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3例疗效观察

周东河

关键词: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4ml肌肉注射,1次/日;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及肝功能明显好转,HBeAg阴转率为40.74%、HBVDNA阴转率为44.44%,而对照组都是11.5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苦参素能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控制肝脏的炎症活动,不失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制霉菌素、甲硝唑混合粉剂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采用制霉菌素、甲硝唑混合粉剂外用抗感染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筱鸣;章国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CBD)的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和术后癌变的影响.方法:总结31例患者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及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中行囊肿切除和胆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22例(A组),囊肿造瘘外引流术后二期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3例(B组),单纯囊肿内引流术6例(C组).13例手术后1~7年因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者中A组6例、B组2例,C组5例,内癌变者3例,其中A组1例,C组2例,癌变患者于再次手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CBD的治疗应以囊肿切除,胆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囊肿造瘘外引流术后二期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单纯囊肿胃肠吻合术因并发症较多,应逐渐淘汰.

    作者:苏晋捷;曾祥福;吴祥庸;舒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DFI诊断下肢假性动脉瘤(附一例分析)

    患者,男性,64岁,左下肢肿胀、疼痛6天,伴行走困难,临床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收入院.

    作者:葛贻珑;陈卫华;叶军;任苓;凌月蓉;游宇光;肖文胜;陈燕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滑膜骨软骨瘤病一例

    患者,女性,26岁,右膝关节肿痛二年余.查体:右侧膝关节红肿,压痛(+),无叩击痛,活动无受限.X线平片示:右股骨远端内外侧髁及膝关节间隙内均可见小结节影,部分小结节内可见透亮区,部分结节可见与骨皮质相连,关节间隙正常.

    作者:吴仁华;何文军;钟小玲;朱恒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艾迪注射液减轻胃肠癌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胃肠癌术后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胃肠癌患者82例,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用HCPT、DDP、5Fu-CF方案,对照组加艾迪注射,对两组出现的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艾迪实验组胃肠反应发生率为45.3%,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27.6%;血小板下降率为13.1%;而单纯化疗组胃肠反应分别为:胃肠反应发生率为68.1%,白细胞下降率为82%,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38.6%,两组各项配对t检验,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减轻胃肠癌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刘海金;蔡琦;曾祥福;曾祥泰;冯起放;林坤泉;吴祥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塑形夹板、弹力带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塑形夹板、弹力带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肱骨干骨折病例随机分为塑形夹板、弹力带外固定(治疗组)和常规夹板外固定(对照组)各50例,对2组X线骨痂生长及综合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X线骨痂生长及综合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塑形夹板、弹力带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操作方便,疗效可靠.

    作者:谢延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创腹腔持续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15例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年来内外科学者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途径.我院1999年开始采用介入腹腔置管持续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1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细明;徐宁建;孙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左侧巨大肾积水1例

    患者女性,18岁,因脐厨部胀痛1周于2004年8月18日人院.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95/60mmHg,腹部较膨隆,腹软,左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轻度叩击痛,膀胱区无充盈.B超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两侧分别至左、右侧腹壁,内可见光带分隔.右肾轻度积水,子宫及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

    作者:朱斌;刘瑞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成人医学专升本生化教学

    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前沿学科,同时也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与各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成人医学专升本学员经过了大专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对临床工作实践有一定的经验与体会,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属性比较丰富,但是年龄普遍偏大,记忆力较差,基础知识较生疏.

    作者:饶泽昌;张晓伦;陈春香;钟小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手术前后与角膜屈光的变化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与角膜屈光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3例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经常规视力、角膜曲率及电脑验光检查,并且测量胬肉侵入角膜缘的长度,比较手术前后屈光度的改变.结果:46眼角膜曲率检查平均散光,术前为4.87±2.81D,术后一周及一个月分别为3.19±2.23D及2.74±2.01D,术后较术前散光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一周时t=2.583,P<0.05;一个月时t=3.46,P<0.01).胬肉所致角膜散光以顺规性远视散光为主,散光度数与胬肉侵入角膜长度呈正相关.结论:翼状胬肉可引起角膜散光,手术切除可减少散光,提高视力.

    作者:李仁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早产胎膜早破原因及对母婴影响的分析(附63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4周,34+~37周两组作分析比较.结果:78%的早产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下生殖道上行感染是主要原因,多数为亚临床感染.不同孕周的两组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定期产检,注意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治疗.对于孕28~34周的早产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治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三种胆囊切除手术方式临床效果之比较

    目的:探讨三种胆囊切除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为CC、MC、LC三组进行比较.结果:LC较MC、CC术后舒适性及恢复要好,总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LC对人体的局部和全身创伤比MC、CC要明显减少.

    作者:周启旭;舒秉俊;郭国徽;金鑫;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用于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1例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镍钛-聚髌器(NT-PC)21例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20例,观察其术后复位与疗效情况.结果:术后骨折复位情况:NT-PC组优良16例,占76.19%,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疗效情况:NT-PC组优良19例,占90.48%,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镍钛-聚髌器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其复位情况及疗效均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法.

    作者:谢亮喜;刘恩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O2气腹压对老年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不同CO2气腹压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患者90例分为A(气腹压为10mmHg)和B(气腹压为15mmHg)两组,对比术中呼吸、循环血气参数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呼吸、循环血气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10mmHg气腹压是老年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理想的气腹压.

    作者:刘建平;王小农;刘凤恩;何晓;段青;易坚;钟宝元;应勇;徐道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喉罩气道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呼吸道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48例2~8岁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插入喉罩(LMA)和气管导管维持气道,观察和记录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二种方法都能满意地完成手术,以LMA维持气道具有对患儿刺激轻、术后清醒快等优点.结论:LMA能安全、有效地维持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气道通畅.

    作者:詹伟建;吴珍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

    本人采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1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世华;郭守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87例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其治疗现状.方法:对28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组病人常见病因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分别占58.2%、43.9%、9.6%.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约占51.9%.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成功率高,有效率达78.8%.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以洋地黄、B阻滞剂等控制心室率占56.9%,应用抗凝治疗患者占74.2%.结论:287例心房颤动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胺碘酮转复房颤成功率高,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药物控制心室率效果佳,预防卒中,高危组需用华法林,低危组可用阿司匹林.

    作者:谢基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内窥镜鼻窦手术后Nd:YAG激光治疗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ESS)后术腔使用Nd:YAG激光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行ESS手术后坚持随访1年以上的1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利用Nd:YAG激光清除术腔肉芽、囊泡、小息肉、水肿和粘连;B组常规方法使用息肉钳清理.按照海口(1997)ESS,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结果:A组手术后1年总有效率(85.7%)明显优于B组(73%),经x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利用Nd:YAG激光处理术腔疗效满意.

    作者:温太佩;谢清梅;贺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身疣体移植治疗扁平疣6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扁平疣用自身疣体移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2例扁平疣患者分成治疗组67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用自身疣体移植及口服甲氰咪胍14天,对照组用外搽0.5%5-Fu软膏及口服甲氰咪胍14天,随访观察2个月.并对治疗组67例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有效率55.4%,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自身疣体移植治疗扁平疣可提高疗效,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李伟权;刘矗;陈宏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ECG和MGBP在肺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平衡法心血池造影和心电检测各指标的改变,以评价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方法:对38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患者和18例肺心病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患者进行平衡法心血池造影和心电检测.结果:肺心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于STⅡ、Ⅲ、avF导联可出现肺型P波,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极度顺钟向转位;高峰充盈率和射血分数均逐渐下降,高峰充盈时间改变不明显.结论:心室的泵功能与肺心病本身病情的轻重有密切的关系,应用心电检测各指标结合核素平衡法心血池造影,可用于早期诊断肺心病和评价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林永霞;罗冬云;陈凤莲;饶国威;廖宪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