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遐;彭敏雁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输尿管癌的价值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2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结果:输尿管癌2例在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和管腔变窄,梗阻近端输尿管及肾盂轻度积水扩张;B超显示肾盂轻度积水扩张;CT扫描显示软组织密度肿瘤影,梗阻处以上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扩张;MRI检查显示肿瘤在T1加权为等信号,T2加权为略高信号或等信号.结论: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在显示输尿管癌病变各有特点,CT和MRI对诊断输尿管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准确分期,B超可行初步筛查,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为常规方法.
作者:赖化平;林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其治疗现状.方法:对28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组病人常见病因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分别占58.2%、43.9%、9.6%.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约占51.9%.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成功率高,有效率达78.8%.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以洋地黄、B阻滞剂等控制心室率占56.9%,应用抗凝治疗患者占74.2%.结论:287例心房颤动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胺碘酮转复房颤成功率高,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药物控制心室率效果佳,预防卒中,高危组需用华法林,低危组可用阿司匹林.
作者:谢基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合并弥漫性脑肿胀(DB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CT表现,将选取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分成两组,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为A组,无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为B组,对比两组病人GCS评分、瞳孔改变、颅骨骨折的比例、手术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A组29例,良好9例,死亡16例;GCS评分3~5分13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双侧瞳孔散大12例.B组43例,良好28例,死亡10例;GCS评分3~5分9例,单侧瞳孔散大9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结论:弥漫性脑肿胀是弥漫性轴索损伤CT主要表现之一,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病情多危重,预后极差.DBS对DAI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贤生;刘胜初;廖驭国;黄建斌;杨建雄;肖新才;叶志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远期并发症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积极的预防及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从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全部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综合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珍;毛君晓;谢红英;王凤珍;曾志萍;黄露萍;方敬;李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41例,其中单纯偏曲17例,合并对侧下鼻甲肥大3例,鼻窦炎鼻息肉21例.结果:41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全部得到矫正,无1例发生鼻中隔血肿、穿孔、鞍鼻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鼻内镜实施鼻中隔矫正术操作精细,损伤小,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张相民;蓝小林;王勇斌;罗克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方法.方法:对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唇联合切开方法治疗4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取出结石大约7.4cm×4.2cm×3.0cm,多的1例有结石107枚.术中不需阻断肾蒂,平均术中出血约280毫升,手术耗时约95分钟.32例复查B超或KUB平片,5例有肾内残余结石但直径小于1.0cm.结论:本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取石方便,集合系统破坏小,出血少等优点,是处理复杂肾结石的良好术式.
作者:钟小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再出血14例,中脑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19例,脑血管痉挛25例,脑室外引流术治疗15例,治愈21例,好转11例,死亡16例.结论:对原发性脑室出血应争取早期CT检查确诊,早期全面治疗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如有指征早期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以期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梁仕泮;陈尚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患有尖周脓肿的乳磨牙采用钙维他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或空管疗法,比较疗效.方法:将91名患儿的95颗患牙随机分为钙维他糊剂根管充填组和空管疗法组,1年后随访.结果:根管充填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空管疗法组为91.79%,经卡方检验,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0.38,P>0.05).结论:空管疗法疗效好,操作简便,临床应用广阔.
作者:姚远;莫如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水平,更为真实反映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按照使用的教材选择96、97级学生做实验组进行实验考核,95、98级学生做对照组.结果为:96、97级学生总平均成绩符合教学评估要求,呈正态分布,成绩分布更为合理;而95、98级学生总平均成绩呈明显偏态分布.
作者:邱伟;李小波;刘生鑫;胡恭华;罗江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协助下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配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56例腹腔镜协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配合,介绍术前和术中的配合经验.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未见并发症.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默契的配合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叶慧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极低体重儿(VLBWI)的高危因素,提高其成活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89例VLBWI资料,并对比前后6年的转归.结果:VLBWI成活率由1998~2000年的45.1%上升至2001~2003年的71.2%;VLBWI的高危因素为窒息、HMD、肺出血、感染、低体温、呼吸暂停、颅内出血、产科因素等.其中死亡主要原因早期为窒息、HMD,晚期为感染.结论:提高VLBWI的成活率,关键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重点防治窒息、HMD,广泛使用新技术,合理营养,加强护理及监护,严格消毒等.
作者:江建华;邢媛媛;高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学(LCT)薄片制片,对宫颈癌筛查准确性;并观察宫颈糜烂与ASCUS以上病变的关系.方法:4119例经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学制片及2713例巴氏涂片.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观察宫颈糜烂、光滑情况.结果: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ASCUS 7.38%(304/4119)、LSIL 1.69%(70/4119)、HSIL 0.97%(40/4119)、鳞状细胞癌(SCC)0.04%(2/4119),活检结果SCC 0.12%(5/4119).巴氏涂片检出:ASCUS 3.90%(106/2713)、LSIL1.03%(28/2713),HSIL0.25%(7/2713),活检结果SCC 0.04%(1/2713).上述结果显示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薄片阳性率比巴氏涂片高:ASCUS提高了89.2%(P<0.01)、LSIL提高了64.1%(P<0.05)、HSIL提高了288%(P<0.01),活检证实5例SCC,癌发现提高了200%(P<0.01).宫颈糜烂/ASCS:液基组52.60%/10.53%,常规组39.44%/19.24%.结论:AutcCyte prep液基细胞学(LCT)在检出LSIL、HSIL病变阳性率比传统巴氏涂片是有明显优势,宫颈糜烂与ASCUS以上病变发病率不成比例,在普查中应重视细胞学检查,尤应注意,宫颈呈光滑但宫颈上皮细胞间变,以免漏诊.
作者:袁锦玉;卢义生;刘军;罗淑贞;付莉萍;郭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自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采用制霉菌素、甲硝唑混合粉剂外用抗感染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筱鸣;章国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种胆囊切除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为CC、MC、LC三组进行比较.结果:LC较MC、CC术后舒适性及恢复要好,总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LC对人体的局部和全身创伤比MC、CC要明显减少.
作者:周启旭;舒秉俊;郭国徽;金鑫;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其死亡率占第二位[1、2].虽然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生存率较低、复发率高,且真正能做手术的患者只占其中的15%~30%.
作者:陈卫华;何晓;王小农;叶军;凌月蓉;游宇光;徐琍;肖文胜;任苓;陈燕玲;葛贻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人采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1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世华;郭守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胃肠癌术后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胃肠癌患者82例,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用HCPT、DDP、5Fu-CF方案,对照组加艾迪注射,对两组出现的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艾迪实验组胃肠反应发生率为45.3%,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27.6%;血小板下降率为13.1%;而单纯化疗组胃肠反应分别为:胃肠反应发生率为68.1%,白细胞下降率为82%,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38.6%,两组各项配对t检验,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减轻胃肠癌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刘海金;蔡琦;曾祥福;曾祥泰;冯起放;林坤泉;吴祥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摘除结、直肠有蒂或无蒂大息肉.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采取相应的方法行圈套电凝摘除.结果:本院内镜室对16例2~3.5cm大小不等、形态不同(有蒂或无蒂、分叶状、扁平)息肉进行内镜电凝电切治疗,未出现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所复查的12例中均无复发.结论:结肠镜下大息肉电凝摘除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欧阳锦盛;黄才斌;江萌;廖跃光;刘亮明;刘海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年来内外科学者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途径.我院1999年开始采用介入腹腔置管持续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1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细明;徐宁建;孙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CBD)的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和术后癌变的影响.方法:总结31例患者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及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中行囊肿切除和胆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22例(A组),囊肿造瘘外引流术后二期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3例(B组),单纯囊肿内引流术6例(C组).13例手术后1~7年因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者中A组6例、B组2例,C组5例,内癌变者3例,其中A组1例,C组2例,癌变患者于再次手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CBD的治疗应以囊肿切除,胆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囊肿造瘘外引流术后二期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单纯囊肿胃肠吻合术因并发症较多,应逐渐淘汰.
作者:苏晋捷;曾祥福;吴祥庸;舒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