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福建;兰小林;叶永强
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前出血常见原因.起病急,进展快,可严重威胁母儿生命,所以恰当处理前置胎盘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就我院1996~2003年58例前置胎盘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媛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再出血14例,中脑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19例,脑血管痉挛25例,脑室外引流术治疗15例,治愈21例,好转11例,死亡16例.结论:对原发性脑室出血应争取早期CT检查确诊,早期全面治疗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如有指征早期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以期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梁仕泮;陈尚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配合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平稳地完成手术治疗.结论:熟练的掌握器械的技术操作,默契的医护配合,是保证TVP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蔡云霞;方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4周,34+~37周两组作分析比较.结果:78%的早产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下生殖道上行感染是主要原因,多数为亚临床感染.不同孕周的两组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定期产检,注意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治疗.对于孕28~34周的早产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治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水平,更为真实反映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按照使用的教材选择96、97级学生做实验组进行实验考核,95、98级学生做对照组.结果为:96、97级学生总平均成绩符合教学评估要求,呈正态分布,成绩分布更为合理;而95、98级学生总平均成绩呈明显偏态分布.
作者:邱伟;李小波;刘生鑫;胡恭华;罗江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3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率在1.46‰~6.90‰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74‰.年龄>40岁,孕次≥5次的妊娠妇女中发病率明显提高(P<0.01),主要临床表现为有停经史89例,占95.70%,阴道流血史90例,占96.77%.首诊符合率达81.72%,误诊率达18.28%.结论:近年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其发病率与妊娠的年龄、孕次相关.主要表现为停经、阴道流血,常易发生误诊.B超、血HCG测定及病理检查可帮助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陶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33眼)眼表疾病施行羊膜移植术,其中翼状胬肉17例(2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3例,严重角膜溃疡6例,角膜化学伤3例,睑球连粘1例.结果:30例(33眼)术后羊膜全部成活,形成稳定的眼表.5例胬肉遮盖角膜中央,6例严重角膜溃疡,3例角膜化学伤在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羊膜移植可有效地重建眼表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18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其中113例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例伞端妊娠直接取孕囊术,1例中转开腹,1例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佳的选择.
作者:许宁;谷柯;宋娟;韦励;龚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血气分析仪检测技术迅速发展,已广泛用于临床危重病人抢救,尤其在心肺复苏,麻醉体外循环,外科手术及连续监测病人的血气、PH变化的应用中,发挥了血气分析仪的自身优势,为临床抢救危重病人提供了较全面的科学诊断依据,又发挥了一机多用的功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志明;廖南山;董收雄;廖宣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或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施行三联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3例13眼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即三联手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2眼占15.38%,0.1~0.5者8眼占61.53%,0.6~0.9者3眼占23.07%,术后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平均眼压为14.85mmHg(1mmHg=0.133Kpa).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前房出血,虹膜炎症,房水混浊,术后随访3~36月,2例视力下降,1例眼压升高.结论:三联手术能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延期疗效良好.
作者:张守遐;彭敏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一种与人蛋白激酶CKα'亚基相互作用蛋白的cDNA序列.方法:选择一个与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相互作用蛋白的重组质粒pGADT7-Library cDNA,使用BigDyeTM荧光标记终止底物循环测序试剂盒,用载体pGADT7的T7-启动子为测序引物,在ABI PRISM 310型基因分析仪上进行DNA测序.结果:该重组质粒的插入片段与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 cDNA序列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别.结论:通过DNA测序,该种与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相互作用蛋白为泛素-核糖体蛋白S27α的变体.
作者:曾雪英;黄功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性,18岁,因脐厨部胀痛1周于2004年8月18日人院.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95/60mmHg,腹部较膨隆,腹软,左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轻度叩击痛,膀胱区无充盈.B超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两侧分别至左、右侧腹壁,内可见光带分隔.右肾轻度积水,子宫及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
作者:朱斌;刘瑞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极低体重儿(VLBWI)的高危因素,提高其成活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89例VLBWI资料,并对比前后6年的转归.结果:VLBWI成活率由1998~2000年的45.1%上升至2001~2003年的71.2%;VLBWI的高危因素为窒息、HMD、肺出血、感染、低体温、呼吸暂停、颅内出血、产科因素等.其中死亡主要原因早期为窒息、HMD,晚期为感染.结论:提高VLBWI的成活率,关键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重点防治窒息、HMD,广泛使用新技术,合理营养,加强护理及监护,严格消毒等.
作者:江建华;邢媛媛;高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MRA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后处理采用大密度投影(MIP)法重建,共完成30例MRA检查,其中22例行DSA检查后经手术证实,6例经治疗后证实.结果:全部检查均获成功,30例MRA中阳性数28例,检出率93%:脑动脉闭塞6例,烟雾病3例,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13例.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黎雪梅;李明智;余思秀;王豫;刘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CBD)的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和术后癌变的影响.方法:总结31例患者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及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中行囊肿切除和胆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22例(A组),囊肿造瘘外引流术后二期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3例(B组),单纯囊肿内引流术6例(C组).13例手术后1~7年因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者中A组6例、B组2例,C组5例,内癌变者3例,其中A组1例,C组2例,癌变患者于再次手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CBD的治疗应以囊肿切除,胆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囊肿造瘘外引流术后二期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单纯囊肿胃肠吻合术因并发症较多,应逐渐淘汰.
作者:苏晋捷;曾祥福;吴祥庸;舒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老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69例术前肺功能程度不同的肺癌老年患者,行一侧全肺切除5例,肺叶切除30例,局限性肺切除19例(其中胸腔镜手术6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剔除3例,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肺叶切除、支气管隆突半切除成形术2例,姑息性切除5例,剖胸探查2例.结果:术后发生心功能衰竭2例,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功能衰竭各1例,术后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5.79%,无围术期手术死亡.结论:只要术前对手术方案及其可行性进行正确评估,围术期处理恰当,该类病人手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谢春发;江柏青;李章红;李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或刷检并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为肺癌的186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特点及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管内增生型占94例(50.5%),管壁浸润型占69例(37.2%),管外压迫型21例(11.3%),支气管正常型2例(1%).经病理检查证实,管内增生型以鳞癌为多,占76.2%,管壁浸润型以未分化癌为多,占71.4%.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病理分型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敏;刘传桂;谢启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不孕症卵泡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不孕症的186个月经周期进行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至排卵,其中48个为自然周期,138个为促排卵周期.结果:B超显示自然排卵组与促排卵组卵泡生长发育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B型超声可连续动态地观察卵泡的生长发育,并能对药物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人工授精、卵泡穿刺等,为妇产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丽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平衡法心血池造影和心电检测各指标的改变,以评价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方法:对38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患者和18例肺心病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患者进行平衡法心血池造影和心电检测.结果:肺心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于STⅡ、Ⅲ、avF导联可出现肺型P波,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极度顺钟向转位;高峰充盈率和射血分数均逐渐下降,高峰充盈时间改变不明显.结论:心室的泵功能与肺心病本身病情的轻重有密切的关系,应用心电检测各指标结合核素平衡法心血池造影,可用于早期诊断肺心病和评价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林永霞;罗冬云;陈凤莲;饶国威;廖宪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脑疝的死亡原因及有效救治措施.方法:对58例颅脑外伤并脑疝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脑疝形成后死亡率较高,早期脑疝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晚期脑疝开颅手术无明显的临床意义.结论:及时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尽早解除脑疝、改善脑供血,有效防治继发性病理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黄伟宣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