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吴天学;吴长健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诊断标准, 乙肝患者, 临床资料, 丙型肝炎, 重度, 修订, 西安, 戊型, 甲型, 会议, 方法, 材料, 病例
摘要: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002年3月-2003年12月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79例,其中男138例、女41例;轻度为24例、中度为67例、重度为23例;其中38例合并有甲型或戊型或丙型肝炎,病情均在6个月以上,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常用抗结核药对肝功的影响

    在我们常用的抗结核药中,有部分药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对应用3HRZA/6HRE治疗方案的患者410例作了回顾性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陆平;林欣;曹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积水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失败原因及处理

    脑积水临床常见,治疗目前以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为主.回顾性总结我们近年来经治的56例病例,其中分流术失败12例.现将引起分流失败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觉;赵卫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消屑灵软膏的抗炎、镇痛及止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消屑灵软膏的抗炎、镇痛及止痒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小鼠热板法和右旋糖酐致瘙痒法观察消屑灵软膏的药理作用.结果:消屑灵软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和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提高小鼠热板法引起的疼痛阈值,并有效对抗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瘙痒.结论:消屑灵软膏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止痒作用.

    作者:王学军;张俊威;李继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去白细胞血浆的临床应用

    白细胞是人体自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同血制品异体输注时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VHD)、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可能传播细胞相关病毒(GMV、HTLV-Ⅰ/Ⅱ、HIV-Ⅰ)等[1].自20世纪70年代报道用离心法去除白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后,支白细胞制品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常规制品.

    作者:肇晓光;姜华颖;赵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青霉素钠结晶液过滤介质的筛选

    通过使用国产、进口的两种过滤布进行丁醇、乙酯溶出物实验及结晶液的抽滤试验,经筛选比较,单层进口聚酯滤布、双层国产尼龙滤布对结晶液过滤效果较好.过滤速度快,滤液澄清,效价低.可以在生产中试用.

    作者:李新华;杨井兰;李继晨;杨延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年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严重的一种,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病率趋于年轻化.针对此类中年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对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分述如下:

    作者:王婷;郑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SPECT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肌存活状况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判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判断心肌梗死病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梗死区心肌存活的状况的报道不多,2002-2003年我科对此项目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娜;史瑞英;潘震华;杜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提高牛黄上清丸药粉含量工艺条件的探讨

    目的:为了解决牛黄上清丸药粉含量在合格低限的问题.方法:不干燥处方中黄芩.结果:通过新老方法对比实验,各批牛黄上清丸药粉含量都提高了0.9%左右.结论:通过不干燥黄芩,使牛黄上清丸药粉含量有所提高,从而使成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和提高.

    作者:王凤礼;张大全;于昌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天麻的临床应用

    天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本经>,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主要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去风除痹.历代本草对天麻的功效都有详细评述.<本经>说: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珍珠囊>:主风虚眩晕头痛.现代对天麻多有研究,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丽;吉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氟罗沙星对照热淋清治疗尿路感染

    氟罗沙星是1992年首先在瑞士上市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商品名天方罗欣,此药口服吸收迅速完整,T1/2长达11小时,对金葡萄,G菌活性强[1],在2000年8月至2001年2月用国产氟罗沙星治疗尿路感染,并选用热淋清颗粒剂型作对照.

    作者:安鸿;张绍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脑疝晚期患者的救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导致双瞳孔散大常是晚期脑病的标志,表明病情危重,在治疗中颇为棘手,预后极差,文献报道,双瞳孔散大患者死亡率为60%~90%(1).

    作者:刘江萍;陈榕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雷公藤泛指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我国共有三个品种,即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和东北雷公藤(又称黑蔓).雷公藤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约含70种成分,近二十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肝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各种皮肤病.目前,国内主要研究其抗炎、免疫和抗生育活性,而研究的关键又在于分离和确定其有效成分,但目前对有效部位的看法尚不一致.因此,在单一成分水平上的研究有助于阐明雷公藤的化学、药理、毒理及治疗学特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作者:张绍博;安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肾脏及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从云南特有高原植物菊科短蒿飞蓬属植物灯盏细辛中提取出来的中药注射液,其有效成分为二咖啡奎宁酸、焦炔康酸、原二茶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及灯盏花素、芹菜素、高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主要为可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组织灌注,降低血流粘稠度,增加红细胞与血小板解聚能力,改善微循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等作用.主要用于瘀血阻滞、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及胸痹心痛;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及见上述证候者.由于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除了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的一些疗效外,在肾脏及免疫系统疾病方面也具有一些独特的疗效.现将该药在治疗肾脏及免疫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王鹏;张文周;侯晓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吞咽障碍亦是临床上称为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对入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针刺项针和舌针及咽喉部冰块刺激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人类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已在2001年提前完成,目前已逐步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人类面临的更艰巨的任务是研究基因组功能,也就是说不仅要了解基因组的碱基序列,而且还要掌握其中所包含的时空信息.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使全面、综合分析某些生命现象成为可能.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能确定细胞内所有基因的表达谱,可同时获得成千上万个基因活化的模式.目前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实际是多种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失常或许多肿瘤抑制基因失活所致[1].

    作者:闫玉清;李新玲;赵辉;徐香玲;曲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进萃取方法提高青霉素中间体的质量和效价

    目的:改进萃取方法,提高青霉素的质量和效价.方法:增加水洗设备,用抽提罐代替泡罩机.结果:改进后,中间体的质量和效价大幅度提高.结论:改进后中间体的质量优于改进前,实现了高单位的中间体.

    作者:赵雪颖;李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盐酸头孢他美酯中间体的合成

    目的:通过设计出佳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收率.方法:通过对头孢母核7-氨基-3-甲基-3-头孢烯-4-羧酸(7-ADCA)上7号位置上氨基侧链的改造,得到具有药用活性物质盐酸头孢他美酯的重要中间体--头孢他美酸.结果:经溶媒法析结晶并养晶后,将湿品减压干燥,得到质量、收率较好的头孢他美酸.结论:该工艺是合成盐酸头孢他美酯的重要中间体--头孢他美酸的较佳工艺,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

    作者:李昆;李丽娅;于滨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保健品市场现状与发展

    保健品食品行业是全球性的希望产业,市场增长迅速.中国保健品市场自80年代兴起,几经起伏,经历了兴起、繁荣、停滞、繁荣,可以说现在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繁荣,既带有理性繁荣也带有更多的挑战.

    作者:徐颖宇;徐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制剂的临床疗效综述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是从发育旺盛的健康小牛血清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含天然氨基酸、小分子肽、糖脂、核苷、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本品在临床应用及其广泛,现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宋洋;王喜莉;王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刺五加胶囊中异嗪皮啶的含量

    目的:建立刺五加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异嗪皮啶的含量.结果:异嗪皮啶在0.08-0.40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98.5%,RSD为0.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刺五加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江敏;张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