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脑疝晚期患者的救治体会

刘江萍;陈榕健

关键词:颅脑损伤, 脑疝, 晚期患者, 双瞳孔散大, 死亡率, 治疗, 文献, 脑病, 极差, 标志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导致双瞳孔散大常是晚期脑病的标志,表明病情危重,在治疗中颇为棘手,预后极差,文献报道,双瞳孔散大患者死亡率为60%~90%(1).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应用的青霉烯类抗生素

    1 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特征: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菌与厌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毒性及耐药性低,抗绿脓杆菌活性强,对静止状态细菌亦有杀灭作用;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并有抑制作用.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产生菌、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等β内酰胺酶高度产生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

    作者:耿作舫;付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刺五加胶囊中异嗪皮啶的含量

    目的:建立刺五加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异嗪皮啶的含量.结果:异嗪皮啶在0.08-0.40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98.5%,RSD为0.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刺五加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江敏;张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吞咽障碍亦是临床上称为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对入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针刺项针和舌针及咽喉部冰块刺激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肾脏及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从云南特有高原植物菊科短蒿飞蓬属植物灯盏细辛中提取出来的中药注射液,其有效成分为二咖啡奎宁酸、焦炔康酸、原二茶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及灯盏花素、芹菜素、高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主要为可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组织灌注,降低血流粘稠度,增加红细胞与血小板解聚能力,改善微循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等作用.主要用于瘀血阻滞、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及胸痹心痛;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及见上述证候者.由于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除了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的一些疗效外,在肾脏及免疫系统疾病方面也具有一些独特的疗效.现将该药在治疗肾脏及免疫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王鹏;张文周;侯晓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钾盐残留溶媒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测定青霉素钾盐原料药中残留溶剂正丁醇、乙酸丁酯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正戊醇作内标物.结果:该方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正丁醇99.90%,乙酸丁酯98.9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适用于青霉素钾盐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杨井兰;李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摄取的高蛋白、高胆固醇及高糖分食物越来越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群体急剧增大.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症形成的前提,与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据调查,成人中血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者约占10%至20%,甚至儿童中也有近10%者血脂升高,总患病人数超过9000万,而且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此外,约有46万冠心病病人需要进行控制血脂的治疗,还有大量儿童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脑瘁中的病人血脂水平偏高,需要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意义深远.

    作者:杨震;孙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脑疝晚期患者的救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导致双瞳孔散大常是晚期脑病的标志,表明病情危重,在治疗中颇为棘手,预后极差,文献报道,双瞳孔散大患者死亡率为60%~90%(1).

    作者:刘江萍;陈榕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婴儿麻疹28例临床分析

    自1965年我国推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的周期性流行已得到控制,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随着免疫抗体的缺乏,8个月内婴儿成为易感人群,我院在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诊治麻疹180例,其中8个月以内婴儿28例,占总数的15.6%.

    作者:邹志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去白细胞血浆的临床应用

    白细胞是人体自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同血制品异体输注时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VHD)、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可能传播细胞相关病毒(GMV、HTLV-Ⅰ/Ⅱ、HIV-Ⅰ)等[1].自20世纪70年代报道用离心法去除白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后,支白细胞制品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常规制品.

    作者:肇晓光;姜华颖;赵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常用抗结核药对肝功的影响

    在我们常用的抗结核药中,有部分药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对应用3HRZA/6HRE治疗方案的患者410例作了回顾性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陆平;林欣;曹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青霉素钠结晶液过滤介质的筛选

    通过使用国产、进口的两种过滤布进行丁醇、乙酯溶出物实验及结晶液的抽滤试验,经筛选比较,单层进口聚酯滤布、双层国产尼龙滤布对结晶液过滤效果较好.过滤速度快,滤液澄清,效价低.可以在生产中试用.

    作者:李新华;杨井兰;李继晨;杨延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得生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脑得生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以RP-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99:400),流速1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032~6.19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71169X+7638,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1.09%),重复性RSD为1.2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重复性好.

    作者:叶春朝;王玮;武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干扰试验.结果: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与热原检验(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将注射用阿奇霉素(规格:0.25g)稀释600倍可用灵敏度为0.25EU.ml-1 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宋春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002年3月-2003年12月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79例,其中男138例、女41例;轻度为24例、中度为67例、重度为23例;其中38例合并有甲型或戊型或丙型肝炎,病情均在6个月以上,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作者:吴天学;吴长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碘伏的临床应用

    碘伏是一种极为安全有效的广谱强力杀菌剂,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1 碘伏在普外科中的应用1.1 含有效碘3000~5000PPM的碘伏液可用于外科手术野、注射部位、器械的消毒,术前医护人员常规消毒.

    作者:马晓君;张雪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消屑灵软膏的抗炎、镇痛及止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消屑灵软膏的抗炎、镇痛及止痒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小鼠热板法和右旋糖酐致瘙痒法观察消屑灵软膏的药理作用.结果:消屑灵软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和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提高小鼠热板法引起的疼痛阈值,并有效对抗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瘙痒.结论:消屑灵软膏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止痒作用.

    作者:王学军;张俊威;李继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烧伤高热惊厥的预防护理

    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加之烧伤早期创面处理不善引起感染、疼痛刺激等原因,小儿烧伤后极易发生高热惊厥.自2002年1月1日以来,我院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实施三级预防,在预防小儿烧伤后高热惊厥中起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有关措施与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育新;赵舒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酊剂治疗斑秃80例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用自制复方生发酊剂治斑秃8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隋红艳;王明志;赵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维生素--不可超量服用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它是参与机体代谢不可少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之一,大多数维生素在物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消化功能正常、饮食均衡的情况下,人体一般可以摄入足够所需的维生素,但某些特定人群,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胃肠吸收障碍的病人,则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

    作者:蒋雯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疗效观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2004年1-9月我院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旅惠;刘政哲;张伟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