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郭红媛;马健

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病因病机
摘要:本文就2型糖尿病的病机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与见解,认为:脾肾气虚,痰瘀阻滞是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证的基本病机.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

    长春瑞滨是第三代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其抗瘤谱广,临床常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晚期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

    作者:冯英;刘亚芹;孟锐;赵九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骨折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骨折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讨其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送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方法操作,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及GNS506药敏卡;用WHONET 5.4分析试验结果.结果:23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抗菌活性高,其次是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4.3%、6.9%和7.8%;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也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2.9%、13.8%、14.7%和18.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在监测的11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耐≥3种抗菌药物)占17.2%,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占72.4%,≥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占39.7%,未发现对23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明显多重耐药性,应警惕并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阻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韩伟桐;王学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44名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研究心理特点并实施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肝炎患者除了生理功能发生病理变化外,心理上也有一系列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进行分析,应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对辅助治疗有极大意义.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规范药名使用与安全用药

    临床实践证明,药名不规范是安全用药的一大隐患,应引起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

    作者:刘亚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腰痛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测定腰痛片中阿魏酸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21:78:1)检测波长为322nm;流速为1.0ml/min.结果:阿魏酸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0.9%(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作为腰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俊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探讨

    本文重点对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的电泳条件及透明液等部分作了一些改进,使实验结果较以前清晰,区带明显.

    作者:张晶;徐学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淡老年人用药

    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了1.43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0.97%.因此注重老年人用药,不仅对老年人很重要,而且对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洁;韩乾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研究进展

    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和散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剂型,由于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且体积小,服用、存储及运输较方便,在80年代曾以年递增40.9%的速度发展,可谓近年发展快的一种中药固体制剂.1996~1999年间批准的443种新中药品种中,颗粒剂占17.2%,排列第3位.

    作者:蔡伟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偏瘫患者异常运动模式形成因素分析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如方法不得当,会导致肢体异常运动模式发生.所谓异常运动模式是指患者在步行中上肢肩胛骨后撤,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旋前,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节伸直,足内翻,出现划圈步态.治疗中方法错误会导致肢体异常模式发生.

    作者:徐贵侠;赵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做好门诊分诊服务工作

    门诊做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单位,其服务工作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门诊分诊是门诊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形象和门诊的服务质量.所以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宁、整洁有序的就诊环境,是分诊工作的重要课题.

    作者:樊春玲;戈清凤;赵忠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肿归脉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中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居脑系疾病之首,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出血的患病率虽不及脑梗死高,但死亡率是脑梗死的数倍,其致残率亦极高.

    作者:刘华恩;马德杰;李培乾;孙开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GMP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关系

    新<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必将使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迈向更高层次.通过学习新标准,深刻认识到设备管理是实施GMP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GMP管理侧重于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因此,设备管理如何与GMP管理相适应,确保药品生产质量,是设备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以下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从几个方面谈谈设备管理与GMP管理的关系.

    作者:叶春朝;李红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本文将我院自2005年7月-2006年7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88例,与同期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120例非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作对照,现将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丽佳;林海;孟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白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血清IL-17、MMP-9含量变化及其在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各30例,健康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三组人群血清IL-17、MMP-9水平,并同时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IL-17、MMP-9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血浆IL-17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血浆MMP-9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IL-17与MMP-9水平无相关性P>0.05;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IL-17均与FEV1.0%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r=-0.772,P<0. 05;r=-0.49,P<0.05);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血浆MMP-9水平与FEV1.0%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r=-0.669,P<0.05;r=-0.537, P<0.05) .结论:IL-17与MMP-9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IL-17、MMP-9的检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春兰;刘晓民;李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减少是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对于接受大剂量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病人和肿瘤病人,血小板减少症是威胁他们生命的一个十分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减少症常常是其化疗后致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传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护理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2007年期间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04例,其中,男患61例,女患43例.患轻度糖尿病的35人,中度糖尿病的55人,重度糖尿病的14人;并发肺结核均属继发性肺结核,大多病灶广泛,有空洞形成者18例,痰菌阳性55例,初治54人,复治50人,出院时病变转归均为好转.

    作者:宋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评价及防治

    在腹膜透析病人中营养不良普遍存在,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有:蛋白质摄入不足,如尿毒症引起的厌食、腹膜炎中大量糖吸收引起的饱腹感及精神、药物、经济等因素,蛋白质丢失增加,大量蛋白质和氨基酸从腹透液中丢失,腹膜高转运及感染尤甚.代谢及激素分泌紊乱.

    作者:王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脑外伤合并脑疝的早期观察与急救措施

    外伤性脑疝是神经外科急诊之一,是颅脑损伤后严重的结果,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急救护理,则将迅速危及生命,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共抢救护理了外伤性脑疝125例,情况如下: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番泻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番泻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50g原药材的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提取用水量(倍)、提取时间(h)、提取次数(次)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番泻叶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波长490nm.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所用水量为12倍,提取次数为3次,回流提取时间为1.5小时,芦丁在8.24-49.44靏/ml浓度范围之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1.14%.结论:总黄酮正交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比较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番泻叶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晓林;钟方丽;张琳;祝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本文就2型糖尿病的病机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与见解,认为:脾肾气虚,痰瘀阻滞是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证的基本病机.

    作者:郭红媛;马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