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金;蔡琦;曾祥福;曾祥泰;冯起放;林坤泉;吴祥庸
患者,男性,64岁,左下肢肿胀、疼痛6天,伴行走困难,临床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收入院.
作者:葛贻珑;陈卫华;叶军;任苓;凌月蓉;游宇光;肖文胜;陈燕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ESS)后术腔使用Nd:YAG激光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行ESS手术后坚持随访1年以上的1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利用Nd:YAG激光清除术腔肉芽、囊泡、小息肉、水肿和粘连;B组常规方法使用息肉钳清理.按照海口(1997)ESS,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结果:A组手术后1年总有效率(85.7%)明显优于B组(73%),经x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利用Nd:YAG激光处理术腔疗效满意.
作者:温太佩;谢清梅;贺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塑形夹板、弹力带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肱骨干骨折病例随机分为塑形夹板、弹力带外固定(治疗组)和常规夹板外固定(对照组)各50例,对2组X线骨痂生长及综合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X线骨痂生长及综合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塑形夹板、弹力带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操作方便,疗效可靠.
作者:谢延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的整体情况,以强化职业防护的意识,改进防护措施,减少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致的职业损伤.方法:根据江西省医护人员职业损伤调查表的要求,随机对基层医院12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锐器损伤次数为2.53次/人/年,医生为0.86次/人/年,医护人员锐器损伤次数平均为1.96次/人/年.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医护人员身体部位的构成比分别为接触鼻口为38.2%,接触眼为31.7%,接触手及躯干为30.1%,而不同部位所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的构成比分别为接触口鼻戴口罩的为39.1%,接触眼而戴眼罩的为1.1%,接触手及躯干戴手套及穿隔离衣的为33.6%,总的防护率仅为18.5%.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3.6%,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3.2%.结论:强化医护人员防护知识的培训,提供防护设施及物品,推行标准的防护管理是提升医护人员防护能力,降低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致的职业损伤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
作者:洪锦兰;涂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早搏是一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患者可表现为心悸、胸闷、憋气、头昏,严重时可逐步导致心衰,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可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压力,临床上常应用心律平、慢心律、胺碘酮等化学合成品作为一线药治疗早搏,但因其不可避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一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制剂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各种早搏患者共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危小军;谢东明;廖祥中;廖伟;谢东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60例新生儿分为研究组(游泳组)80例和对照组(沐浴组)80例,由专人对两组新生儿进行游泳,分别观察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的胆红素(Trars Cutaneons billirubin简称TCB)变化.结果:研究组TC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胎粪排出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通过游泳可以促进胎粪的排出,促进胎粪转黄,较快地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发生的程度和时间.
作者:蒙林;崔艳萍;董秋燕;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灭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这类基因称为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任何基因,凡其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细胞增生、癌变或转移等都可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53抑癌基因是细胞抑癌基因中研究广泛和深入的基因之一.
作者:高振;罗晓婷;邓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总结巨大纵膈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1例巨大纵膈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2例,合并肺楔形切除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部CT、X线是巨大纵膈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应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欧阳忠;江柏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性,18岁,因脐厨部胀痛1周于2004年8月18日人院.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95/60mmHg,腹部较膨隆,腹软,左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轻度叩击痛,膀胱区无充盈.B超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两侧分别至左、右侧腹壁,内可见光带分隔.右肾轻度积水,子宫及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
作者:朱斌;刘瑞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脑疝的死亡原因及有效救治措施.方法:对58例颅脑外伤并脑疝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脑疝形成后死亡率较高,早期脑疝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晚期脑疝开颅手术无明显的临床意义.结论:及时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尽早解除脑疝、改善脑供血,有效防治继发性病理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黄伟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舌癌是常见的口腔癌,常发生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达50%~70%.舌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晚期可蔓延至口底,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我科从2000年3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11例舌癌患者,均施行原发灶及淋巴结清扫联合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富兰;何佛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3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率在1.46‰~6.90‰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74‰.年龄>40岁,孕次≥5次的妊娠妇女中发病率明显提高(P<0.01),主要临床表现为有停经史89例,占95.70%,阴道流血史90例,占96.77%.首诊符合率达81.72%,误诊率达18.28%.结论:近年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其发病率与妊娠的年龄、孕次相关.主要表现为停经、阴道流血,常易发生误诊.B超、血HCG测定及病理检查可帮助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陶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摘除结、直肠有蒂或无蒂大息肉.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采取相应的方法行圈套电凝摘除.结果:本院内镜室对16例2~3.5cm大小不等、形态不同(有蒂或无蒂、分叶状、扁平)息肉进行内镜电凝电切治疗,未出现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所复查的12例中均无复发.结论:结肠镜下大息肉电凝摘除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欧阳锦盛;黄才斌;江萌;廖跃光;刘亮明;刘海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33眼)眼表疾病施行羊膜移植术,其中翼状胬肉17例(2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3例,严重角膜溃疡6例,角膜化学伤3例,睑球连粘1例.结果:30例(33眼)术后羊膜全部成活,形成稳定的眼表.5例胬肉遮盖角膜中央,6例严重角膜溃疡,3例角膜化学伤在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羊膜移植可有效地重建眼表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一种与人蛋白激酶CKα'亚基相互作用蛋白的cDNA序列.方法:选择一个与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相互作用蛋白的重组质粒pGADT7-Library cDNA,使用BigDyeTM荧光标记终止底物循环测序试剂盒,用载体pGADT7的T7-启动子为测序引物,在ABI PRISM 310型基因分析仪上进行DNA测序.结果:该重组质粒的插入片段与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 cDNA序列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别.结论:通过DNA测序,该种与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相互作用蛋白为泛素-核糖体蛋白S27α的变体.
作者:曾雪英;黄功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呼吸道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48例2~8岁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插入喉罩(LMA)和气管导管维持气道,观察和记录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二种方法都能满意地完成手术,以LMA维持气道具有对患儿刺激轻、术后清醒快等优点.结论:LMA能安全、有效地维持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气道通畅.
作者:詹伟建;吴珍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首次异位妊娠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病时的孕次、产次、避孕方式,腹腔内出血量,异位妊娠类型,治疗方式,输卵管有无炎症表现等观察.结果:首次异位妊娠的术式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有一定联系.结论: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炎症表现、无避孕措施为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输卵管切除加对侧绝育,首次积极抗炎治疗,口服避孕药避孕是保护性因素.
作者:成琨;张慧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作者在临床中碰到4例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均采用包皮及硬化淋巴管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立新;肖春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老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69例术前肺功能程度不同的肺癌老年患者,行一侧全肺切除5例,肺叶切除30例,局限性肺切除19例(其中胸腔镜手术6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剔除3例,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肺叶切除、支气管隆突半切除成形术2例,姑息性切除5例,剖胸探查2例.结果:术后发生心功能衰竭2例,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功能衰竭各1例,术后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5.79%,无围术期手术死亡.结论:只要术前对手术方案及其可行性进行正确评估,围术期处理恰当,该类病人手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谢春发;江柏青;李章红;李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造影(IADSA)明确供血血管,即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简称BAI术).结果:发现肿瘤血供丰富者,近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80%.结论:BAI术是原发性肺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福建;兰小林;叶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