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成人术后镇痛的佳剂量.方法:全麻下择期术后60例,年龄24~72岁.随机分为三组,术毕经静脉注入曲马多负荷量1.5mg/kg,维持量0.2mg·kg-1·h-1(Ⅰ组),0.25mg·kg-1·h-1(Ⅱ组),0.30mg·kg-1·h-1(Ⅲ组).选择持续输注加PCA给药模式,持续镇痛48h记录镇痛、镇静效果,记录总药量使用时间,按压PCA键总次数(D1)、实际进药次数(D2)及不良反应.结果:0.25mg·kg-1·h-1和0.30mg·kg-1·h-1剂量组的镇痛效果虽都好于0.20mg·kg-1·h-1剂量组,但0.30mg·kg-1·h-1剂量组则出现嗜睡现象较多,有过度镇静之表现.结论:曲马多用于成人术后静脉镇痛的佳剂量为0.25mg·kg-1·h-1.
作者:彭思进;覃勇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性白内障作为常见的眼科并发症,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相比,除了手术指征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准备、手术技巧的运用以及术后处理等方面均有其特点,而且术后炎症反应较重、并发症较多,成为临床护理面临的一个课题.现将我院从1999年1月到2006年4月对部分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炎症反应16例18眼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恶性肿瘤(实体瘤)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帕米膦酸二钠150mg分二天静脉点滴(第一天90mg,第二天60mg);对照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分二天静脉点滴(第一天60mg,第二天30mg).两组均一个月重复.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28/30),不良反应2例,占6.7%.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3%(25/30),不良反应2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癌疼痛止疼效果好,采用150mg优于90mg,副作用小.
作者:肖震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方法.方法:选择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方法:选择T11~12或T12~1和L3~4两点间隙,面罩吸氧.静注1/2哌氟合剂(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辅助麻醉.监测HR、BP、SPO2、ECG.结果:除1例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改气管内全麻,其它病人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监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选用硬膜外麻醉,在面罩吸氧和静脉辅助麻醉下效果满意,术中平稳,达到手术要求,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欧阳雪花;彭露萍;姚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痔疮、肛裂、肛门外伤、直肠肿瘤、麦氏手术后,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敷料不易固定,以往用简易丁字带、宽胶布或用绷带临时打个丁字带固定.胶布容易脱落;简易丁字带通过会阴部,会影响男性阴茎、阴囊的血液循环,又不方便患者小便,或患者小便时打开丁字带,使肛门敷料脱落,造成术口污染,影响术口愈合.为克服上述困难,我们研制出Y型固定字带,经临床实践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叶林娇;谢玉兰;曾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第十二肋缘上切口进行上尿路及肾上腺手术共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宗泉;郭志云;刘凡;赵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24岁,已婚,因月经不调,不孕来诊治.患者月经164-5/28或161/84-114或4-5/9-10,出生时母亲年龄32岁,父亲年龄35岁,姐姐和母亲均有流产史.体检:身高164cm,体重44kg,智力正常,皮纹正常,乳房发育差,腋毛稀少,阴毛正常女分布,外阴发育差,阴道通畅,B超检查子宫2cm×2cm×2cm大小,阴道细胞学检查雌激素水平中度低下,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6个分裂相,染色体检查核型为47,XXX.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学习记忆是大脑基本也是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之一,是衡量人类智能发育的重要指标.多年来人们对学习与记忆在脑内的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不少学者认为边缘系统中的海马是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部位,海马与学习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1~5],本文主要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温二生;王凤珍;胡志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儿童外伤眼病中,以外伤性眼内炎为严重,可严重破坏眼内组织,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导致视力永久丧失,甚至眼球摘除.现将我院自1995年来收治的17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查惊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1];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instability,or detrusor overactivity)[2].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女性尿道综合征、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不稳定、不稳定膀胱等.2001年9月国际尿控学会(ICS)正式确立该病名.正确地处理OAB,将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婷;邹晓峰;黄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腰椎融合加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主要手段,自2000年至2005年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短节段固定术治疗30例腰椎滑脱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焕诗;金伟;许峰;张中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DS-AGE尿蛋白电泳在蛋白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DS-AGE尿蛋白电泳技术对100例蛋白尿患者(其中16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新鲜尿进行蛋白电泳,以分离尿液中存在的各种蛋白质组分.结果:根据电泳图谱可将蛋白尿分为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生理性蛋白.其中肾活检的16例肾脏疾病患者中,有9例肾小球性蛋白尿,6例混合性蛋白尿,1例肾小管性蛋白尿.结论:SDS-AGE尿蛋白电泳操作简便、省时、无损伤,其结果和肾活检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尿中蛋白的来源可做出早期定位.
作者:江丽霞;刘春棋;施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诊断、急救、手术等临床问题.方法:对258例住院经手术抢救的腹部创伤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病人获救康复247例,占96%,死亡11例,占4%,死亡原因6例为肝脏严重破裂大出血,5例为腹内多脏器广泛损伤.结论:腹部创伤病人入院后首先建立输液途径,积极预防和纠正休克,尽快通过临床检查或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内脏损伤严重者果断手术探查处理.
作者:肖衍泉;张志;陈琼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肌运动指数(MPI)与长度法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TDI)与长度法分别对19例HCM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组者右室整体及收缩功能进行分析,并计算出MPI和右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MPI显著增大(P<0.001)、右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MPI与长度法评估HCM患者右室功能,不但能反映HCM患者右室整体功能,而且能定量评估右室收缩功能.
作者:游宇光;叶军;陈卫华;葛贻珑;谢谨捷;凌月蓉;任苓;葛贻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拳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滤纸片对拳参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拳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拳参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增强,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拳参提取物对痢疾杆菌却无抑菌效果.结论:拳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作者:刘春棋;王小丽;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孕母27岁,孕2产2,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平产娩出一女性死婴,胎龄11个月,身高40cm,体重3 150g,检查见死胎为无脑儿,脑膜膨出约4cm×5cm,无颅盖骨,缺少大脑组织,鼻梁塌陷,口唇外翻,四肢短,水肿,两性畸形,腹壁水肿,呈蛙腹,脐带水肿.
作者:刘波兰;赖海丽;林卡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月份无痛人工流产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11~15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钳刮术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用异丙酚和芬太尼行无痛钳刮术前1~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在无痛钳刮术前12时行宫腔插管.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较松弛,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易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大月份无痛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可较好地扩张宫颈、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世彤;罗红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按照以往的知识,彩超检查发现受检者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分流时,诊断结果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笔者随访3例婴儿经彩超检查发现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少量分流血流信号表现,随着小孩的生长发育,年龄增大,心房水平少量的过隔血流信号均自然消失,报告并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叶军;凌月蓉;游宇光;陈卫华;谢谨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侵蚀性葡萄胎并不少见.本文报道我院2004年~2006年10例侵蚀性葡萄胎的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检查表现,对该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CDFI对侵蚀性葡萄胎诊断的价值.
作者:凌月蓉;陈燕玲;任苓;陈卫华;葛贻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白内障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调查56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角膜、前房角、眼压及其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为Ⅱ期植入.随诊时间为1~7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在1.0以上者7眼占12.5%,0.5~0.9者22眼占39.3%,0.1~0.4者25眼占44.6%,0.1以下者2眼占3.6%.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结论:对于无条件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进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琳琳;曾祥云;李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