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郎岩

关键词:伤椎置钉术,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35例,A组35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B组35例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和治疗效果,以便用以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A组35例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明显差异.(2)A组3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B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7.1%.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伤椎置钉术的治疗方法,此法在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前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前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9-01~2015-10-31于我院接受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共60例,将学生按照学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各30例,对照组学生在接受实习教学时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授课,观察组学生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授课,对比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的教学成果考察成绩.结果:①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45例(88.2%),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43例(84.3%),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优良率经过χ2检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通过统计分析,观察组学生实践部分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46例(90.2%),对照组学生实践部分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37例(72.5%),两组学生实践部分考试成绩优良率经过χ2检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口腔医学科的学生进行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前期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仿真模拟教学系统下的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授课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口腔医学生的日常授课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茹;董波;邵伟然;李鹤佳;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注射用奥拉西坦联合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针刺疗法,讨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的轻、中度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奥拉西坦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后将MMSE 及Blesed-Roth两量表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的两组评分MMSE、Blessed-Roth量表有差异,都有显著统的计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的评分要比对照组的评分显著增加(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54.29%、7.14%%.结论:两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显著.

    作者:田东仁;程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可替宁的浓度对全麻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清中可替宁浓度不同对全麻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120例,按照血清可替宁浓度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 组),每组为30例.即>20μg /L为A组;20~10μg /L为B组;10~1μg /L为C组;<1μg /L为D组;每组均于麻醉诱导前(T0) 、拔管即刻(T1) 、拔管后3min(T2) 、拔管后10min(T3) 记录SBP、DBP、HR.结果:在同一时间点A、B组的SBP、DBP、HR较C、D组明显升高.结果:(T0)时四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P均>0.05).T1、T2、T3时,在同一时间点上A 组 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与 B组近(P均>0.05),在同一时间点A、B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均显著高于 C、D两组.结论:可替宁含量高的患者麻醉拔管的应激反应更加强烈.

    作者:马维娜;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05~2016-03诊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中抽取84例作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段将其分成60~70岁组(n=42)、70~80岁组(n=42),对比2组患者检出率、各瓣膜分布以及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结果:①60~70岁组患者的检出率是78.57%,低于70~80岁组患者的95.24%(P<0.05);②本组84例患者中,其瓣膜病变以AV为主,以心瓣叶基底部为主要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其中,60~70岁组患者的AV、MV病变构成比均高于70~80岁组(P<0.05),而MV+AV、MV+TV+AV的构成比则明显低于70~80岁组(P<0.05),60~70岁组患者与70~80岁组患者在累及瓣叶黏连钙化的构成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心瓣叶基底部、上瓣叶、瓣叶边缘上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检出率较高,且可清晰显示其各瓣膜分布以及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特别适宜高龄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使用.

    作者:叶长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9~2016-10在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盆腔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将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盆腔超声检查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与患者经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与盆腔超声检查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中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性病变诊断结果准确率、良性病变诊断结果准确率与病理活检的结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在女性盆腔占位病变中,恶性病变以囊实性占位病变为主,T1、T2加权成像显示其大多呈混合信号肿块,DWI信号明显增高,ADC值减低,病变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累及范围较广,边界大多模糊,提示周围组织受侵,囊壁厚薄不均,附壁结节多见,动态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囊壁及附壁结节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准确地对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做出判断,对临床上治疗方案的制订、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娴;张勤;缪丹丹;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37例乳腺癌术后放疗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后放疗期间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3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施以心理干预计划.结果:术后放疗期间通过沟通、观察、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有数据科学统计分析,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期间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马驰;戚晓华;陈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CDH8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甲基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PCDH8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PC3、DU145、LNCap及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42例前列腺癌组织,3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细胞PC3、DU145、LNCap,人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WPMY-1中PCDH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甲基化存在于19例(19/42)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以及全部3株前列腺癌细胞(3/3)中,而不存在于3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及2株正常前列腺细胞中(0/2);并且甲基化与较高的Gleason评分,较高的术前PSA以及较高的病理分期相关.结论:前列腺癌中常出现PCDH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且与预后不良及更强的转移能力相关,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测定肿瘤组织中的PCDH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有助于确定需要积极临床干预的患者来改善预后.

    作者:齐文千;牛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儿童肺炎护理中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08~2015-08在我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肺炎儿童100例,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基础护理以外,增加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康复情况、护理效果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康复情况、护理效果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工作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临床康复情况、改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薛婷婷;马峰;邹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路径分析

    目的:探究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06~2016-03在我院诊疗的2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对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的了解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到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中,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法的了解,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01~2016-01我院的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5年1月起进行流程优化护理,实施护理一年后根据我院护理考核的正常指标包括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程度等对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并与未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2014年采取的护理方法,2015年采用了流程优化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各个指标评分均高于2014年,两年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流程优化的护理方式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理单元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等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松弛素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探讨松弛素在不同剂量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分别建立高、中、低三个剂量的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照射后1天、7、天、14天、28天肺组织中松弛素mRNA的表达量,行H-E染色后观察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高剂量组肺组织松弛素mRNA表达量多,中剂量组其次,小剂量组少,三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14天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弛素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肺损伤程度越重,其作用越强.

    作者:王晓茜;鲍文华;钟铨;马雪梅;文锐;孙云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掺镁-羟基磷灰石对牙周韧带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型材料掺镁-磷灰石对牙周韧带细胞的增殖性毒性的影响,以及人牙周韧带细胞对掺镁-羟基磷灰石的黏附性的研究.方法:用体外方法培养人牙周韧带细胞,将不同浓度的掺镁羟基磷灰石(5%Mg-HA,10%Mg-HA)分别与牙周韧带细胞共同培养.对照组为自固化磷酸钙(CPC),羟基磷灰石(HA),玻璃离子(GIG)浸提液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以及增殖率.细胞核进行DAPI 染色,观察细胞对掺镁羟基磷灰石的黏附情况.结果:MTT检测结果表示为细胞增殖率自固化磷酸钙>5%掺镁羟基磷灰石>10%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玻璃离子,各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材料20g/L、40g/L、80g/L浓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牙周韧带细胞对材料有一定的黏附性.结论:掺镁羟基磷灰石对牙周韧带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毒性小,有一定的促进牙周韧带细胞黏附作用.为髓室底穿,根管侧穿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刘鑫喆;王健平;王佳琪;杨薇;黄歆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3-09~2015-04收治的31例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5~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手功能按TAM标准评分得出83.9%的优良率.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愈合好等优点,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云鹤;解云川;李长德;唐华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TREM-1对AECOPD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内科住院的 48例AECOPD病人及门诊复查的32例COPD稳定期病人,测定加重期病人入院时和稳定期病人血清sTREM-1和hs-CR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研究两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加重期病人入院时 sTREM-1和hs-CRP水平皆高于稳定期病人(P<0.05),应用 ROC分析,以血清中sTREM-1 72.56 ng/L浓度为AECOPD的早期诊断界值,其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 87.7%.结论:血清sTREM-1检测有助于 AECOPD 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铨;王晓茜;鲍文华;钟雅;刘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X3CL-1,hsCRP在房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他汀药干预后的变化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血清CX3CL-1,hsCRP的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阿乐)干预后,对二者的影响.方法:房颤患者入选60例及健康对照者入选20例,3个亚组依据房颠持续时间差异分为:永久性AF组(n=25)、持续性AF组(n=23)、阵发性AF组(n=12),按照治疗的不同可分为: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组30例和标准治疗组30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CX3CL-1,hsCRP的浓度,比较各组间CX3CL-1,hsCRP水平的不同及CX3CL-1和hsCRP的相关性,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X3CL-1,hsCRP的浓度水平在正常对照组、阵发性AF组、持续性AF组、永久性AF组依次递增,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3CL-1,hsCRP的水平,阿乐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阿乐组治疗后较标准组治疗后降低,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CX3CL-1水平与hsCRP水平有相关性(r=0.627,P<0.05).结论:①CX3CL-1可能与hsCRP一起参与房颤的炎症反应.②他汀药有抗炎作用,CX3CL-1,hsCRP水平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有相应的下降.

    作者:李砚杰;金梅花;张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体外诱导 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疗效及促进成骨作用.方法:分成①对照组6只;②模型组6只;③髓芯减压组6只;④髓芯减压联合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组6只.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制备采用液氮冷冻法诱导.结果:在8周时,髓芯减压联合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组骨细胞形成致密饱满、量大清晰、増生活跃,造血细胞丰富,有较密骨小梁结构出现,骨密度出现高现象.结论:黄芪甲苷体外诱导 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黄芪甲苷诱导MSC转化为成骨细胞,髓芯减压联合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8周时有较密骨小梁结构出现,骨密度高.

    作者:孙庆;季庆辉;刘智勇;吕思锐;李煜;高博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ADM及VEGF-C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量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标本中ADM、VEGF-C的水平.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ADM的阳性率是70%,较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显著增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VEGF-C的阳性率是65%,较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显著增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两种蛋白的水平同淋巴迁移联系紧密,同分化程度无联系.结论:ADM、VEGF-C协同促进了宫内膜样腺癌的演化和侵袭,对于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微;张宇;杨光;司玉霞;王彩霞;王丽新;卢北燕;李梅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后监护室病人心理反应的观察与应对

    目的:观察术后监护室(ICU)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应对措施.方法:将90例ICU收治的病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ICU病人心理反应后,对照组45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增加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心理反应情况与配合治疗情况.结果:分析ICU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包括孤独、紧张、焦虑、恐惧及抑郁、绝望等,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心理反应,观察组不适心理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的配合程度,观察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监护室病人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不适心理,从而使病人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徐桂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Claudin-1及TLR4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中Claudin-1及TLR4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自由饮水7d,模型组及其他各组给予自由饮用5%的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SS)7d以制备UC模型.后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7d后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改变,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中Claudin-1及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TLR4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模型组,而Claudin-1表达则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Claudin-1及TLR4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美沙拉嗪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有抑制TLR4的表达和促进Claudin-1表达的作用,较单独应用美沙拉嗪效果更佳.

    作者:许海英;颜玉;姜威;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川芎嗪阻滞细胞周期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抗乳腺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川芎嗪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24h、48h和72h可对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直接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48h,川芎嗪诱导 MCF-7细胞停滞于G1期,呈量效关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MCF-7细胞增殖.

    作者:宋庆娇;柳朝阳;王迪;王维铭;杨莹;刘璐;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