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英美文化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邓建辉;郭厚文;崔洪

关键词:英美文化教学, 素质教育, 跨文化交际
摘要: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英语专业英美文化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明显的作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联合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予介入治疗加放疗,为观察组;另58例予单纯放疗加全身静脉化疗,为对照组,观察评定各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90.47%,13例介入治疗后进行了手术治疗,对照组CR+PR为31.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或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作为宫颈癌的辅助治疗行之有效,能缩小原发病灶,尽快缓解临床症状,与放疗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晓英;罗红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学报学术质量

    学报编辑,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也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者,编辑信息素质中基本的结构就是对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医学学报编辑要充分、高效地利用好医学信息资源,针对医学新技术的发展,要收集、整理、综合、分析新信息,这对组稿、编辑加工是十分有利的.编辑如何高效利用信息资源,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在七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仰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3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收集国内34种主要医学期刊2001年~2004年10月报道的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从中挑选324例,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中药和生物制品较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其多发于中年人群,发生迅速,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结论:多种药物在许多情况下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应提高警惕,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刘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地方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根据地方高校学报的特点提出地方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独特性、创新性、学术性和持久性,并具体论述地方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作者:王会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挖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科学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及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作者:张文平;马廉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学药物渗漏防治的探讨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渗漏的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方法:局部封闭、冷敷、药物外敷、解毒剂、手术等治疗.结论:正确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性质,给药的途径,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永久性组织损伤.

    作者:胡广;韩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54-2加速产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松弛软产道,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科并发症的新方法.方法:随机将80例健康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宫口开大3cm时建立静脉通道后缓慢推注654-2,对照组不给药,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时间、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分娩方式、产科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的产程进展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宫颈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654-2静脉推注是一种松弛软产道、促进产程进展且对母婴安全的好方法.

    作者:徐敏娟;王齐美;邹向红;宋云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9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及伴行的小隐静脉与受区动脉吻合修复受区神经缺损9例,出院后随访观察患者神经支配区感觉恢复情况.结果:经过1~5年的随访,优2例,良5例,中1例,差1例.结论: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是修复神经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振逾;姬广林;陈荣春;钟红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碧兰麻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应用碧兰麻对118例下颌阻生智齿行局部浸润麻醉后拔除,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103例麻醉效果完全无痛,15例轻微疼痛,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碧兰麻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方法简单.

    作者:王华;邝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未行药物治疗或血压控制不满意的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病,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明显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所有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一年后,经TCD检测每位患者大脑中(MCA)、前(ACA)、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血管搏动指数(PI),频谱形态及血流音频信号等参数,并对药物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药物治疗后MCA、ACA、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MCA、ACA、BA的收缩峰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MCA、ACA、VA、B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CD显示:本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基本缓解,脑供血不足及脑动脉硬化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对防治、延缓高血压病人脑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一鸣;赖丽萍;谢东明;危小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TCD筛查诊断颈动脉狭窄1例报告

    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TCD检测对颅外缺血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筛查手段,并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近几年来,通过TCD筛查高度提示颈动脉狭窄的病人越来越多,由于缺乏足够认识往往没有深入追踪下去.本文将一典型TCD高度提示颈动脉狭窄,经临床确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饶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先天性肌强直症3例报告

    先天性肌强直病是一种较少见的遗传性肌肉兴奋性异常的神经肌肉疾病,而肌电图检查可发现典型的肌强直电位发放,对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明显帮助.本文将一家二代三人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钟燕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原因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原因复杂,临床表现繁多,误诊率较高.有些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长达十余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本文就此病在临床常见的误诊原因作一些分析.

    作者:高晓梅;万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电针治疗脑外伤后上睑下垂42例疗效观察

    脑外伤引起上睑下垂是临床脑外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近几年来,采用电针治疗脑外伤后上睑下垂患者42例,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原因所致呼吸系统危重症,机械通气是救治ARDS的关键措施,本研究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 ARDS 救治成功率方面的改善.方法:30例病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20例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病例动脉血气,生存率等.结果:自2001年8月份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以来,我院ARDS死亡率从55%降低至27%左右.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运用使ARDS救治成功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廖晓辉;刘远飞;罗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白假丝酵母菌不同菌株荚膜的对比性观察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CCCMC1a、ATCC 14053)与临床分离菌株(C1-1、C1-2、 C1-3 、C1-4)于不同条件下荚膜层的厚度变化.方法:(1)将实验菌种沙保氏琼脂36小时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配成约含1×109个/ml的菌悬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ml/只,同时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只;待实验动物发病后解剖动物,分别取家兔肾组织印片及小鼠腹腔液涂片进行Hiss荚膜染色镜检,用显微测微计测量荚膜层的厚度,各菌株随机计数40个酵母细胞的荚膜层的厚度值,取各菌株荚膜层厚度的均值进行比较. (2)实验菌株沙保氏液体培养物与同一菌株的抗血清作荚膜肿胀实验及血清交叉实验,Hiss荚膜染色镜检.荚膜层厚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同前.结果:(1)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在家兔及小白鼠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菌种(株)和不同环境而有差异(均值在0.25~0.58μm不等;P<0.01或<0.05),边界明显.(2)用全菌抗血清作荚膜肿胀实验,可见菌细胞的荚膜明显加宽,且菌株之间可出现交叉阳性.结论:白假丝酵母菌的荚膜厚度可因不同菌种(株)和不同环境而有差异;荚膜肿胀实验显示各菌株除与相应抗血清作用出现荚膜肿胀实验阳性外菌株之间还可出现血清交叉阳性.

    作者:马廉兰;钟有添;刘志春;王小丽;谢水祥;曾祥凤;李坊贞;张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18例临床分析

    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从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微创方法,在CT导向下以简单的方法,极小的创伤,对18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定位锥孔,置管溶解抽吸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开明;温小华;涂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眼科护士在滴眼中的护理体会

    滴眼是护士常操作的一项技能,为了能使病人达到好的治疗效果,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对住院病人的滴眼进行了管理,包括做好眼药水的管理,重视滴眼前的健康教育,合理安排滴眼的时间,掌握正确的滴眼方法,注重病人的心理感受和治疗效果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长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附34例报告)

    我院于2002年2月~2004年3月,对3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部分切除及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肠吻合内引流等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龚先贵;余国宝;彭放根;刘显军;张君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0例腺性膀胱炎,均经尿道行膀胱粘膜电切术.结果 :20例患者随诊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16例,好转2例,2例复发,无1例癌变.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活检对早期诊断腺性膀胱炎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吴用样;伊岱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