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孙凌
目的:建立复方降压片中利血平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项下第三法,以正丙醇-0.1 mol/L盐酸(3:7)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检测波长为268 nm.结果:在0.064~0.256μg/ml范围内(r=0.999 7),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王昕;陈建;张家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治疗药物监测的结果,本文剖析了治疗药物监测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可能使监测结果变化的原因并运用全程化质量控制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针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主要环节可能产生血药浓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变化的因素提出全程化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全程监测,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的准确度.结论:除了血药浓度的分析中这一步骤,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治疗药物监测同样重要.
作者:张弋;郑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对川芎的产地与生长、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作-综述,为今后的研究开发以及提高中药整体水平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祁淑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选择.方法:将本院2003年3月-2004年4月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7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以普贝生阴道用药配合催产素静滴,对照组仅催产素静滴引产,对促宫颈成熟、分娩情况和引产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宫颈促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母婴影响无显著差别.结论: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催产素,在此基础上静滴催产素引产成功率明显增加,用药安全简便,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赵玲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意苡仁酯两种微胶囊化的方法及其工艺条件,选出能制备高质量微胶囊产品的较好方法,并确定其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丙酮为溶剂提取薏苡仁酯,分别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薏苡仁酯微胶囊.结果:锐孔-凝固浴法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海藻酸钠初始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g/L,芯材薏苡仁酯与壁材海藻酸钠的质量之比为0.6:1,乳化剂在壁材与芯材乳化分散液中的质量浓度为单甘酯0.5 g/L、蔗糖酯0.5 g/L,乳化温度50~60℃,固化液CaCl2的质量浓度为10 g/L.喷雾干燥法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15 g/L,薏苡仁酯与海藻酸钠的质量之比1:1,乳化剂的质量浓度为单甘酯0.5 g/L,蔗糖酯0.5 g/L,乳化温度60~70℃.结论: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得到的薏苡仁酯微胶囊包埋率较高,感官质量较好,保存效果较长.
作者:刘义;吴育廉;洪好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薤白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表现在降脂、抗氧化、解痉平喘、抑菌、抗癌、调节免疫功能、镇痛及耐缺氧等方面.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中药薤白的研究近况及开发前景.
作者:纪远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康脉灵胶囊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谱柱:Watersμbondapak C18(3.9 mm×30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24:76),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4种内酯组分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分别在4.392~21.960、4.028~20.140、4.008~20.040和1.920~9.60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8.9%、98.6%和98.4%;RSD分别为1.2%、1.1%、1.3%和1.4%(n=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唐静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凝胶法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本法的大有效稀释倍数为16倍.结论:本法适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测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
作者:王云香;王玉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哈伯因片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WG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一水=(6:4)及0.05%三乙胺,检测波长310 nm.结果:哈伯因在0.5~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0.786 X-0.012 6,r=0.999 9.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王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甘草合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取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薄层扫描法测定甘草酸单铵盐含量.结果: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次数对甘草酸单铵盐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佳提取工艺为用60%乙醇连续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8倍,提取时间是2.5、1.5和1 h,可获得较高提取率.
作者:周永梅;曹永兴;房德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临床疗效及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使用加替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软组织感染病例305例,剂量0.2~0.4 g/d,疗程5~10 d.其中202例服药剂量为0.4 g/d,103例服药剂量为0.2 g/d.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细菌学进行观察.结果:305例细菌感染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1.80%,细菌清除率为88.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结论:加替沙星是一种抗菌力强、口服有效、安全性高、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作者:刘金虹;唐克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儿童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儿童抑郁症患者分别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或氯丙咪嗪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药物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盐酸氟西汀胶囊组与氯丙咪嗪组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显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氯丙咪嗪组.结论: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儿童抑郁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适用于儿童抑郁症患者.
作者:刘文;孙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瑞巴匹特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49:5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瑞巴匹特浓度在0.1~0.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9.5%,RSD为0.8%(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刘新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拜尔公司批评JAMA将拜斯亭停售事件作为要求FDA成立新的药物安全委员会理由对来自美国的报告中提到在明知降脂药拜斯亭(西利伐他汀,cerivastatin,Baycol)可以增加肌溶解的危险而未采取相应措施的说法,拜尔公司予以否认.
作者:郎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查2003年11月29日-2004年3月31日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及药物利用指数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前3位依次是头孢菌素类23.49%,青霉素类21.31%,喹诺酮类18.24%.在33个品种中,DUI值>1的6种,属合理用药占81.82%.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滥用及需要改正的问题.
作者:王沂波;阮秀云;张永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Q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1-2].此外,许多心原性猝死(ScD)的病例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本文对此病的发病机理及各类药物的使用进行简单阐述.
作者:徐晓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寻常型天疱疮是由于表皮棘层细胞间抗体沉积引起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的一种免疫性皮肤病.需要综合治疗,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及中医辨证治疗.
作者:邹忠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合成抗菌药物,是在喹诺酮的化学结构中引入氟原子和哌嗪环及(或)甲基噁唑环而形成的.该类药物抗菌活力比喹诺酮类药物明显增强,口服吸收良好,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组织和体液分布广,在临床上深受欢迎.但随着临床的大量应用,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将这些少见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周丽华;郭海平;张新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精氨酸布洛芬乳膏剂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pH3磷酸盐缓冲液(70:30),检测波长:220 nm.结果:4~80μg/ml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76%(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精氨酸布洛芬乳膏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沅;盛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辅舒酮及喘乐宁联合吸入治疗不同程度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哮喘患儿按轻、中、重度分为3个组,每日分别吸入不同剂量的辅舒酮,发作时吸入不同剂量的喘乐宁,分别在第2周、第4周及第3个月根据其症状、发作次数及肺功能的改善来判定疗效.结果:3组哮喘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肺功能增加.结论:辅舒酮及喘乐宁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有显著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天一;温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