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开源
应用移动抑制试验--毛细管法,研究了冻干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HPIF)对正常人白细胞移动抑制的体外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冻干HPIF组抑制作用高于对照组(P<0.001).有力支持了冻干HPIF对正常人白细胞移动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水亲;严宜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为7~11岁,汉族1例,哈族2例,3例包虫均位于幕上.均有头痛、呕吐,2例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肢体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2例.3例Casonic皮试阳性.头颅CT扫描颅内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灶周无水肿带.增强前后头颅CT值无改变,囊壁不增强.囊液CT值与脑脊液相同均为7~9Hu.幕上中线结构明显移位脑室受压变形.本组3例均行B超及胸部平片检查未发现肝、肺包虫.3例均在显微境下仔细分离内外囊之间的粘连,加压注水完整摘除.包虫重量分别为320g、380g及400g.
作者:马劲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28例有断端分离移位的肱骨干骨折患者,运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伤肢于肩外展、肘屈曲各90°,前臂中立位,并于固定后一周内每天对肱骨纵向持续挤压约半分钟.7天内分离移位矫正有效率96%.提示运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能很好矫正肱骨干骨折分离移位.
作者:郑文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不同成像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效果及其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胸部螺旋CT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后进行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小密度投影(MinP)、表面遮蔽显示(SSD)、CT仿真内窥镜(CTVE).作出CT诊断后即行内窥镜下异物摘取术.结果:3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在不同成像技术中的显示是MPR 100%,MinP 71.1%,SSD 60.5%,CTVE73.7%;异物部位为气管8例,右侧支气管17例,左侧支气管13例.内窥镜下异物摘取术结果与CT诊断一致.结论: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MPR应作为成像常规,MinP、SSD、CTVE不宜单独应用,应结合MPR或轴面像,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钟福兴;周建荣;刘少强;朱清平;郭少华;黄渺新;陈尚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明显增加,随着血HCG测定敏感度的增加,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得绝大多数异位妊娠破裂前得已诊断,为药物治疗创造了条件.如何选择药物及佳治疗方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对32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氨甲喋呤配伍中药治疗方案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莉琴;杨晶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臭牡丹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①臭牡丹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抖笼法).②臭牡丹液对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③臭牡丹液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影响.结果:臭牡丹具有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作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耐性.结论:臭牡丹根溶液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
作者:刘建新;叶和杨;连其深;许桂发;周青;周俐;胡晓;杨敬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与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以及吸入NO和吸入氧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本项研究.方法:实验时将动物(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组Ⅰ)、缺氧组(组Ⅱ)、缺氧+吸氧组(组Ⅲ)、缺氧+NO吸入组(组Ⅳ)和缺氧+NO吸入+氧吸入组(组V).结果:组Ⅱ与组Ⅰ比较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增高,氧分压(PO2)、血浆NO明显降低,血浆ET-1明显增高.析因分析处理间P<0.01,交互影响P<0.01,表明吸入NO同时吸氧有交互影响.结论:NO与ET-1参与了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吸入NO同时吸氧能显著降低慢性缺氧性脉动脉高压,增强肺氧合.
作者:黄明夏;齐宝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建立研究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的动物模型和探讨延长异种器官术后近期存活期的方法.行豚鼠-大鼠腹腔内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正式手术40例,并改进有关方法以防止受体休克、吻合口渗血、吻合口狭窄,加强供心保护,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倪斌;欧阳忠;沈振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草药及常用抗生素对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琼脂扩散法.结果:对绿脓杆菌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15种,抗生素6种,其中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石榴皮、金银花及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强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在20mm以上.结论:实验表明多种中草药和抗生素对绿脓杆菌具有抑菌作用.
作者:钟有添;马廉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脊柱损伤是常见外伤性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我院收治的16例脊柱损伤患者的CT资料,着重讨论检查方法,椎管狭窄、脊柱稳定性程度的判断及CT检查的价值与限度问题,以提高对本病的检查与诊断水平.
作者:梁荣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报告自1994年5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3例,并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加以分析.
作者:费海蓉;尹卫红;陈志蓉;葛秀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缺血性脑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较高.近2年来,我们用路路通(吉林东北虎制药厂)治疗脑梗塞50例,与未应用路路通治疗的50例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漆化华;钟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0月,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锥颅碎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斌;罗民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置管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例,有效率86%,且死亡率仅14%,明显好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本方法简单易学,不需要在手术室,仅在床边就可做.它的优点还有:损伤轻微,并发症少,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疗效明显,花费少,易为患者和家属接受.
作者:万通;王柏群;钟善全;阳小灵;谢东阳;刘先发;施华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8年12月我们在九连山北麓龙南县境内的墩头小学和坪坑小学作小学生肠寄生虫普查时,发现2例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calis)杆状蚴,其中墩头小学和平坑小学各1例.墩头小学共有5个班131人(男生67人,女生64人,年龄在6~13岁),阳性率为0.7%;平坑小学共有2个班59人(男性32人,女性27人,年龄为6~11岁),阳性率为1.6%.两校学生均按要求每人各交指头大粪便一份,作生理盐水、碘染色涂片和饱和盐水漂浮各一张,镜检,记录结果.发现的2例粪类圆线虫感染者粪便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带回实验室测量杆状蚴的大小,结果均在0.2~0.45mm,具有双球形咽管[1],故确诊为粪类圆线虫.
作者:苏水莲;李娟;谢学斌;胡雅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79例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洛赛克组和西米替丁组进行对照,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了解呕血、便血、红细胞压积、大便潜血及胃管抽取胃液行潜血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洛赛克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米替丁治疗组.
作者:刘杰;肖诗梁;李韶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RP)是老年男性前列腺手术的改良方法,具有安全性大、侵袭小、出血较少等优点[1].从1998年开始,我们应用美国顺康牌前列腺汽化镜,采用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麻醉处理的体会.
作者:谢诚;陈远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技术.方法:对4例肺癌患者,经支气管动脉灌注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等化学药物治疗.结果:4例患者3例行二次灌注化疗,1例行1次,共7次,均插管成功.4例患者自觉症状均有改善,其中一例一次治疗肿瘤缩小50%以上.结论: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近期疗效肯定,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祥财;李国忠;李树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采用高压氧+常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87%)高于对照组(62%),后遗症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17.2%),证明高压氧治疗是有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方法,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罗开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知道编辑活动存在于大众传播中.因此,编辑的作用与大众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敖慧斌;吴剑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