缩的手段,可缩短产程,在产程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方法产妇均在宫口开大3至4cm以上即活跃期行人工破膜,但有不少产妇,无头盆不称,无明显胎头位置异常,只因潜伏期进展缓慢或产程阻滞而行剖宫产术.目前在国内潜伏期破膜报道较少.近几年来,我院选择380例无头盆不称产妇,宫颈Bishop>7分者行潜伏期破膜,以观察羊水性质,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达到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谢勤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2007年5月间支气管扩张咯血病例共68例,均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1],根据24h内咯血总量分为少量﹑中量﹑大量咯血(分别为每日咯血量100ml以内﹑100~500ml﹑500ml以上)[2].
作者:孙新建;李小明;饶洋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误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6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多为年轻育龄妇女,均为农村人口或农民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辅助检查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达61.1%.结论:临床医师应认识到盆腔结核临床表现的复杂性,综合分析相关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唐海璐;谢晓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插管溶栓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起,对急性髂股静脉血栓80例(不包括腓肠肌静脉丛以下静脉血栓者)无抗凝溶栓禁忌,无造影剂过敏者,穿刺部位无感染者,随机分组:实验组A组:插管溶栓;对照组B组:外周静脉溶栓,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24h、48h、72h溶栓效果.结果: A组平均疗效在3个时间点均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DVT患者插管溶栓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作者:钟宝元;谢斌辉;刘凤恩;胡晨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快速断头实验;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结果: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能非常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论: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胆总管压力增高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因此,通过内镜,经皮经肝穿刺或外科手术对胆总管进行引流,是治疗ASC的关键[1].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年ASC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ASC的临床特点,探讨ASC的治疗模式及其选择.
作者:温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创面变形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指导临床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住院烧伤患者381例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的变形杆菌菌株,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测定细菌耐药性.结果:381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出变形杆菌115株,感染率30.2%,其中奇异变形杆菌112株,占97.4%;变形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变形杆菌是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加强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准确测定其耐药性,是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作者:黄俊云;刘春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为更好加强儿童的保健工作.方法:对2006年度花都区0~6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结果:0~6岁儿童身长和体重在M±2SD内的人数分别占受检人数的94.68%和97.23%;贫血患病率13.94 %;视力异常率4.27%;龋齿率20.06%;听力异常率2.25/万;5以下儿童死亡率6.13‰.结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围产期、儿童保健,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婉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正常组)和58例自然流产妇女的宫颈或尿道口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观察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发生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自然流产组解脲支原体阳性43例,阳性率74.1%;人型支原体阳性16例,阳性率27.6%;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12例,阳性率20.7%.正常组解脲支原体阳性24例,阳性率48%;人型支原体性阳性5例,阳性率10%,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2例,阳性率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卢和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联合波姆光照射和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对照组只用波姆光照射,不涂搽任何药物,照射方法、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治疗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比单纯红外线照射起效更迅速,复发率低,缩短了治疗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海莲;邓辉;唐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疾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超声实时显像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疗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琍;陈卫华;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0)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方法:对89例轻、中度V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4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BO+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显著改善(P依次<0.01、0.05、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鲍智颖;钟小兵;康平;邓国宝;袁会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一年来我院肿瘤科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352例送检的咽拭子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并作体外药敏检测.结果:352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179株,其中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以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培养出两种致病菌的患者23例,其中合并真菌感染16例.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新、头孢拉定、奥格门丁等耐药率均超过8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没有耐药性.结论: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细菌耐药较为严重,为防止感染,应及早诊断,合理用药,合理选用放化疗等.
作者:袁红梅;黄胜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经内科治疗效差或无效的ITP患者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结果:显效13例,良效8例,进步5例.近期疗效84.62%,远期疗效:有效病例中9例20~60天后血小板下降,经内科治疗血小板维持25×109~80×109/L,无出血倾向,暂无死亡病例.副作用包括脾区疼痛、发热、左侧胸腔积液、脾脓肿.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内科治疗效差或无效,激素治疗禁忌,心肾功能不全,血小板较低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是一种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疗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开展.
作者:王祥财;刘礼平;刘海荣;许明君;李海亮;黄莉;万通;李树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需行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该技术是在导丝的引导下,用扩张钳顺导丝先扩开气管前壁的软组织,再顺导丝进入气管内,将气管扩开,再将气管导管顺导丝从扩张口置入气管内.结果:25例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均在8~11min顺利完成,平均时间8.5min左右分,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刘建生;谢红英;廖志滢;朱宏泉;许庆林;刘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①选择50只小鼠采用改良寇氏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②治疗组30例以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内服,与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毒性实验计算半数致死量为:肾康宁胶囊1000mg/kg(小鼠),白马大黄汤灌肠液16ml/ kg(小鼠).结论:采用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治疗本病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排泄毒素,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廖佐芹;黄居森;严金玲;汤显湖;廖娟娟;钟欣;李霞;邱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在显微镜下切除后,先用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然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覆盖巩膜暴露区.结果:术后观察6~20月,手术72眼,有4眼复发,复发率5.6%.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疗效较好.
作者:宋五德;龙厚飞;梁章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带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临床体会.方法:用带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切取范围5cm×5cm~15cm×1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4例6个月~3年,皮瓣外观功能均良好,质地接近正常,负重后无溃疡发生.结论:足跟部为负重区,对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要求较高,以质地接近的皮瓣修复效果满意.
作者:黄为民;高辉;姬广林;吴东保;温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是食管胃吻合术,但术后很多病人发生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探讨空肠间置术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199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对部分贲门癌病人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的消化道重建术,并与同期施行的食管胃吻合术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伯舜;王朝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