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观察

朱兰平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 病因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血管疾病, 现报告如下, 慢性心肌炎, 心肌细胞, 效果满意, 发病机制, 可发展, 应用, 特效, 受损, 疗法, 儿童, 儿科, 病变
摘要: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多采用病因治疗和促进受损心肌细胞恢复.如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发展成慢性心肌炎或不可逆转的心肌病变[1,2].我们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的心肌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紫外线诱变产黄青霉菌原生质体选育高产菌种

    在菌种诱变筛选过程中,往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而影响其对外界理化因子的敏感性,因而我们采用细胞脱壁后再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的方法,选育青霉素高产优质菌株.分离纯化得到276#菌株,摇瓶考查青霉素效价和总产量分别提高了8.2%和6.4%,对氧的需求也有所降低,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者:唐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头孢三嗪的含量

    目的:以反相离子对色谱法(IPC)测定头孢三嗪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600泵C85μm(3.9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复合缓冲液(28:72);反离子为四丁基溴化铵;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在浓度34.1~79.6μm/ml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回收率为99.4%.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头孢三嗪的含量的方法.

    作者:祁江;李艳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远志的药理活性研究

    远志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具有多种功用,远志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进展,使远志具有更进一步的开发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金莲花中荭草苷提取分离方法的探讨

    目的:寻找金莲花中荭草苷佳的分离方法,为大量样品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醋酸乙酯萃取-聚酰胺柱色谱分离荭草苷.结果:分得荭草苷26mg,得率1.78‰(与上样量比).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试剂毒性小,节约成本,更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制备.

    作者:张延萍;金哲雄;张贵君;潘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过氧乙酸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与聚氧乙烯醚脂肪醇钠(AES)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配制含有不同浓度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与聚氧乙烯醚脂肪醇钠(AES)的过氧乙酸溶液,用电导法[1]检测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并用滴定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实验证明,适量AEO和AES能提高过氧乙酸稳定性.

    作者:赵海英;王金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连翘中连翘甙的研究

    目的:进行连翘中连翘甙的富集.方法:采的方法.结果:使提取物中连翘甙的含量达到27.2%.结论:D2820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分离纯化连翘中连翘甙.

    作者:于春波;秦绪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γ-亚麻酸的开发与应用

    γ-亚麻酸是人体无法合成而又必需的一种脂肪酸.本文从γ-亚麻酸的来源与应用方面加以论述,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它的价值;在γ-亚麻酸的开发前景方面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愿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作者:苏桂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注射用胸腺肽辅料的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注射用胸腺肽适用的辅料.方法:以三批同一批次的胸腺肽原料液为实验对象,通过Folin-酚法和T细胞活性测定法-脱E受体法研究了三种辅料对胸腺肽多肽含量及活性的影响.结果:7%甘露醇作为辅料时使胸腺肽多肽含量测定显著增高,而右旋糖酐则不影响测定结果,三种辅料对胸腺肽活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终选用4%右旋糖酐作为注射用胸腺肽的辅料.

    作者:吴学海;刘红煜;程继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益心胶囊的薄层鉴别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益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人参、当归、五味子、石菖薄等成分进行色谱鉴别.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结论:TLC法可有效地控制益心胶囊的质量.

    作者:陈晓伟;于海彦;刘宇;王景坤;任玲;王大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影响普鲁卡因注射液质量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生产条件对普鲁卡因注射液成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该注射液成品的含量下降进行了实验,并测定了成品pH值、颜色和有关物质的变化.此外,进一步测定了中间品pH值在4.0~5.0变化时对成品含量下降的影响.结果:中间品pH值和消毒时间对成品含量下降有极显著影响(P<0.01).中间品pH值和酸的种类对成品pH值的影响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注射液成品颜色没有变化,但有关物质有所增加,q检验表明,中间品pH>4.8时,对成品含量下降影响与其它pH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消毒温度和时间,中间品的pH值应调节在4.2~4.5范围内为宜.

    作者:常翠;杨宏图;董淳;毛世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砷失活剂无效病例1例

    患者,男,60岁.因左上后牙疼痛5日就诊.检查:26腭侧颈部龋损,达牙本质深层,探诊阳性,叩诊阴性,无明显松动.诊断:26急性牙髓炎.在穿髓孔外放失活剂(三氧化二砷),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2日后患者牙痛仍剧烈如前,探痛明显,冷刺激痛明显.

    作者:周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浸透液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浸透液中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的含量.方法采用C18(150×4.6mm,5u)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99:400),流速1.2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Re这两种化合物分离度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人参浸透液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陈妍;李朝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36例急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急骤上升.现将我们收治的3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精制法、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用波谱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化合物,并鉴定为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0-β-D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分离纯化方法.

    作者:李继红;李永吉;李秋红;关艳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盐酸克仑特罗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克仑特罗片的含量.方法:采用YwG-C18色谱柱(150mm×6.0mm,粒度:10μm).以甲醇-水-磷酸-三乙胺(50:50:0.2:0.4)为流动相,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为243nm,柱温为室温.结果:盐酸克伦特罗的线性范围为5~25μg/ml(r=0.9997),样品溶液在6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6.65%,RSD=0.56%.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作者:黄碧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及预防对策

    对120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的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观察组60例采用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局部持续热敷,提高药液温度等综合措施,与对照组60例应用传统滴注患者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两组间产生静脉炎的例数,和对静脉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20%甘露醇静脉滴注时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对减轻静脉和静脉周围组织的损伤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喘康颗粒剂的试制及其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喘康颗粒剂的试制及其质量研究的方法.方法:实验试制了五个批次的喘康颗粒剂,以喘康颗粒剂中主要成份盐酸麻黄碱为指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标准曲线为S=1105.34c+8.172,r=0.9992,线性范围2ug/ul~10ug/ul.结论:此法简便易行、稳定,可作为含盐酸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参考.

    作者:任艳丽;单力勇;许宏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观察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多采用病因治疗和促进受损心肌细胞恢复.如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发展成慢性心肌炎或不可逆转的心肌病变[1,2].我们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的心肌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兰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亚胺基乙酸乙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亚胺基乙酸乙酯是制备头孢噻肟等三代头孢菌素的重要中间原料.它是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肟化、甲基化、溴化、环合四步反应合成.产物顺式异构体的总收率达60%,熔点162.5~164℃,质量经检查符合标准.

    作者:杨柏青;耿东涛;屈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影响阿莫西林干糖浆颗粒粒度的因素分析

    在阿莫西林干糖浆生产中,时常出现颗粒粒度不均匀,造成返工次数多,导致成品率偏低.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与生产实际,总结出影响因素为干燥箱温度均一性、翻盘方式、粘合剂使用量及加入粘合剂后混合时间,并且粘合剂使用量控制在0.45kg/kg混粉、混合时间为5分钟,成品率由81%提高到89%.

    作者:韩世忠;孟亚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