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章贡区自然人群HB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李忠萍;高为凤

关键词:自然人群, 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为了解章贡区自然人群HBV感染状况,探讨流行规律.方法:章贡区卫生防疫站于2004年3月对章贡区所辖的10个镇、街办,分6个年龄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708名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感染基本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指标(简称二对半).结果:总感染率48.13%,HBsAg流行率为13.82%,抗-HBs流行率为48.59%,HBeAg流行率为4.57%,抗-HBe流行率为15.4%,抗-HBc流行率为46.84%.结论:HBsAg、HBeAg、抗-HBe、抗-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P<0.01),抗-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乙肝接种史与HBsAg、HBeAg、抗-HBe、抗-HBc等流行指标呈负相关,与抗-HBs呈正相关.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无脑儿合并两性畸形一例

    孕母27岁,孕2产2,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平产娩出一女性死婴,胎龄11个月,身高40cm,体重3 150g,检查见死胎为无脑儿,脑膜膨出约4cm×5cm,无颅盖骨,缺少大脑组织,鼻梁塌陷,口唇外翻,四肢短,水肿,两性畸形,腹壁水肿,呈蛙腹,脐带水肿.

    作者:刘波兰;赖海丽;林卡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酒精中毒并发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利于加强预防及恰当治疗.方法:对26例慢性酒精中毒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疗效与饮酒时间,饮酒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酒精中毒者发生脑梗死具有年轻化倾向,大面积脑梗死比例高,且与饮酒时间、饮酒量呈正相关性.结论:节制饮酒行为,防止酒依赖的形成,防治酒精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刘南海;黄旭华;黄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联合5-氟尿嘧啶灌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尿道内尖锐湿疣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35例尿道内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电灼疣体联合5-氟尿嘧啶灌注治疗;对照组(15例)单独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电灼疣体治疗.结果:患者经1次治疗后损害消失,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5%(3/20),对照组复发率53.33%(8/1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联合5-氟尿嘧啶灌注是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曾招林;叶小英;孙传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U形管在前尿道下裂及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U型管支架在尿道下裂及尿道狭窄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48例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的男性病人中,对其中21例采用U形管支架引流术.结果:21例尿道下裂、尿道狭窄占本组病例43%,行U形官支架引流术,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尿道下裂、尿道狭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采用U形管支架引流术,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张雄文;王楚平;欧远德;张业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

    Pilon骨折由Pesten首先在1911年提出,系胫骨远端关节面嵌压和胫骨下1/3骨折.近几年来,因车祸,高处坠落等致使骨折及软组损伤严重,处理较困难,预后常不理想.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20例Pilon骨折,均采用开放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经过平均2年10个月随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安;肖伏先;赖章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KTP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

    KTP泪道激光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颜面部不留瘢痕,无需住院,可重复治疗等特点.我院自2000年12月~2005年10月采用KTP泪道激光疏通各种泪道阻塞432例,其中鼻泪管堵塞32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莹琳;幸宜春;夏侯梨;肖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连续套扎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连续套扎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急诊止血率为100%,并发症2.3%,早期再出血4.7%.结论:内镜下套扎治疗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谢军;黄才斌;欧阳锦盛;付曲波;舒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章贡区自然人群HB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了解章贡区自然人群HBV感染状况,探讨流行规律.方法:章贡区卫生防疫站于2004年3月对章贡区所辖的10个镇、街办,分6个年龄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708名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感染基本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指标(简称二对半).结果:总感染率48.13%,HBsAg流行率为13.82%,抗-HBs流行率为48.59%,HBeAg流行率为4.57%,抗-HBe流行率为15.4%,抗-HBc流行率为46.84%.结论:HBsAg、HBeAg、抗-HBe、抗-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P<0.01),抗-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乙肝接种史与HBsAg、HBeAg、抗-HBe、抗-HBc等流行指标呈负相关,与抗-HBs呈正相关.

    作者:李忠萍;高为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妈咪爱对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及其L型的抑菌作用

    目的:探讨妈咪爱对肠道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其L型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妈咪爱对肠道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其L型的光密度值的影响.结果:妈咪爱对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白假丝酵母菌及其L型皆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且浓度越大,抑菌作用越强,相同浓度的妈咪爱对原型菌的抑菌作用强于细菌L型.结论:妈咪爱是一种疗效很好的微生态制剂,可用于治疗由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及其L型引起的肠道感染.

    作者:钟有添;张文平;王小丽;黄真;马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具手术安全创伤小,患者无痛苦,手术精确度高的特点,同时可进行手术录像和手术观摩.我科于2001~2006年共做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30例,由于护理上的良好配合,手术效果均较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建红;王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观察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可行性并评价疗效.方法:选择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同样病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自觉症状、体征、血气分析、SaO2、PaO2、PaCO2等.结果: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满意,安全.

    作者:曾治平;刘惟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间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苏松;曾丽霞;刘娟;王美霞;王长莲;周旭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苏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176例

    我院自2001年2月~2005年2月使用苏诺(盐酸纳洛酮)治疗176例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良好,无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道清;曾建文;吕宣才;万瑞兰;郭志杰;李少香;彭菊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螺旋探针泪小管断端探查临床观察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治疗该急诊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为寻找鼻侧泪小管的断端,我们于2002年3月开始利用螺旋探针于手术中寻找泪小管断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及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例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随访9个月~4年.结果:两组在功能评价(A组优良率82.6%;B组优良率66.7%,差23.1%)、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26.1%,B组28.4%)、双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10~21天,B组90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以下优点:(1)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问题;(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治疗时间较短;(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其中58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微创或开腹方法进行腹腔清创,持续灌洗疗法以及肠内营养,与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58例中,出现腹腔感染7例,死亡3例,均死于MODS进展至多系统器官衰竭.对照组30例,17例出现腹腔感染,败血症3例,其中包括真菌感染1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死于腹腔大出血.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腹腔灌洗清除腹腔毒性物质以及肠内营养是提高SAP患者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园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Y型固定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痔疮、肛裂、肛门外伤、直肠肿瘤、麦氏手术后,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敷料不易固定,以往用简易丁字带、宽胶布或用绷带临时打个丁字带固定.胶布容易脱落;简易丁字带通过会阴部,会影响男性阴茎、阴囊的血液循环,又不方便患者小便,或患者小便时打开丁字带,使肛门敷料脱落,造成术口污染,影响术口愈合.为克服上述困难,我们研制出Y型固定字带,经临床实践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叶林娇;谢玉兰;曾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托品散瞳牵拉致晶体前囊膜破裂继发青光眼1例

    患者,女,32岁,因左眼红畏光反复3月余入院,入院检查,VOS手动/眼前VOD1.0,眼压:左眼18mmHg,右眼17 mmHg,左眼外观(-)、左眼球结膜结睫状充血(+),角膜内皮kp(+)、房水闪辉(+),周边前房1/3个CT,中央前房4个CT,前囊膜完整,瞳孔3mm×3mm,9点方位见虹膜后粘连,晶体混浊内眼窥不清,右眼检查未见特殊异常,入院诊断:左眼虹膜睫状体炎,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入院后给予左眼阿托品眼膏散瞳,地塞米松针10mg静滴,qd,给药后第3天,左眼瞳孔散大至7mm×7mm,呈梅花型,9点方位见虹膜后粘连.虹膜牵拉晶体前囊膜,给药后第六天,患者突感左眼胀痛、同侧头痛、伴恶心呕吐,眼科检查发现左眼眼压60mmHg;左眼角膜雾状水肿,前房内见晶体皮质,前房极浅,虹膜后粘连处前囊破裂,晶体前移,立即给予降眼压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用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急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下降至16mmHg,患者症状缓解.

    作者:袁思奇;刘万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病人自控镇痛复合韩氏仪组(+HANS,n=20),病人自控镇痛组(-HANS,n=20).所有病人气管拔管前予氢溴酸高乌甲素负荷量4mg静注,气管拔管后采用PCA镇痛.PCA使用药物:0.02%氢溴酸高乌甲素+0.02%甲氧氯普胺混合液100ml.其中(+HANS)组加用HANS治疗仪刺激一侧合谷-劳宫穴及患侧交感、神门透肾、外肺、脑干透皮质下等耳穴,刺激频率为2/100疏密波交替,间隔2h刺激1h.于术后24h内定时观察VAS镇痛评分,Rame镇痛评分,镇痛药用量、副作用.结果:二组病人都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HANS组患者VAS评分明显少于-HANS组(P<0.01),镇痛剂用量明显减少(P<0.05),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体表电刺激镇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可以达到增强镇痛、减少并发症之效应.

    作者:叶军明;朱祖余;魏俊;单热爱;刘宇明;王万辉;陈新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微镜下行鞍区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行鞍区肿瘤切除的术后观察要点,探讨相应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方法: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加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重视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38例显微镜下行鞍区肿瘤切除术的术后患者中,并发颅内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脑性盐耗损综合症3例、尿崩症11例、垂体功能低下8例、脑脊液鼻漏2例.结论:护士严密细致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早期果断处理,对早日康复极为重要.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作者:匡小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