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邱艳鸿;肖燕

关键词:儿童, 组织细胞, 坏死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 非肿瘤性, 病因不明, 患儿, 儿科, 成人, 病例
摘要: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成人已有报道,儿科病例少,本文对6例患儿进行分析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水性漆、油漆亚急性小鼠吸入实验

    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万人,超额门诊数22万人次,仅1995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健康所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7亿美元,室内环境污染主要由建筑涂料、油漆等引起.近年来,涂料界是多事之秋,本实验旨在研究水性漆、油性漆通过呼吸道吸入对小白鼠健康的危害.

    作者:钟瑞冲;张瑞其;林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致痛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镇痛的效果.结果: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和电刺激法诱发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纳洛酮不能对抗其镇痛作用.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黄玉珊;曾靖;叶和杨;黄贤华;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直肠息肉和息肉病

    结直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内隆起的病变.按组织学类型不同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息肉在形态上可分为有蒂、无蒂、广基、扁平状等.息肉病是指息肉数目在100枚以上(仅黑斑息肉病除外),反之,则称散发性息肉.

    作者:刘四君;缪作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3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皮内试验结果分析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国内外报道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荨麻疹与吸入过敏原有关[1].皮内试验是目前各种体内特异性过敏试验中应用广、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解慢性荨麻疹与吸入过敏原的关系及其相关过敏原的种类特点,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月共对5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过敏原的皮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芳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者痛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者的痛苦.方法:将鼻窦炎行内窥镜手术后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46例,以2组病人的情绪稳定、可忍受疼痛、晕厥先兆、晕厥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统计学χ2检验,2组病人的观察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前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促进鼻腔清理顺利进行,减少清理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慧莲;毛君晓;何佛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洛赛克治疗肝性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用欣康片联合洛赛克治疗,对照组用洛赛克治疗.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显著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谢亨银;罗美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淫羊藿水提取液局部麻醉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淫羊藿水提取液(HE)的局部麻醉作用.方法:采用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法、豚鼠皮丘法、椎管麻醉法、表面麻醉法.结果:5%、10%的HE可使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消失,且与1%的盐酸普鲁卡因相当.10%、20% HE有浸润麻醉作用,而且肾上腺素可明显延长其局麻时间.其浸润麻醉效果与1%的盐酸普鲁卡因相当.20%、30%HE对家兔可产生明显的椎管内麻醉作用.10%、20%HE对家兔角膜具有一定的表面麻醉作用,其表面麻醉效果较1%的普鲁卡因更弱.结论:HE水提取液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作者:曾靖;赖飞;叶和杨;黄贤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3例髋臼骨折的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获得6个月~4年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13例、良6例.优良率为82.6%.结论:髋臼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相并存,CT是早期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非手术牵引治疗适合骨折移位<3mm,凡骨折移位>3mm,关节内有碎骨块,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宜手术治疗.

    作者:陈仁春;何旗明;殷圣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总管结石的CT诊断(附21例分析)

    总结本院近四年来经CT检查手术证实21例胆总管结石,分析其CT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8~78岁.上腹部疼痛20例,黄疸10例,发热4例.2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作者:曾新晖;刘丽;陈宪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42例重症中风患者的监护治疗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中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已有所下降,但脑血管意外目前仍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中风尤其是重症中风患者(大面积的出血、梗死及重要生命中枢的中风)的监护治疗仍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科近两年来收治各种中风患者近150例,其中42例为典型的重症中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泉;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阿昔洛伟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结果:入选临床疗效观察的带状疱疹病例共80例,其中泛昔洛伟组40例,阿昔洛伟组40例.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泛昔洛伟组痊愈率为92.5%,阿昔洛伟组痊愈率为8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4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很低.结论:泛昔洛伟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方便的新药物.

    作者:王建东;何为;黄小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47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予以25mg压宁定溶于20ml液体内静脉注射,然后用25mg压宁定加入250ml液体中维持静滴;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血压在用药后5 min即明显下降,15min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总有效率97.9%(46/47);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作者:李抒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氯安酮用于1岁内小儿全麻的临床观察

    本文观察异丙酚复合氯安酮用于1岁以内小儿全麻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术后复苏情况,并与γ-羟基丁酸钠复合氯安酮作比较,今报道如下.

    作者:李以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的应用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是采用CT增强扫描,利用大密度投影或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颅内血管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我们自1999年9月~2002年12月,对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颅内CTA检查,发现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王柏群;邱传珍;娄建云;邹连生;周晓忠;罗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肠息肉与息肉癌变临床分析(附158例报告)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与息肉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58例大肠息肉术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息肉癌变一期切除后,复发5例,复发率4.1%,恶变2例,恶变率1.7%,未作手术处理的23例中有14例息肉增大,恶变4例,恶变率17.4%,二者的差异显著.结论:息肉的恶变率与其所含绒毛成分成正比,重视息肉的早期处理及术后个性化的随访,是减少息肉癌变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曾宪良;刘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了64例脑卒中患者发病时及诊疗、康复过程中的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水平.结果:好转41例,未愈或自动出院15例,死亡8例.定期随访3~6个月,14例生活能自理,25例能部分自理,10例不能自理.结论:单纯血糖升高者,以脑溢血多见,可能是应激引起;合并糖化血清蛋白升高者以脑梗塞多见,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血黏度升高有关.使用胰岛素控制过高的血糖,在诊治脑卒中的过程中都是必要的.血糖控制不良或较差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较高,存活者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差、较慢.

    作者:高晓梅;万通;李桂英;廖跃光;阳小灵;谢东阳;刘先发;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消炎利咽片的抗炎实验的研究

    目的:观察消炎利咽片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足趾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胀法.结果:消炎利咽片对大鼠足趾肿胀性急性炎症和肉芽肿胀性慢性炎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中剂量组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对照品组相当,高剂量组优于阴性对照品组(P<0.01).结论:消炎利咽片对大鼠的急、慢性炎症模型有抗炎作用.

    作者:余志红;徐小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钳石的护理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输尿管疾病,以往多以开放性手术为主.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输尿管硬镜临床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部分输尿管结石可通过输尿管镜来治疗.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式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47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476例病例,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魏立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156例成功实施PTCA及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记录术前1天和术后第1天的12导联心电图,计算各QTd、QTcd.结果:术后患者心电图QTd、QTcd较术前明显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可使冠心病患者病变部位心肌缺血得以改善,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及功能得到恢复,改善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从而使QT间期离散度显著缩短,可有效地避免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作者:姚红;潘伟彪;郭灼林;兰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运用胃复安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为防治及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曲张破裂出血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应用口服胃复安,观察该药对门静脉高压的降压作用,并经彩色多普勒仪观察病人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志军;黄文峰;张自翔;江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