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汪一芳

关键词:鼻出血, 原因分析, 耳鼻咽喉科, 临床表现, 护理体会, 护理不当, 治疗, 生命, 急症, 患者, 处理, 报告
摘要:鼻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属耳鼻咽喉科急症.其原因众多,处理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对患者的生命会产生致命的威胁[1].本文对72例鼻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单用达克宁栓及联合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评价阴道应用达克宁栓及达克宁栓联合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确诊的4 284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单盲分成2组,单用达克宁栓治疗者为对照组,达克宁栓联合定君生治疗者为治疗组.观察其治疗效果、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达克宁栓联合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李梅;胡莉琴;杨晶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96例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非内-中膜增厚组,利用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分为微量蛋白尿>30mg组和<30mg组,经询问病史、体检、血脂、血糖、动态心电图各参数.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HF、SDANN、LF、V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 HF、SDANN、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蛋白尿组与非微量蛋白尿组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MSSD、SDANN、HF、L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RMSSD、HF高者,其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微量蛋白尿发生率少,而LF、SDANN、VLF高者,其靶器官损害重.

    作者:万凤福;刘传垠;王雪樵;何志;刘建文;易志强;刘端甫;肖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疗法的护理体会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疾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超声实时显像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疗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琍;陈卫华;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6例女性盆腔结核的诊断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误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6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多为年轻育龄妇女,均为农村人口或农民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辅助检查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达61.1%.结论:临床医师应认识到盆腔结核临床表现的复杂性,综合分析相关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唐海璐;谢晓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维生素C(Vc)对GOD法测定血糖干扰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维生素C (Vc)对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法,测定血糖的干扰程度.方法:用GOD法测定加入不同浓度Vc的血糖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Vc对GOD法测定血糖有明显的负干扰作用,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0.976,干扰度随着V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0.976,同一浓度的Vc对两种血清干扰度也有所不同,对正常值血清的干扰度高于高值血清.当Vc浓度>10 000.0mg/L时,干扰度>17.4%,干扰度较大,而当Vc浓度<312.5 mg/L时,干扰度<3.6%,干扰度甚小.结论:在用GOD法测定血糖时,应考虑还原性药物的干扰因素,当血糖值过低时,应区分真性低血糖与假性低血糖.

    作者:鲁陈;朱颖;胡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连续5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开展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提供数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某院连续5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监测病例59 275例,发生医院感染1 746例,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2.95%,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是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和血液内科;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常见;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构成比中真菌占45.9%、G-菌占38.0%、G+菌占16.1%,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被监测医院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95%,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常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见.

    作者:洪锦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其继发症、合并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血粘度计测定高血压组及健康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率全血比粘度、低切率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血液流变参数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高血压发病机制与血粘度增高有密切关系.

    作者:邱悦群;赖小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拟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疗效观察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报告

    目的:观察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①选择50只小鼠采用改良寇氏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②治疗组30例以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内服,与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毒性实验计算半数致死量为:肾康宁胶囊1000mg/kg(小鼠),白马大黄汤灌肠液16ml/ kg(小鼠).结论:采用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治疗本病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排泄毒素,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廖佐芹;黄居森;严金玲;汤显湖;廖娟娟;钟欣;李霞;邱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儿童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儿童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9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50例和氯氮平组48例,治疗8周,分别定期检查心电图,时间分别为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8周末,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电图均正常.治疗后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3.6%、42.5%,差异极显著 (χ2=19.83,P<0.01).显著异常时段为第4周末.两组均以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和ST-T改变多见,但利培酮组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而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明显高于氯氮平组.结论:利培酮对儿童心电图的影响显著低于氯氮平.

    作者:王晓云;董速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回顾性分析

    胆总管压力增高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因此,通过内镜,经皮经肝穿刺或外科手术对胆总管进行引流,是治疗ASC的关键[1].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年ASC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ASC的临床特点,探讨ASC的治疗模式及其选择.

    作者:温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给予舒血宁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天;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加用巴曲酶个体化治疗;两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病后开始治疗时间分布相同,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d、第7d、第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江宗华;李广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快速断头实验;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实验.结果: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能非常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结论: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冠心病(CH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CHD患者进行DCG监测,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岁(38~85岁).结果:检出有缺血性ST-T改变者52例,其检出率为86.7%.检出缺血性ST-T改变186阵次,其中140阵次为SMI,占缺血性ST-T改变的75.3%;46阵次为有症状发作,占缺血性ST-T改变的24.7%.140阵次SMI中102阵次(72.9%)发生于上午6时~12时,仅38阵次(27.1%)发生于夜间0时至次日晨6时.检出各种心律失常44例.结论: DCG监测CHD患者SMI检出率高,SMI与CHD预后密切相关,应重视SMI的检出、治疗与预防.

    作者:刘晓春;邱悦群;孟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碘伏与酒精消毒用于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用碘伏消毒与常规酒精滴针眼法用于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的效果并比较.方法:将116例骨牵引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消毒牵引针眼及周边皮肤,对照组采用75%酒精滴入针眼的消毒方法.结果:观察组感染率4.92%,对照组感染率16.36%,P<0.05,两组病人牵引针眼感染率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对于骨牵引针眼感染的预防,碘伏消毒的方法效果优于针眼滴酒精的方法.

    作者:陈睿云;丁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产后出血有效率为l00%,术后子宫复旧良好,月经恢复良好.结论:改良B-Lynch缝线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

    作者:邓辉;刘金华;刘金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黄连栓质量标准的研究

    双黄连栓具有清热解毒,轻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临床疗效显著.处方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可作为控制制剂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吴晓勇;吴泽榕;杨海明;温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3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drome,SSSS)是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病情轻者1~2周后痊愈,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3岁以下小儿多见,尤其是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儿童的病死率为3%~4%[1].2003年3月至今我科共收治SSSS病例33例,其中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2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疗效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彭佩玉;孙新建;姚艳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麻气管内插管扁桃体摘除术临床体会

    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慢性扁桃体炎常引起患者反复咽痛,发热,咽喉不适.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常导致患儿吞咽、呼吸与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健康和发育,甚至引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肾炎及心脏病等.手术摘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往采用表麻下挤切法和局麻下剥离摘除法,2002年7 月以来,我们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行扁桃体剥离摘除术12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平;李章健;谢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6年度影响花都区儿童健康状况因素分析

    目的:为更好加强儿童的保健工作.方法:对2006年度花都区0~6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结果:0~6岁儿童身长和体重在M±2SD内的人数分别占受检人数的94.68%和97.23%;贫血患病率13.94 %;视力异常率4.27%;龋齿率20.06%;听力异常率2.25/万;5以下儿童死亡率6.13‰.结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围产期、儿童保健,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婉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18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给予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后给予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8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无术中和术后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了手术疗效,缩短了术后住院日,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江萍;彭德慧;林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