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瑒;王彩霞
目的:研究新型材料掺镁-磷灰石对牙周韧带细胞的增殖性毒性的影响,以及人牙周韧带细胞对掺镁-羟基磷灰石的黏附性的研究.方法:用体外方法培养人牙周韧带细胞,将不同浓度的掺镁羟基磷灰石(5%Mg-HA,10%Mg-HA)分别与牙周韧带细胞共同培养.对照组为自固化磷酸钙(CPC),羟基磷灰石(HA),玻璃离子(GIG)浸提液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以及增殖率.细胞核进行DAPI 染色,观察细胞对掺镁羟基磷灰石的黏附情况.结果:MTT检测结果表示为细胞增殖率自固化磷酸钙>5%掺镁羟基磷灰石>10%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玻璃离子,各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材料20g/L、40g/L、80g/L浓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牙周韧带细胞对材料有一定的黏附性.结论:掺镁羟基磷灰石对牙周韧带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毒性小,有一定的促进牙周韧带细胞黏附作用.为髓室底穿,根管侧穿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刘鑫喆;王健平;王佳琪;杨薇;黄歆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针刺疗法,讨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的轻、中度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奥拉西坦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后将MMSE 及Blesed-Roth两量表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的两组评分MMSE、Blessed-Roth量表有差异,都有显著统的计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的评分要比对照组的评分显著增加(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54.29%、7.14%%.结论:两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显著.
作者:田东仁;程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在热痛阈方面的作用.方法:共需60例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LF高、中、低剂量三个治疗组、弥可保组共6组,每组研究例数相等.HLF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山楂叶总黄酮(HLF)70mg、140mg、210mg/kg·d,以此物质进行灌胃处理,弥可保组灌胃剂量为1.97mg/kg·d.结果:在模型组,所有研究对象普遍发生甩尾温度上升现象,即热痛阈升高(P<0.01),而HLF中高剂量治疗组热痛阈改变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热痛阈的改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痛觉灵敏度具有明显的保留及改善作用.
作者:陈熠飞;齐淑芳;陈虹;张明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浓度,研究其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5~2014-05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确诊为急性脑梗死350例,采用蒙特尔利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估将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患者分为有认知障碍组与无认知障碍组,分别250例,100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根据血浆Hcy浓度,性别,年龄等相关危险因素等进一步分层进行急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相关度的评介.结果:有认知障碍组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并且高Hcy浓度的患者比无高Hcy浓度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风险显著增加(P<0.01),相对危险度1.34,95%CI(1.023~1.802),年龄≥65岁与年龄<65岁的患者与血Hcy浓度的相关性,分别为轻度(r=-0.498,P=0.001),中度(r=-0.5123,P=0.003).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伴有高Hcy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高,血浆Hcy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发生认知障碍相关性高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作者:王秀萍;马建华;王昆祥;汪静;毕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AD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DCFH-DA(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荧光包被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总ROS;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MDA 含量.结果:与AD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组大鼠海马细胞内总ROS含量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升高(P<0.05)和MDA含量降低(P<0.05)、海马细胞内SOD活性升高(P<0.05)和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可提高AD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神经元细胞损伤.
作者:王圣也;伦泽;石俊杰;刘福兴;许梦婷;宋庆娇;张涛;柳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比较肝动脉栓塞术和肝切除术应用于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肝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术应用于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手段.
作者:潘井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7共144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SS得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T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SS分数,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治疗积极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帅;于海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Aβ1-40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过程中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作用.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Aβ1-40(5μM)慢性孵育12h、24h和48h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在Aβ1-40(5μM)孵育前30min加入钾通道阻断剂TEA(5mM)共同孵育12h、24h和48h,应用Hoehest33342染色和MTT法检测TEA与Aβ1-40联合作用后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时间点Aβ1-40均可增加IK,12h显著(P<0.01),但IA并未发生明显改变;Aβ1-40引起的IK增加与TEA密切相关,表现为给予TEA后Aβ1-40诱导的神经干细胞死亡明显减轻.结论:Aβ1-40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后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
作者:王国辉;陆晓红;白禹;杨晓玉;阴育红;金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1(Astrocyte elecated gene-1,AEG-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3例PTC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EG-1和MMP-9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AEG-1和MMP-9在PTC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3%(43/63)、60.3%(38/63),在癌旁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23.6%(8/30)和16.7%(5/30),AEG-1和MMP-9在PTC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14.192,P<0.05;χ2=15.577,P<0.05).PTC中AEG-1和MMP-9表达具有一致性.AEG-1和MMP-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且AEG-1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142,P<0.05).结论:AEG-1和MMP-9的表达与PT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能对PTC的诊断及转移潜能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宋瑒;王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35例,A组35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B组35例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和治疗效果,以便用以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A组35例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明显差异.(2)A组3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B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7.1%.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伤椎置钉术的治疗方法,此法在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9~2016-10在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盆腔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将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盆腔超声检查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与患者经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与盆腔超声检查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中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性病变诊断结果准确率、良性病变诊断结果准确率与病理活检的结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在女性盆腔占位病变中,恶性病变以囊实性占位病变为主,T1、T2加权成像显示其大多呈混合信号肿块,DWI信号明显增高,ADC值减低,病变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累及范围较广,边界大多模糊,提示周围组织受侵,囊壁厚薄不均,附壁结节多见,动态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囊壁及附壁结节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准确地对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做出判断,对临床上治疗方案的制订、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娴;张勤;缪丹丹;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基托复合树脂与传统基托树脂冲击强度及洛氏硬度.方法:称取不同质量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和热凝牙托粉,制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比例为0%、3%、5%和10%的复合树脂,采用自制模具,将材料分别填塞到模具中,二次加压,热处理后,检测挠曲强度(Flexual Strength,FS)、抗压强度(Compression Strength,CS)和径向拉伸强度(Diametral Tensile Strength,DTS)、洛氏硬度(Rockwell Hardness,HR)和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IS).结果:随着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量的增加,树脂的机械强度、HR和IS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量为5%时,其FS、CS、DTS、HR和IS值达到优,与无添加的基托树脂相比,FS、CS、DTS、HR和IS值分别增加了45.6%、13.6%、40.0%、20.9%和66.7%,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对基托复合树脂的FS、CS、DTS、HR和IS值均有影响,当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量为5%时,其FS、CS、DTS、HR和IS值达到优.
作者:肖月;张宏伟;吕经宇;迟艳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在位内膜组织中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索其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mTOR和p-P70S6K在异位病灶组、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p-mTOR和p-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异位病灶与在位内膜中二者的表达无差异(P<0.05).异位病灶组中p-mTOR和p-P70S6K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778,P<0.05).结论:mTOR与P70S6K的高表达促进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吴雅冬;李亚君;朱紫薇;冯元元;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08~2015-08在我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肺炎儿童100例,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基础护理以外,增加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康复情况、护理效果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康复情况、护理效果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工作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临床康复情况、改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薛婷婷;马峰;邹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皮瓣移植修复颅骨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抽取2010-01~2016-01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颅骨外露创面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别行多个局部头皮瓣转移或双侧旋转皮瓣转移、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皮片移植、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结果:本次研究共切取皮瓣及肌皮瓣38块,37块皮瓣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患者恢复良好.其中,1例取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额部颅骨暴露创面.术后24h出现血管危象,经血管移植后皮瓣成活.结论:局部头皮瓣转移或双侧旋转皮瓣转移、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皮片移植、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是修复颅骨外露创面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X射线机低剂量成像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种植患者40例,分4组,每组10例,以四种不同X线剂量(5mA|81kv,6.4mA|77kv,8mA|73kv,10mA|70kv),分别以相同时间(15s)照射,获取全景片及数据,后期进行系统分析,比较,评价.结果:各组影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且均可满足临床需要,同一部位四组失真率结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患者口腔全景拍摄时,在一定范围内,应以高电压低电流为宜,可降低患者所受辐射计量,实现低剂量摄影.
作者:郭太奎;赵秀兰;邹智群;胡忠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05~2016-03诊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中抽取84例作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段将其分成60~70岁组(n=42)、70~80岁组(n=42),对比2组患者检出率、各瓣膜分布以及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结果:①60~70岁组患者的检出率是78.57%,低于70~80岁组患者的95.24%(P<0.05);②本组84例患者中,其瓣膜病变以AV为主,以心瓣叶基底部为主要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其中,60~70岁组患者的AV、MV病变构成比均高于70~80岁组(P<0.05),而MV+AV、MV+TV+AV的构成比则明显低于70~80岁组(P<0.05),60~70岁组患者与70~80岁组患者在累及瓣叶黏连钙化的构成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心瓣叶基底部、上瓣叶、瓣叶边缘上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检出率较高,且可清晰显示其各瓣膜分布以及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特别适宜高龄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使用.
作者:叶长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量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标本中ADM、VEGF-C的水平.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ADM的阳性率是70%,较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显著增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VEGF-C的阳性率是65%,较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显著增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两种蛋白的水平同淋巴迁移联系紧密,同分化程度无联系.结论:ADM、VEGF-C协同促进了宫内膜样腺癌的演化和侵袭,对于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微;张宇;杨光;司玉霞;王彩霞;王丽新;卢北燕;李梅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检测PCDH8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PC3、DU145、LNCap及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42例前列腺癌组织,3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细胞PC3、DU145、LNCap,人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WPMY-1中PCDH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甲基化存在于19例(19/42)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以及全部3株前列腺癌细胞(3/3)中,而不存在于3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及2株正常前列腺细胞中(0/2);并且甲基化与较高的Gleason评分,较高的术前PSA以及较高的病理分期相关.结论:前列腺癌中常出现PCDH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且与预后不良及更强的转移能力相关,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测定肿瘤组织中的PCDH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有助于确定需要积极临床干预的患者来改善预后.
作者:齐文千;牛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佳木斯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的流行趋势,了解15~24岁青年/学生中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状况.方法:对佳木斯地区2011~2015年进行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哨点监测、VCT检测以及医疗机构等其它来源的艾滋病阳性病例分析比较.结果:佳木斯地区在2011~2015年检测到的324例HIV抗体阳性的病例中79%(256例)的感染途径是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而在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的病例中15~24岁青少年学生所占比例为28.1%(72例),病例数不断增加在该人群中比例有上升趋势.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哨点监测中HIV抗体阳性病例数分别为8、16、31、36、65例,感染率由2011年的2%逐年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14.25%.结论:佳木斯地区HIV感染者感染途径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15~24岁青年/学生占该人群的比率逐年升高,要对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青年/学生早期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有效遏制该人群的艾滋病高发态势.
作者:周靖雯;程丽娟;许宏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