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循证护理模式的价值分析

于静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循证护理摸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3~2016-05收治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终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值得应用与推广的重要价值.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Wip1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Wip1蛋白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Wip1蛋白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和其配对癌旁组织标本各40例,再收集无癌旁的结肠癌组织28例,采用兔疫组化方法检测的Wip1蛋白的表达,统计其与结肠癌病理特征,讨论二者相关性.结果:Wip1蛋白高表达于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呈低表达,且二者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ip1蛋白的高表达与结肠癌肿瘤大小(P<0.01)、肿瘤TNM分期(P<0.05)有关.结论:Wip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且其水平与年龄、性别、淋巴结状态均无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存在关联.

    作者:何明明;耿雅琼;董子钰;何其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I-激活人甲状腺原代细胞容积敏感性氯通道的研究

    目的:探讨I-诱导的人甲状腺原代细胞的氯通道的电生理学及药理学特性.方法:干贴壁法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兔疫荧光法鉴定甲状腺原代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氯通道电流;阴离子置换法研究氯通道离子选择性.结果:细胞外灌流NaI(1μmol/L)可激活甲状腺原代细胞膜氯通道开放,产生氯电流,该电流有明显外向优势,无电压及时间依赖性失活,其翻转电位接近氯离子平衡电位.该电流可被氯通道阻断剂NPPB抑制,同时该电流具有客积敏感性,能够被47%高渗溶液抑制.该通道对阴离子的通透性依次为:I->Br->Cl->Gluconate-.结论:NaI可以激活人甲状腺原代细胞客积敏感性氯通道,该通道对I-的通透性高于Cl-.

    作者:徐剑英;刘勇;郑衍芳;王立伟;陈丽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85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兔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及哮呜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及FEV%pre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IL-12、TNF-α、IgE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可有效促进哮喘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效果显著.

    作者:贺素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摸式应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01~2017-10撷取的9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46例.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止血时间.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30%、73.91%,组间比较差异突出(P<0.05).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实行对比,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两组止血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摸式,能减少患者的出血时间,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微微;刘晓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USP18的多样性功能

    自泛素系统及其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以来,很多研究表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s,USPs)的重要性.USP18蛋白(原名UBP 43)是这个家族的特殊成员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USP18被发现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是一种异肽酶,也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剂.因此,USP18在多种类型细胞的生物学途径发挥着协调者的作用.本文概述了USP18在各种兔疫调节过程中的多种功能,包括病原控制、癌症的发展和自身兔疫性疾病.

    作者:倪丽芳;张海珍;姜凌;郭志芳译;王景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回顾性分析经额下人路和翼点人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效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从而总结经验,指导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1-01~2017-07手术治疗的36例鞍结节脑膜瘤,按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分为两组,肿瘤位于鞍上中线且向前生长为主,采用额下入路,肿瘤偏向一侧生长或向后下方生长则采用翼点入路,比较两组不同手术入路的肿瘤全切率、视觉恢复程度、嗅觉保护情况、近期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结果:①额下入路因在显微镜下具有较为直观的手术视野,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全切率,但额下入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多于翼点入路.②视觉的恢复程度、其它相关并发症、嗅觉的保护方面、远期预后,经翼点入路均要优于额下入路.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恰当的手术入路,充分的术前准备可提高鞍结节脑膜瘤的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尽量避兔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垂体柄的直接损伤和供血穿通动脉的损伤,从而有利于视觉水平的恢复,并且极大限度的保留了嗅觉功能,患者能有较好的远期预后.

    作者:孔凡迪;孙红丹;王德超;刘湘;唐宽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IVUS与FFR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IVUS与FFR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26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IVUS诊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FFR,两组各63例,对比两组各生化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耽甘油、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Ⅰ、肌酐及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照组采取PCI治疗的例数高于研究组(P<0.05);3年的随访结果发现两组心绞痛发生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VUS与FFR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进展程度,能够明显减少患者采取PCI治疗的发生率,且不会提高患者心绞痛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同时死亡率较低.

    作者:刘崇韬;郑志虹;翁志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vWF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von WilleBrand facto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中的表达.方法:筛选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16-11~2017-09收治的下肢DVT患者358例为DVT组,健康自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以ELISA法测定vWF在血浆中的浓度.结果:试验发现DVT组(58.45±8.48)ng/mL与对照组(53.24±9.95)ng/mL,DVT组数据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得出t=2.293,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DVT急性期患者的血中,vWF浓度升高,表示vWF可能参与DVT急性期的形成过程,vWF介导的血小板粘附的具体机制仍需探索,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研究仍为DVT早期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范东旭;薛金枝;孙瑶;王瀚锐;程明勋;金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法舒地尔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GAP-4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GAP-43表达影响,并探索其对脑部损害潜在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7d龄Wistar新生大鼠180只,分为3组:空白组,HIBD组和药物组.建立HIBD动物摸型,各组动物于造摸后6h、24h、48h、72h、7d、14d分批次处死.兔疫组化检测海马中Cofilin、GAP-43的表达及法舒地尔干预后两者表达变化及其神经保护机制.结果:空白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可见少量表达;HIBD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表达在24h明显增加,于7d表达多,14d略下降,与空白组相比,各相应时间点Cofilin表达增多(P<0.05);药物组与HIBD组相比,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表达升高(P<0.05).空白组GAP-43可见少量表达,GAP-43表达在HIBD后24h明显增加,于7d表达多,14d略下降,HIBD组与空白组相比,表达增多(P<0.05);法舒地尔组与HIBD组相比,表达升高(P<0.05);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表达升高(P<0.05).结论:法舒地尔对HIBD新生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Cofilin的表达、上调GAP-43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赵艳果;王显鹤;宋丽娜;梅梅;王娇;吴祥红;邢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肾衰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对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后对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7-12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经检测血iPTH在300-600pg/mL,所有患者每周3次血液透析,每次4h,碳酸盐透析.所有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九每次2μg,每周二次血液透析当晚口服.观察骨化三醇治疗前后血Hb、HCT、iPTH、SF、TSA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经骨化三醇治疗后,血iPTH水平明显下降,血红蛋白明显升高,rhEPO的用量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纠正慢性肾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明显改善肾性贫血.

    作者:赵春艳;李长红;蔡天蕊;张国艳;刘中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预防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适宜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7-05在我院进行耳鼻咽喉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VRS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时间点为术后3d,共分为四个等级.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率为25.00%,远低于对照组的84.50%(F=34.578,P<0.05).实验组满意度(95.0%)较对照组(72.5%)显著升高,差异显著(F=7.440,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耳鼻咽喉术后患者疼痛的预防效果,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压力,改善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郑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静脉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11~2013-11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8例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联合左西孟旦注射液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脑钠肽变化、心脏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BNP水平显著降低,LVEF和SV值显著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患者的BNP水平显著降低,LVEF和SV值显著升高,而且患者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凤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各期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01~2017-12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CKD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透析时间、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于透析前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iPTH、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铁蛋白等项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危险因素.结果:iPTH升高检出率为22.1%,CKD1-5期患者iPTH升高占该组人群的比例分别为2.8%、5.6%、12.5%、23.3%、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CKD分期关联密切,Alb、血P是慢性肾脏病患者SHPT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CKD2期比CKD1期SHPT患病的风险增高4.2倍(P=0.05),CKD3期与2期SHPT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CKD4期较3期SHPT患病风险增高5.3倍(P=0.01),CKD5期较4期SHPT患病风险增高5.6倍(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SHPT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逐渐加重.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SHPT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蔡天蕊;李长红;赵春艳;王振;张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指标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79例,按照视网膜病变分期将其分为两组:I~III期为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37例,IV~VI期为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42例,另外选取糖尿病肾病正常眼底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NR),观察各组患者身高、体重、血压、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酸,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PDR组及PDR组的收缩压、病程、空腹血糖、HbA1c、血尿酸、Scr、BUN、UAER、TG、TC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PDR组比较,PDR组的收缩压、HbA1c、血尿酸、Scr、BUN、UAER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与病程、空腹血糖、HbA1c、Scr、BUN、UAER、TG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指标的变化与视网膜病变是相关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作者:孙珊珊;刘中柱;牛效清;张国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10~2016-09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104例作研究对象,并经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对照组(n=52)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52)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再住院率以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再住院率是5.77%,与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再住院率21.15%相比较低(P<0.05);②研究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85.41士9.42)分,高于对照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76.49士7.14)分(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且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贾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循证护理模式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循证护理摸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3~2016-05收治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终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值得应用与推广的重要价值.

    作者:于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瘢痕子宫产妇的产程和分娩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瘢痕子宫产妇产生及分娩后疼痛的而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例高龄瘢痕子宫产妇,产妇均为2016-04~2017-04到我院就诊,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短产程、长产程、平均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瘢痕子宫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明显缩短产妇产程,减轻分娩后疼痛.

    作者:张晓娇;张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修复方式对牙体抗力和修复体折裂的影响

    目的: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邻牙合邻洞型(MOD洞型)充填、修复易发生劈裂,临床修复方法众多,报道不一.为探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MOD洞型牙合面宽度及修复村料不同对牙体抗力和修复体折裂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万能试验机对修复体及牙体组织进行压力检测.方法:收集36颗完好无损的上颌前磨牙,按要求制备峡部宽度分别为颊舌尖距1/2和2/3的MOD洞型各18颗,然后用不同村料高嵌体进行修复.即宽度1/2复合树脂高嵌体组(A组)、宽度2/3复合树脂高嵌体组(B组)、宽度1/2聚合瓷高嵌体组(C组)及宽度2/3聚合瓷高嵌体组(D组).4组样本修复完成后分别放于万能试验机上直至样本劈裂记录大载荷及劈裂形式并对其进行两两分析比较.结果: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抗折能力明显降低(P<0.05),但A组和B组,C组和D组相比较抗折能力差别不明显(P>0.05).在劈裂形式上看,复合树脂A组B组的纵裂比例大于聚合瓷C组D组.结论:聚合瓷相对于复合树脂高嵌体来说具有更高的抗折性能,更利于增强牙齿的抗力.MOD洞型峡部宽度在2/3和1/2之间制备时对修复体折裂无明显影响.

    作者:齐铭;王健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周期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周期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0~2017-01我院7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治疗时间、妊娠周期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时间、腹痛、阴道出血、腰酸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妊娠周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21.62%(8/37)低于对照组45.95%(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27).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延长妊娠周期,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杨冬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级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分级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6-11收入9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级护理,比较两组NIHSS评分、自主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中护理前NIHSS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NIHSS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中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分级护理,有效神经缺损恢复程度,缩短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