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锦屏
目的:分析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32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符合低位结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12例,左半结肠癌20例.右半结肠癌全部Ⅰ期切除、吻合;左半结肠癌行Ⅰ期切除和吻合7例;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6例;Ⅰ期肿瘤切除,永久性结肠造瘘4例;姑息性切除及结肠造瘘3例.术后病检均为结肠腺癌.右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11例成功,1例出现吻合口漏;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6例成功,1例吻合口漏;另外1例病人乙状结肠癌并梗阻,行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Ⅱ期闭瘘,术后出现吻合口漏.3例出现吻合口瘘的病人引流管置管均超过一周,且置管于吻合口附近.结论:结肠癌并急性梗阻,采用Ⅰ期或Ⅱ期吻合口术式,应根据综合因素而决定,只要严格掌握Ⅰ期手术吻合指征,Ⅰ期手术吻合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吻合口漏,除与肠道及全身情况及吻合技术均有关外,与术中放置引流的时间和位置有关.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革命高涨的世纪.作为各个领域、各种社会活动历史记录的档案,其信息载体正快速地向数字化发展,数字档案成为未来510年内新产生档案的主体.为此,本人就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作者:黄立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54例,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肿瘤有广泛转移,而行规则的结肠癌根治术并行一期肠吻合术,术后出现吻合瘘1例,切口感染2例,愈合良好51例.
作者:廖成文;蒋建华;杨先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负压球引流在颈部外科中的运用情况.方法:分析391例颈外科手术病人的引流方法,分别采用负压球引流、自制负压瓶引流+加压包扎及橡皮引流.结果:负压球引流组无积液、皮瓣坏死、乳糜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其他引流组有1例术区积液.结论:负压球引流使用方便,能准确计量引流量,引流效果可靠.
作者:孙明生;邱荣飞;勒世联;眭大权;陈俊;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次法与常规法根管充填对有窦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选择213颗牙,均有窦型前牙或双尖牙分组治疗对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正确选择适应症,一次法根充是可行的.
作者:王瑞;雷萍;彭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方法:探讨血清β-HCG、HPL和β-HCGG/HPL比值与妇产科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妇产科疾病患者血清β-HCG、HPL和β-HCG/HPL比值,并以正常孕妇作对照.结果:正常孕妇血清β-HCG和HPL随妊娠时间的增加逐步增高,而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清β-HCG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0.01),血清HPL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0.05),β-HCG/HPL比值高达15000以上(P<0.001);宫外孕的孕妇血清β-HCG较之同期孕妇明显降低(P<0.05),β-HCG/HPL比值明显增加(P<0.01).高危妊娠患者血清HPL明显下降.结论:为了分娩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我们以HPL<4μg/ml作为高危妊娠的警戒线.
作者:聂宇波;谢海燕;曾频频;钟磊;刘卫兰;李文华;邱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力骨髁螺钉(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对14例股骨远端骨折,应用DCS进行治疗,男8例,女6例;年龄22~47岁,平均35.4岁;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Rolment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月,未见畸形愈合.感染及再骨折发生.后期功能评分按Rolment标准,本组治疗结果: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7%.
作者:肖诗梁;刘振逾;杨怿斌;钱锐;郭来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化身,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传入中国以来,深刻地体现着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但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试图从调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运用,确定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位置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命运进行思考.
作者:熊申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伴周围性血管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42例患者分为2组,(伴周围血管炎组和无周围血管炎组),通过分析,了解伴周围血管炎的SLE的临床特点及意义.结果:伴有周围血管炎者病情较活动、内脏损害频率高,对治疗反应差,需积极治疗.
作者:伍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自2002年开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现总结60例该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秦章禄;易勤根;胡自苗;文新元;肖本萍;蒋文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型小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原发性小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与诊断.结果:5例周边型小肝癌破裂,均行急诊手术局部病灶切除,术后恢复顺利,但因腹腔广泛种植转移而复发,随访4例已分别于术后8、8、9、10个月死亡.结论:小肝癌如能早期发现可获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发生破裂则治疗效果不良,预后差,周边型小肝癌易于发生破裂,故对有乙肝背景及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AFP及影像学检查,从而及早发现小肝癌,尤其是周边型小肝癌,以避免其早期破裂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伟昌;成时保;龚宇;熊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耳廓再造是一个困难、复杂的手术,我科自2001年始,应用软组织扩张和自体肋软骨支架行耳廓再造术3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洪彪;陈岩青;于秀春;邓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学校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是各级各类学校中体育运动的总称,以体育课为基本组织形式,包括体育课、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校外体育竞赛等方面.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体成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学校体育的特点是注重教育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和塑造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人才.
作者:黄健;刘赣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长期以来,胃癌住院病人的病期偏晚,以Ⅲ~Ⅳ期胃癌居多,大部分病人合并有周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的浸润.目前,胃癌根治术中联合脏器切除临床逐渐运用推广.我们于2004年4月26日收治1例胃癌浸润胰头的病人,于4月29日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报告如下.
作者:唐德钧;袁婷;游波;汪佐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将采用笑气吸入性镇痛作人流术100例为观察组,100例采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作人流术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驰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的总满意率达98%,而对照组总满意率为51%(P<0.01);观察组的宫颈松驰程度总有效率为93%,而对照组为39%,(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5%(P<0.01);两组的出血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笑气吸入性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有效、方便、安全、廉价,可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适用于人流手术需要.
作者:陈健华;罗淑贞;叶慧芳;吴玲梅;朱晓燕;刘爱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腹茧症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因对该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缺乏系统的认识,临床上漏诊现象较常发生[1].我院从1984年3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9例腹茧症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翼状胬肉术后较易复发使得该病一直属于眼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们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联合羊膜移植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利福喷汀、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照组用利福喷汀、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共有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6例,痰菌阴转率81%;对照组47例,痰菌阴转率56%;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效率50%,空洞闭合率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1%,对照组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好转,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创伤性监测常选用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指数监测.它可用于危重病人、心血管手术和其他复杂手术的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输血、输液及需要静脉内持续滴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循环动力学状态的患者.因其操作简便,显示压力数字准确,在持续监测中能发现瞬间变化,并能及时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古锦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近年来1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联合脏器切除手术进行总结.方法:对11例侵犯邻近器官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施行联合脏器切除,其中联合切除结肠4例,肾脏3例、脾脏2例、脾脏加胰尾1例、肝左外叶Ⅰ例.结果:全组病例均无手术死亡,6例患者在术后2年内复发,3例再次手术后仍在随访.结论:对侵犯邻近器官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采取联合脏器切除仍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张汯;胡淑琴;刘伟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