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例髋臼骨折的诊治分析

陈仁春;何旗明;殷圣银

关键词:髋臼骨折, 重建钢板
摘要: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获得6个月~4年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13例、良6例.优良率为82.6%.结论:髋臼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相并存,CT是早期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非手术牵引治疗适合骨折移位<3mm,凡骨折移位>3mm,关节内有碎骨块,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宜手术治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重症中风患者的监护治疗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中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已有所下降,但脑血管意外目前仍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中风尤其是重症中风患者(大面积的出血、梗死及重要生命中枢的中风)的监护治疗仍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科近两年来收治各种中风患者近150例,其中42例为典型的重症中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泉;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囊癌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胆囊癌预后的因素及提高胆囊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对1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率68.4%,63.2%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B超、CT是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手段,CA19-9有助于诊断.结论:Ⅰ、Ⅱ、Ⅲ期胆囊癌首选根治性手术,Ⅴ、Ⅵ期采用综合治疗,早期诊断且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对高危胆囊结石的患者宜积极行胆囊切除术,误诊的原因是对肿囊癌认识不足.

    作者:刘暄;陈占斌;邓伟均;雷小东;潘志雄;周志球;李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

    口腔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多见,以往在治疗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微波的生物学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作者自2001年以来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4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朱志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者痛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者的痛苦.方法:将鼻窦炎行内窥镜手术后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46例,以2组病人的情绪稳定、可忍受疼痛、晕厥先兆、晕厥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统计学χ2检验,2组病人的观察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前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促进鼻腔清理顺利进行,减少清理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慧莲;毛君晓;何佛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淫羊藿水提取液局部麻醉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淫羊藿水提取液(HE)的局部麻醉作用.方法:采用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法、豚鼠皮丘法、椎管麻醉法、表面麻醉法.结果:5%、10%的HE可使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消失,且与1%的盐酸普鲁卡因相当.10%、20% HE有浸润麻醉作用,而且肾上腺素可明显延长其局麻时间.其浸润麻醉效果与1%的盐酸普鲁卡因相当.20%、30%HE对家兔可产生明显的椎管内麻醉作用.10%、20%HE对家兔角膜具有一定的表面麻醉作用,其表面麻醉效果较1%的普鲁卡因更弱.结论:HE水提取液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作者:曾靖;赖飞;叶和杨;黄贤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上腺偶发瘤诊断和治疗14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14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病理检查发现皮质腺瘤5例,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囊肿1例,皮质腺癌1例.结论:在健康体检时应常规作肾上腺B超检查,CT、MRI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恶性肿瘤、肿瘤直径≥3.0cm者和随诊中肿瘤有增大趋势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谢磊;虞晓勇;夏宏辉;潘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了64例脑卒中患者发病时及诊疗、康复过程中的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水平.结果:好转41例,未愈或自动出院15例,死亡8例.定期随访3~6个月,14例生活能自理,25例能部分自理,10例不能自理.结论:单纯血糖升高者,以脑溢血多见,可能是应激引起;合并糖化血清蛋白升高者以脑梗塞多见,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血黏度升高有关.使用胰岛素控制过高的血糖,在诊治脑卒中的过程中都是必要的.血糖控制不良或较差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较高,存活者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差、较慢.

    作者:高晓梅;万通;李桂英;廖跃光;阳小灵;谢东阳;刘先发;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国畲族人群SDF1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调查HIV-1感染相关等位基因SDF-3'A在我国畲族人群中的频率和多态性分布.方法:随机采集血样186份,提取基因组DNA.经PCR-RFLP分析,计算基因突变频率;并对群体分布和性别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DF-3'A频率为19.6%,群体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性别之间无差异.结论:畲族人的SDF-3'A基因突变频率接近于新疆维吾尔族人.由于这种突变可延缓艾滋病的发病进程,这一发现对于畲族人的艾滋病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赖日勇;叶金花;康光忠;范启兰;许春鹃;罗晓婷;郭俊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灰指(趾)甲的治疗体会

    灰指(趾)甲是一种常见病,病程较长,我们应用配制的涂膜剂治疗,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锦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机械性眼外伤后时间与视网膜脱离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性眼外伤后时间与视网膜脱离(RD)关系.方法:统计分析了机械性眼外伤患者187例187眼,分别观察1~7天,8~15天,16~30天,31~60天,大于61天以上,各时间RD发生的比率.结果:30天以内发生RD的患者明显低于30天以上发生RD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眼外伤30天以后发生RD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而RD发生后是伤眼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因而早期手术[1](30天以内)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蒋贻平;曾祥云;陈睿云;刘万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花椒毒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1含有花椒毒酚的中草药及其主要药理作用花椒毒酚(xanthotoxol,XT)是一种线型呋喃香豆素,熔点为254~256℃,分子量202,分子式C11H6O4金黄色或米色结晶,不溶解于水中,也不易溶解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XT主要是存在于多种常见中草药如蛇床子、北沙参、白芷、枳实、羌活、芫荽等根茎或果实中,研究发现这些中草药具有很多相似的药理学作用.

    作者:刘建新;黄彬红;连其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上颌螺旋扩弓器加前方牵引器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Ⅲ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分析用上颌螺旋扩弓器加前方牵引器矫治10例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Ⅲ类错(牙合)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满意疗效,上颌骨的牙弓宽度,矢状及垂直向发育均有显著变化,与下颌骨相协调.结论:上颌螺旋扩弓器加前方牵引器的结合使用是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姚远;莫如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3例髋臼骨折的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获得6个月~4年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13例、良6例.优良率为82.6%.结论:髋臼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相并存,CT是早期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非手术牵引治疗适合骨折移位<3mm,凡骨折移位>3mm,关节内有碎骨块,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宜手术治疗.

    作者:陈仁春;何旗明;殷圣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的应用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是采用CT增强扫描,利用大密度投影或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颅内血管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我们自1999年9月~2002年12月,对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颅内CTA检查,发现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王柏群;邱传珍;娄建云;邹连生;周晓忠;罗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矫治房缺合并动脉管未闭1例

    对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方法是开胸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但对一些重症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或PDA合并心内畸形者,须在体外循环下闭合动脉导管.2002年我院在1例拟行房缺修补术中发现PDA,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下缝闭动脉导管,再行房缺修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道珍;李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水性漆、油漆亚急性小鼠吸入实验

    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万人,超额门诊数22万人次,仅1995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健康所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7亿美元,室内环境污染主要由建筑涂料、油漆等引起.近年来,涂料界是多事之秋,本实验旨在研究水性漆、油性漆通过呼吸道吸入对小白鼠健康的危害.

    作者:钟瑞冲;张瑞其;林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窦窦瘤一例

    患者男性,30岁.因胸闷二年余来院就诊.体检: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无抬举性心尖搏动,胸骨旁左第三、四肋间可触及震颤,心界稍向左扩大,左第三、四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应用LOGIQ-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显示:主动脉窦部增宽,右冠窦向右室流出道膨出约12mm,基底部宽约6mm,未见破裂口.升主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瓣回声稍粗、稍强,闭合不良,未见脱垂.左室明显扩大,左房增大.房间隔连续未见明确中断.余未见异常.CDFI:主动脉瓣下于舒张期探及一股花色血流冲击二尖瓣前叶至左室近中下部,返流束长70mm,Vmax 2.15m/s.于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期探及一股花色血流从左室经室间隔上部缺损口射入右室,起始束宽约4mm,Vmax 2.62m/s.提示: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②主动脉右冠窦窦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

    作者:鲁茵;刘德慧;陈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致痛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镇痛的效果.结果: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和电刺激法诱发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纳洛酮不能对抗其镇痛作用.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黄玉珊;曾靖;叶和杨;黄贤华;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阿昔洛伟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结果:入选临床疗效观察的带状疱疹病例共80例,其中泛昔洛伟组40例,阿昔洛伟组40例.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泛昔洛伟组痊愈率为92.5%,阿昔洛伟组痊愈率为8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4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很低.结论:泛昔洛伟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方便的新药物.

    作者:王建东;何为;黄小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总管结石的CT诊断(附21例分析)

    总结本院近四年来经CT检查手术证实21例胆总管结石,分析其CT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8~78岁.上腹部疼痛20例,黄疸10例,发热4例.2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作者:曾新晖;刘丽;陈宪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