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坤;张蕙元;张雄文;张守遐
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我院采用荷包缝合法处理阴道残端,并与传统连续褥式缝合或锁边缝合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丽娟;卢景和;曾小青;王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临床上,由原来单纯用于手术和抢救性气管切开发展到疾病的治疗性和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病人逐年上升,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有气管切开病人108例,经过全科护理人员不懈努力,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都顺利拔管,无1例出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波;黄金凤;张新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及其合并心内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例APVC患者心脏行胸骨旁、剑下、锁骨上窝及胸骨上窝全面扫查.重点观察肺静脉回流情况,连续追踪其走行.并对其中3例手术结果及4例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APVC诊断的准确率为86.7%,引流部位的诊断正确率为80%,分型正确率为100%.其中1例的诊断不很明确,1例漏诊,共占13.3%.15例患者中均合并其它畸形,其中并发心内畸形以PDA为常见,占40%,ASD次之,占3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PVC绝大多数可以显示肺静脉回流情况及可连续追踪其引流的部位,明确合并的心内畸形情况,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部分代替心血管造影检查.
作者:陈卫华;葛贻珑;叶军;任苓;肖文胜;谢谨捷;陈燕玲;游宇光;凌月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高剂量葛根素组、VE对照组.给药30天,颈椎脱臼处死大鼠,检测心、脑、肝等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对大鼠心、肝等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葛根素具有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作用,能改善大鼠体内异常的过氧化状态,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钟星明;江丽霞;刘春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治疗该急诊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为寻找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我们于2002年3月开始利用螺旋探针于手术中寻找泪小管断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为呼吸系统中常见的胸膜疾病,采用胸腔内插管进行闭式引流是目前治疗中、重度自发性气胸的主要且有效的方法.然而传统的体内引流管管径较粗(约5mm以上),质硬,对人体刺激大,操作时易出血及感染,且不便于向体内注射药物等缺点.故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管径约1mm质软)代替传统的体内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间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苏松;曾丽霞;刘娟;王美霞;王长莲;周旭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开胸术中肺不张是常见的并发症,但术中肺不张难以纠正较为少见.现将近5年来配合胸科手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选择性支气管点吹法治疗2例难治性肺不张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华永平;胡继华;陈中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P组30例,TP组31例.NP组:NVB 25mg/m2,静注,第1、8天;PDD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TP组:PTX 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持续3~4小时;PDD 20mg/m2,第2~6天.2~3周为一周期.结果:NP组30例,总有效率40.0%,1年生存率为36.7%,中位生存期10.7个月;TP组31例,总有效率45.2%,1年生存率41.9%,中位生存期10.2个月.两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骨髓抑制为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NP组较TP组稍重,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6.7%和67.7%.NP组静脉炎和胃道肠反应较TP组重,而TP组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疼痛较NP组重.结论:NP方案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郭守俊;曾红学;康昭洵;谢传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特点.方法:对2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CD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异常25例,异常率89.3%.其中血流增快16例,血流减慢6例,增快、减慢同时存在4例;血流速度两侧明显不对称7例.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7例.结论: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具有独特的表现.TCD检测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病变,接受治疗,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饶艳艳;刘勇;李广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按照以往的知识,彩超检查发现受检者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分流时,诊断结果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笔者随访3例婴儿经彩超检查发现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少量分流血流信号表现,随着小孩的生长发育,年龄增大,心房水平少量的过隔血流信号均自然消失,报告并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叶军;凌月蓉;游宇光;陈卫华;谢谨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01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心功能越差,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危险系数越高.结论:加强护理与监测,可明显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
作者:严青春;刘碧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恶性肿瘤(实体瘤)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帕米膦酸二钠150mg分二天静脉点滴(第一天90mg,第二天60mg);对照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分二天静脉点滴(第一天60mg,第二天30mg).两组均一个月重复.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28/30),不良反应2例,占6.7%.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3%(25/30),不良反应2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癌疼痛止疼效果好,采用150mg优于90mg,副作用小.
作者:肖震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强的松,联用左旋咪唑治疗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病综合征病人26例,既往强的松治疗(中长程疗法),治疗易复发或激素依赖,后经强的松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结果:跟踪随访三年达到临床治愈16人,完全缓解6人,部分缓解3人,未缓解因病情恶化转上级医院确诊终末肾,放弃治疗死亡1人.结论:强的松联用左旋咪唑治疗单纯型肾病综合征中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建坤;张蕙元;张雄文;张守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方法.方法:选择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方法:选择T11~12或T12~1和L3~4两点间隙,面罩吸氧.静注1/2哌氟合剂(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辅助麻醉.监测HR、BP、SPO2、ECG.结果:除1例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改气管内全麻,其它病人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监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选用硬膜外麻醉,在面罩吸氧和静脉辅助麻醉下效果满意,术中平稳,达到手术要求,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欧阳雪花;彭露萍;姚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第十二肋缘上切口进行上尿路及肾上腺手术共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宗泉;郭志云;刘凡;赵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1];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instability,or detrusor overactivity)[2].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女性尿道综合征、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不稳定、不稳定膀胱等.2001年9月国际尿控学会(ICS)正式确立该病名.正确地处理OAB,将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婷;邹晓峰;黄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其中58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微创或开腹方法进行腹腔清创,持续灌洗疗法以及肠内营养,与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58例中,出现腹腔感染7例,死亡3例,均死于MODS进展至多系统器官衰竭.对照组30例,17例出现腹腔感染,败血症3例,其中包括真菌感染1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死于腹腔大出血.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腹腔灌洗清除腹腔毒性物质以及肠内营养是提高SAP患者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园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2001年2月~2005年2月使用苏诺(盐酸纳洛酮)治疗176例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良好,无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道清;曾建文;吕宣才;万瑞兰;郭志杰;李少香;彭菊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儿童外伤眼病中,以外伤性眼内炎为严重,可严重破坏眼内组织,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导致视力永久丧失,甚至眼球摘除.现将我院自1995年来收治的17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查惊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