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建;杨庆春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的表达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生存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突变型P53或Bcl-2蛋白阳性表达组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均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关.
作者:邹志坚;黄小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鼻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属耳鼻咽喉科急症.其原因众多,处理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对患者的生命会产生致命的威胁[1].本文对72例鼻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一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96例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非内-中膜增厚组,利用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分为微量蛋白尿>30mg组和<30mg组,经询问病史、体检、血脂、血糖、动态心电图各参数.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HF、SDANN、LF、V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 HF、SDANN、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蛋白尿组与非微量蛋白尿组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MSSD、SDANN、HF、L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RMSSD、HF高者,其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微量蛋白尿发生率少,而LF、SDANN、VLF高者,其靶器官损害重.
作者:万凤福;刘传垠;王雪樵;何志;刘建文;易志强;刘端甫;肖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皮硝外敷治疗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7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采用500g皮硝腹部外敷每日2次;对照Ⅰ组19例,采用50g皮硝+450g食盐腹部外敷,每日1次.对照Ⅱ组18例,采用500g食盐腹部外敷每日1次.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Ⅰ组有效率为21.05%,对照Ⅱ组有效率为16.67%,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皮硝腹部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效.
作者:张景辉;刘斌;张跃林;郑耀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采用 Seldinger 技术在电透下将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置入右锁骨下静脉,共 15 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结果:15 例病人成功置入 14 例,失败 1 例, 3 例病人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 4 例病人血流量不足,经尿激酶灌注后血流量恢复.结论: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具有不易脱落,血流量大的优点,适用于血管条件差,心功能差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血管通路.
作者:林春;林冲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一年来我院肿瘤科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352例送检的咽拭子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并作体外药敏检测.结果:352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179株,其中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以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培养出两种致病菌的患者23例,其中合并真菌感染16例.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新、头孢拉定、奥格门丁等耐药率均超过8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没有耐药性.结论: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细菌耐药较为严重,为防止感染,应及早诊断,合理用药,合理选用放化疗等.
作者:袁红梅;黄胜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正常组)和58例自然流产妇女的宫颈或尿道口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观察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发生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自然流产组解脲支原体阳性43例,阳性率74.1%;人型支原体阳性16例,阳性率27.6%;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12例,阳性率20.7%.正常组解脲支原体阳性24例,阳性率48%;人型支原体性阳性5例,阳性率10%,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2例,阳性率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卢和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为更好加强儿童的保健工作.方法:对2006年度花都区0~6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结果:0~6岁儿童身长和体重在M±2SD内的人数分别占受检人数的94.68%和97.23%;贫血患病率13.94 %;视力异常率4.27%;龋齿率20.06%;听力异常率2.25/万;5以下儿童死亡率6.13‰.结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围产期、儿童保健,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婉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测定中药生地中Fe、Cu、Zn、Mn、Ca的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Fe、Cu、Zn、Mn、Ca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5种金属的回收率为96.89% ~101.41% ,RSD为0.8431% ~1.3164%.结论:生地中钙、铁元素含量较高.
作者:胡雅琼;贺方兴;丁冶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快速断头实验;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结果: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能非常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论: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用碘伏消毒与常规酒精滴针眼法用于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的效果并比较.方法:将116例骨牵引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消毒牵引针眼及周边皮肤,对照组采用75%酒精滴入针眼的消毒方法.结果:观察组感染率4.92%,对照组感染率16.36%,P<0.05,两组病人牵引针眼感染率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对于骨牵引针眼感染的预防,碘伏消毒的方法效果优于针眼滴酒精的方法.
作者:陈睿云;丁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治疗是泌尿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2003年至2006年我院采用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冲击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宗泉;李彤;郭志云;刘凡;赵树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胸大肌入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25例,采用经胸大肌入路保留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0例,采用经胸大肌后方不保留胸前神经的改良根治术.术后测定胸大肌厚度及胸大肌肌电图.结果:手术组术后胸大肌无重度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肌肉功能良好.对照组15例出现胸大肌重度萎缩,且神经肌肉功能不良.结论:经胸大肌入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胸前神经的保护有良好显露,胸大肌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作者:袁火忠;蒋国庆;湛本珠;黄居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前提之一,对于短时急诊血液透析以及需维持血液透析但尚未建立动静脉内瘘等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通常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1、2],目前大部分医师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其有效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已得到公认[2].虽然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其穿刺置管方法以及导管的护理仍然值得改进,我院对100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获得满意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黄其鹏;邹茜萍;陈江林;刘筱兰;刘润秀;卢和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联合波姆光照射和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对照组只用波姆光照射,不涂搽任何药物,照射方法、治疗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治疗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波姆光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比单纯红外线照射起效更迅速,复发率低,缩短了治疗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海莲;邓辉;唐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0)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方法:对89例轻、中度V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4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BO+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显著改善(P依次<0.01、0.05、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鲍智颖;钟小兵;康平;邓国宝;袁会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15例(120例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次,采用含服胃镜胶+环甲膜穿刺法麻醉;对照组60例次,采用手助式喷雾吸入+气管滴注法麻醉.观察2组患者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效果优良率:试验组92%(55/60),对照组72%(43/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含服胃镜胶+环甲膜穿刺法麻醉效果较好,操作过程中病人较易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肖贤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糖、C反应蛋白在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患儿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2例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儿,分为S1组和S2组,S1组42例,S2组30例,25例肺炎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住院患儿,普通肺炎住院患儿86例,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检测血糖、血C反应蛋白.结果:普通肺炎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SIRS组(S1组和S2组)及MODS组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IRS组的S2组治疗5天血糖、CRP持续下降,MODS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小儿肺炎时CRP和血糖与病情严重度平行,CRP和血糖两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小儿肺炎的转归评判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给予舒血宁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天;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加用巴曲酶个体化治疗;两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病后开始治疗时间分布相同,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d、第7d、第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江宗华;李广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激活与纤溶活化功能的变化和临床出血倾向、肝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染色、乳胶法以及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重型肝炎血中的GMP-140和D-二聚体、PLT、MPV进行检测,以了解其血小板激活功能和纤溶活化功能.结果:重型肝炎血中GMP-140和D-二聚体、MP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型肝炎中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血中GMP-140、D-二聚体、MPV均显著高于无出血倾向的患者,前一组PLT明显低于后一组.结论:重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及纤溶活性增高,预示着出血的可能性,通过检测GMP-140和D-二聚体、PLT、MPV可判断其出血倾向及肝病的危重程度.
作者:钟渊斌;张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