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降脂灵胶囊中大黄酚的含量

张绍杰;李继红

关键词:决明子, 大黄酚, HPLC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降脂灵胶囊中决明子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酚在0.2~1.0m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3),回收率为97.10%,RSD%=2.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行,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α-呋喃丙烯酸酯类香料的合成

    目的:通过化合得到酯类化合物;方法:两种化学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酯类化合物,此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可以提高产品的收率,结果:收率为51.2%;结论:该系列酯类香料具有香气,作为香料广泛用于防晒类化妆品.

    作者:付明华;祝丽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氨苄西林钠中丙酮、异丙醇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氨苄西林钠中丙酮、异丙醇二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选正丙醇作内标物,在极性弹性石英毛细柱上进行各组分分离,效果良好.柱温:85℃;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结果 平均回收率:丙酮100.1%、异丙醇100.0%;结论 该方法克服了进样量不准确的缺点,重现性好,精度高.

    作者:崔振辉;张红梅;马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降脂灵胶囊中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降脂灵胶囊中决明子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酚在0.2~1.0m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3),回收率为97.10%,RSD%=2.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行,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张绍杰;李继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颈椎病患者备受疾病的折磨,严重地影响了生活和工作.我们自从1996年开始采用中药牵引按摩治疗,经根型颈椎病7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越;程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5-二氯苄腈的合成

    目的 本合成路线是以合成2,5—二氯苯腈为目的.方法 以对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溴仿反应、后经氰化共三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 该法简洁且原料价廉,总收率为(58.5%).

    作者:金程远;邢松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软胶囊的研究

    软胶囊制剂多用于非水溶性、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易氧化和挥发性的药物,而对于水溶性尤其中药水溶性药物的研究,少有报道.由于软胶囊具有外型美观、分散均匀、稳定、装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同时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的优点,中药较胶囊具有极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本文就中药软胶囊的研制谈点个人看法.……

    作者:姚敏;梁静;邢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含量.结果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佳工艺为90℃、11倍量、80%乙醇提取90min.

    作者:何书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羚散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研究青羚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鉴别对青羚散中大黄、平贝母、黄芩进行鉴别.结果:三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对青羚散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雪梅;李文春;刘玉成;刘桂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腺体注射及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多发病,常见病,具有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自1998年至今,我们收治了15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采用经耻骨上穿刺前列腺体内注射药物和前列腺腺体按摩进行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庚飞;徐武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枯草芽孢杆菌BS224菌株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224菌株抑菌物质的产生及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取发酵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和菌体破碎液以杯碟法测抑菌活性.结果 2500rpm~4000rpm离心所得上清液与菌体破碎液抑菌圈半径有显著差异.结论 枯草芽孢杆菌BS224菌株抑菌物质大多外分泌于发酵液中,以2500rpm~4000rpm离心可获取抑菌物质.

    作者:周淑敏;李晓云;鲁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翘双解栓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为了确保银翘双解栓的疏风清热作用.故而对该药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药中的黄苓苷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甲醇∶水∶冰醋酸(40∶60∶1).结果: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为1.1%(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做为检测该药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孟晓丽;何德义;甘书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解决土霉素片崩解不稳定的质量问题

    目的:解决因土霉素原粉内在质量影响土霉素片崩解不稳定的质量问题.方法:经多次试验,我们采用了针对土霉素作用效能更好的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液体石蜡进行试验.结果:完全解决了因原粉质量导致的土霉素片崩解质量问题.结论:改用羧甲基淀粉纳、液体石蜡为崩解剂效果好,保证了药品质量.

    作者:苏国华;潘聚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零售药店如何开展ADR监测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二重性,它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具有对机体造成伤害的一面,这就是药品的不良反应(ADR).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卫生部组织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1989的我国成立了卫生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999年11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部联合发表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各省,市已经建立了ADP监测中心,全国ADR网络已初步形成,为人们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做为药品经营企业的零售药店应如何开展ADR的监测呢?……

    作者:李英杰;白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焦三仙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焦三仙口服液由山楂(炭)、六神曲、麦芽(炒)组成,具有健脾开胃,行气消食的功效.本文对临床应用焦三仙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症观察如下:……

    作者:金彦;赵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霉素生产菌种的选育

    目的:为了获得比现有青霉素生产菌株985#更高产的稳定菌株.方法是自然选育与紫外线诱变育种结合使用,经过初筛、复筛等一系列工作,结果筛选得到高产菌株989#.经考察,989#菌株是一个比985#菌株更高产的稳定菌株,可用于青霉素发酵生产以提高发酵单位.

    作者:张春雷;金中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腺免疫抑制提取物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目的:研究胸腺免疫抑制提取物(TISE)对正常及致敏豚鼠支气管收缩的影响及平喘作用.方法: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观察TISE对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正常豚鼠支气管的收缩和以卵白蛋白诱发的致敏豚鼠支气管收缩的影响.结果:离体实验,TISE760,380mg·L~(-1)对组胺致正常豚鼠气管片的收缩具有对抗作用,对卵白蛋白所致的致敏豚鼠支气管平湍肌收缩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

    作者:杨晓英;赵玉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血栓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脑血栓片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从而建立脑血栓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选用HypersilC(18)分析柱(250mm×4.0mm,5μm),0.05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64:3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0.4~2.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0.78%.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李彦秋;赵金英;孟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机理的探讨

    自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诞生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其侧链的某些部分,又合成了一系列ACEI.如enalapl,ramipril(雷米普利),lisinopril,fosinopril,quinapril,benagepril(洛汀新)等.ACEI早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抗高血压,取得很好的疗效.以后观察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有降低其尿蛋白的效果:并能延缓Ⅰ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的进程.此后,诸多的临床观察发现ACEI在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亦有降低尿蛋白作用并对多种慢性肾脏病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亦有保护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伟东;殷积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随着抗生素工业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多,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也是各级医院用量大的药物品种.目前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加重医疗负担,浪费国家卫生资源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如何做到药的合理应用,以达到治疗、预防疾病,并减少或防止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发生,是目前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抗生素的的合理应用谈几点认识:……

    作者:张芳;任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研究

    目的 以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验取代其热原检验,并制定其细菌内毒素限值(L).方法 用三批产品及不同生产厂家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12倍稀释液对细菌内毒素检验无干扰作用.结论 本品的热原检验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验法代替.

    作者:刘玉楼;邢素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