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明;朱祖余;魏俊;单热爱;刘宇明;王万辉;陈新荣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治疗该急诊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为寻找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我们于2002年3月开始利用螺旋探针于手术中寻找泪小管断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临床上,由原来单纯用于手术和抢救性气管切开发展到疾病的治疗性和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病人逐年上升,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有气管切开病人108例,经过全科护理人员不懈努力,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都顺利拔管,无1例出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波;黄金凤;张新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先用生脉注射液20~40ml稀释后缓慢静推,每日一次,连用3~4天.静推后再用60~80ml加入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3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2周为1疗程.每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结束后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检查等.结果: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38例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每搏输出量治疗前后变化为显著(P<0.01),本组患者32例合并有高粘血症,治疗1疗程后血粘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又能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的顺应性,作用温和,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普外二科于2002年至2005年成功施行了100例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甲状腺由于解剖位置特殊,毗邻诸多血管、神经,再加上腔镜手术的特点.故术后护理要求较高,我科通过严谨与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贤秀;陈敬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其中58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微创或开腹方法进行腹腔清创,持续灌洗疗法以及肠内营养,与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58例中,出现腹腔感染7例,死亡3例,均死于MODS进展至多系统器官衰竭.对照组30例,17例出现腹腔感染,败血症3例,其中包括真菌感染1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死于腹腔大出血.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腹腔灌洗清除腹腔毒性物质以及肠内营养是提高SAP患者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园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6年5月应用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行早期扩清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建华;赵晓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观察组使用改良的扩血管消毒液消毒皮肤,对照组使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观察两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扩血管消毒液用于临床静脉穿刺前的皮肤消毒,具有扩张局部浅静脉,血管显示清晰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许梅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出现腹腔高压严重影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时应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作者:刘红权;邓小红;叶廷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抗菌药物为医院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怎样合理应用抗菌药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1/3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可见不合理用药在全球是一个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本文仅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作一归类分析如下.
作者:史莉萍;林秋凤;刘道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的开发,器材的研制及介入治疗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大大丰富了介入心脏病学.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为医生及患者所接受进而深受欢迎,成为继传统的内科、外科治疗之后的第三大治疗方法.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行5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永玲;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危小军;阳贻红;严章林;王小萍;廖祥忠;刘心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常见原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有1/2~2/3病人是由于右髂总动脉长期压迫导致左髂静脉受压处形成粘连带、间隔.其中2%~5%由于左下肢静脉长期受压,出现IVCS,当髂总静脉受压至回流量受限,则出现IVCS,在它严重的临床表现中,已知的是IVCS能导致出现急性DVT.随着导管介入溶栓术的广泛开展,髂股静脉DVT的潜在病因被揭示,IVCS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由于长期静脉流出道受阻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永远致残.随着血管内支架的广泛应用,潜在病因得到解决.本文就IVC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刘凤恩;应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产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占位病变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进行术中实时导航,尽量小皮瓣及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23例颅内病变,镜下全切18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全部23例出现术后功能有所好转或无变化,无病例出现术后功能障碍,本组未出现术中和术后死亡.结论:国产神经导航系统能精确定位颅内病变,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在神经导航导引下行微创小皮瓣和小骨窗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提高颅内病变切除率,减少术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邱修辉;罗毅;周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所收集的15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胆囊切除或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瓣瘘口修补、直接缝合修补、胆肠内引流术,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手术治疗方式依照病理分型而定.
作者: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1,男,69岁.2004年10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左叶一大小约55mm×43mm的实性占位病变,边界清,呈低回声.于2004年11月行肝左叶切除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原发性肝癌.术后两个月超声检查见肝右叶近膈顶处一个17.6mm×13.2mm的低回声.CDFI:低回声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肝右叶局限性病变,不排除增生结节.进行超声造影及CT检查,均考虑为增生结节.一年随访超声观察病变无明显变化.至2006年1月彩超检查见肝右叶一大小约23.7mm×27.3mm低回声,边界清,周边无暗晕.肝右叶近膈顶区见一个35.6mm×31mm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周边见不均质高回声区,内回声不均匀.CDFI:肝右叶和近膈顶区的低回声内部及周边均可见稀疏的血流信号;肝左叶的低回声内测得血流信号,血流速度约15.7cm/s.超声诊断: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提示恶性肿块可能性大.在外院超声造影等检查结果为肝癌.并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肝癌治疗术.
作者:陈燕玲;凌月蓉;李丽竹;叶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国科以人钬激光治疗机(功率20W,设置频率8~10Hz,脉冲能量2.5~2焦耳),应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对25例膀胱结石患者行钬激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并完全排出,一次粉碎率100%,结石清除率100%,短15分钟,长60分钟,平均35分钟,无并发症.结论: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陈建德;张永良;张燕生;余丰;陈钦棋;林超禄;罗怀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KTP泪道激光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颜面部不留瘢痕,无需住院,可重复治疗等特点.我院自2000年12月~2005年10月采用KTP泪道激光疏通各种泪道阻塞432例,其中鼻泪管堵塞32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莹琳;幸宜春;夏侯梨;肖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肌运动指数(MPI)与长度法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TDI)与长度法分别对19例HCM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组者右室整体及收缩功能进行分析,并计算出MPI和右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MPI显著增大(P<0.001)、右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MPI与长度法评估HCM患者右室功能,不但能反映HCM患者右室整体功能,而且能定量评估右室收缩功能.
作者:游宇光;叶军;陈卫华;葛贻珑;谢谨捷;凌月蓉;任苓;葛贻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痔疮、肛裂、肛门外伤、直肠肿瘤、麦氏手术后,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敷料不易固定,以往用简易丁字带、宽胶布或用绷带临时打个丁字带固定.胶布容易脱落;简易丁字带通过会阴部,会影响男性阴茎、阴囊的血液循环,又不方便患者小便,或患者小便时打开丁字带,使肛门敷料脱落,造成术口污染,影响术口愈合.为克服上述困难,我们研制出Y型固定字带,经临床实践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叶林娇;谢玉兰;曾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胃管放置困难的原因从而提高胃管放置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对97例次昏迷病人胃管放置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新的放置胃管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新的放置胃管方法,首次成功率由原来的91.8%提高为97.6%.结论:新的胃管放置方法大大提高昏迷病人胃管放置的成功率.
作者:钟应华;黄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不断增加,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也逐渐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AMI临床特点,本文对临床收集的AMI64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远胜;刘小珍;曾细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