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松弛素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王晓茜;鲍文华;钟铨;马雪梅;文锐;孙云晖

关键词:松弛素, 放射性肺损伤, 肺纤维化
摘要:目的:探讨松弛素在不同剂量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分别建立高、中、低三个剂量的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照射后1天、7、天、14天、28天肺组织中松弛素mRNA的表达量,行H-E染色后观察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高剂量组肺组织松弛素mRNA表达量多,中剂量组其次,小剂量组少,三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14天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弛素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肺损伤程度越重,其作用越强.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基托复合树脂与传统基托树脂冲击强度及洛氏硬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基托复合树脂与传统基托树脂冲击强度及洛氏硬度.方法:称取不同质量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和热凝牙托粉,制成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比例为0%、3%、5%和10%的复合树脂,采用自制模具,将材料分别填塞到模具中,二次加压,热处理后,检测挠曲强度(Flexual Strength,FS)、抗压强度(Compression Strength,CS)和径向拉伸强度(Diametral Tensile Strength,DTS)、洛氏硬度(Rockwell Hardness,HR)和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IS).结果:随着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量的增加,树脂的机械强度、HR和IS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量为5%时,其FS、CS、DTS、HR和IS值达到优,与无添加的基托树脂相比,FS、CS、DTS、HR和IS值分别增加了45.6%、13.6%、40.0%、20.9%和66.7%,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对基托复合树脂的FS、CS、DTS、HR和IS值均有影响,当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量为5%时,其FS、CS、DTS、HR和IS值达到优.

    作者:肖月;张宏伟;吕经宇;迟艳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骶管加基础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能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骶管加基础麻醉的麻醉效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05~2016-04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麻醉方式对照组行氯胺酮基础麻醉,观察组行骶管加氯胺酮基础麻醉.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氯胺酮用量及手术前后动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动脉压(MAP)变化.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氯胺酮用量分别为(5.2±1.7)min、8.33%、(92.4±16.9)mg,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8±2.8)min、93.33%、(128.0±35.5)m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两组HR、MAP均显著升高,与T1时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对照组HR、MAP与T1时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MAP与T1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2时对照组SpO2明显下降,与观察组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联合应用骶管加基础麻醉,可减少氯胺酮的用量和不良反应,有利于小儿更快苏醒,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了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37例乳腺癌术后放疗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后放疗期间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3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施以心理干预计划.结果:术后放疗期间通过沟通、观察、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有数据科学统计分析,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期间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马驰;戚晓华;陈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血浆Orexin-a含量的变化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血浆中Orexin-a 的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是否参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及发展,是否可以作为其评估的指标,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神经四科2015-01~2015-10因脑卒中入院患者进行筛查,以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失眠的发生将其分为脑梗死后失眠组(25例)和脑梗死后未失眠组(21例),检测两组患者Orexin-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后失眠组orexin-a水平较未失眠组增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xin-a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一个生化指标,可能参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褚春沐;黄作义;高雨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热痛阈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在热痛阈方面的作用.方法:共需60例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LF高、中、低剂量三个治疗组、弥可保组共6组,每组研究例数相等.HLF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山楂叶总黄酮(HLF)70mg、140mg、210mg/kg·d,以此物质进行灌胃处理,弥可保组灌胃剂量为1.97mg/kg·d.结果:在模型组,所有研究对象普遍发生甩尾温度上升现象,即热痛阈升高(P<0.01),而HLF中高剂量治疗组热痛阈改变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热痛阈的改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痛觉灵敏度具有明显的保留及改善作用.

    作者:陈熠飞;齐淑芳;陈虹;张明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TRP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TRP1的水平变化,探讨CTRP1在T2DM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11~2016-08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科就诊的60例初诊T2DM患者,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血压、身高、体重等一般临床指标,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CTRP1的水平.结果:初诊T2DM患者血清CTR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4.77±51.22)vs(124.29±41.34),P<0.05].血清CTRP1水平与BMI、WC、WHR、TG、TC、LDL、FPG、HbA1c、FINS、HOMA-IR正相关,与HDL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HOMA-IR、HbA1c是血清CTRP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清CTRP1水平升高,CTRP1与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病理过程.

    作者:马光宇;谭丽艳;南晓利;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血清MMP-7及CA19-9对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对早期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意义.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2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34例,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MMP-7测定采用ELISA法,CA19-9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结果:胰腺癌组血清MMP-7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及对照组(P均<0.05).胰腺癌组、慢性胰腺炎组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胰腺癌组和慢性胰腺炎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清MMP-7和CA19-9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和0.668.两者联合诊断对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3%和70.4%.结论:血清MMP-7测定可用于胰腺癌的诊断,联合检测CA19-9可提高胰腺癌的敏感性,同时有助于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作者:王婕;曲义坤;国麟麒;何其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9~2016-10在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盆腔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将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盆腔超声检查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与患者经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与盆腔超声检查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中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性病变诊断结果准确率、良性病变诊断结果准确率与病理活检的结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在女性盆腔占位病变中,恶性病变以囊实性占位病变为主,T1、T2加权成像显示其大多呈混合信号肿块,DWI信号明显增高,ADC值减低,病变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累及范围较广,边界大多模糊,提示周围组织受侵,囊壁厚薄不均,附壁结节多见,动态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囊壁及附壁结节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准确地对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做出判断,对临床上治疗方案的制订、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娴;张勤;缪丹丹;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1~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腹泻人群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该菌引起腹泻的防控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11~2015年腹泻人群粪便标本,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后,利用PCR进行鉴定与分型,然后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9.4%(95/1008);年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4~25岁(11.5%)、25~35岁(11.6%)相对较高.检出类型以ETEC为主,占60.0%(56/95),其次为EPEC(22.1%,21/95)和EAEC(15.8%,15/95).出现较高耐药率的是萘啶酸(69.5%),其次是氨苄西林(40.0%)和四环素(34.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MDR)为38.9%,ETEC、EPEC、EAEC多重耐药率分别为25.0%、66.7%、43.8%.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五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 ETEC感染率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较严重;提示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白江涛;杨慧;陈应坚;刘渠;金玉娟;甘莉萍;叶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35例,A组35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B组35例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和治疗效果,以便用以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A组35例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明显差异.(2)A组3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B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7.1%.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伤椎置钉术的治疗方法,此法在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口内数字化印模系统制作的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2014-04~2015-08共120件需要进行冠修复的牙体,分为口内数字化印模组和传统印模组,每组各包括PFM和二氧化锆全冠30件.分别对比两组PFM和二氧化锆全冠修复效果.结果:数字印模组的各项指标均达A类标准;传统印模组各项指标均达B类标准.分别对比两组PFM和二氧化锆修复体的修复结果,数字印模组均优于传统印模组(P<0.05).结论:口内数字化印模优于传统印模,获得的修复体修复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士军;鲍莉;冯华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两种无机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藻酸盐印模材料中添加纳米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后其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5%、10%比例的纳米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添加到藻酸盐印模材料中,参照相关标准检测其结固时间,压应变等物理性能的变化.结果:在一定地浓度范围内,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这两种无机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地物理性能均起到一定地增强作用.在相同质量比下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优于纳米载银磷酸锆.结论:纳米载银磷酸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为5%时,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性能佳,且在此用量下,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物理性能的增强作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明显地优于纳米载银磷酸锆.

    作者:王丹;丁元欣;尉荣翠;王冬霞;侯范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前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前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9-01~2015-10-31于我院接受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共60例,将学生按照学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各30例,对照组学生在接受实习教学时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授课,观察组学生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授课,对比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的教学成果考察成绩.结果:①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45例(88.2%),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43例(84.3%),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优良率经过χ2检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通过统计分析,观察组学生实践部分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46例(90.2%),对照组学生实践部分考试成绩处于优良的有37例(72.5%),两组学生实践部分考试成绩优良率经过χ2检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口腔医学科的学生进行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前期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仿真模拟教学系统下的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授课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口腔医学生的日常授课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茹;董波;邵伟然;李鹤佳;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序列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疏导、手术、术后持续镇痛序列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我们收集了2008-01~2013-01在黑龙江省医院颌面外科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前心理疏导后在全麻下行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术后静脉输注镇痛药物7~14d)及对照组(常规局麻下行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54.2%;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4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疼痛对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生活兴趣的干扰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序列化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刘琦;冉维志;赵玉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7共144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SS得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T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SS分数,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治疗积极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帅;于海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结肠癌致肠梗阻CT检查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CT检查的诊断作用.方法:选2014-06~2016-06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40例,对40例患者均进行X线及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后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有36例,诊断准确率为90.0%.而X线检查诊断出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有28例,诊断准确率为70.0%.两种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准确的判断肠梗阻的病因、部位与病变的程度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松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在Aβ1-40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Aβ1-40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过程中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作用.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Aβ1-40(5μM)慢性孵育12h、24h和48h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在Aβ1-40(5μM)孵育前30min加入钾通道阻断剂TEA(5mM)共同孵育12h、24h和48h,应用Hoehest33342染色和MTT法检测TEA与Aβ1-40联合作用后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时间点Aβ1-40均可增加IK,12h显著(P<0.01),但IA并未发生明显改变;Aβ1-40引起的IK增加与TEA密切相关,表现为给予TEA后Aβ1-40诱导的神经干细胞死亡明显减轻.结论:Aβ1-40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后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

    作者:王国辉;陆晓红;白禹;杨晓玉;阴育红;金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体外诱导 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疗效及促进成骨作用.方法:分成①对照组6只;②模型组6只;③髓芯减压组6只;④髓芯减压联合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组6只.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制备采用液氮冷冻法诱导.结果:在8周时,髓芯减压联合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组骨细胞形成致密饱满、量大清晰、増生活跃,造血细胞丰富,有较密骨小梁结构出现,骨密度出现高现象.结论:黄芪甲苷体外诱导 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黄芪甲苷诱导MSC转化为成骨细胞,髓芯减压联合黄芪甲苷体外诱导MSC治疗兔股骨头坏死8周时有较密骨小梁结构出现,骨密度高.

    作者:孙庆;季庆辉;刘智勇;吕思锐;李煜;高博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TOR、p70S6K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在位内膜组织中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索其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mTOR和p-P70S6K在异位病灶组、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p-mTOR和p-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异位病灶与在位内膜中二者的表达无差异(P<0.05).异位病灶组中p-mTOR和p-P70S6K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778,P<0.05).结论:mTOR与P70S6K的高表达促进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吴雅冬;李亚君;朱紫薇;冯元元;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川芎嗪阻滞细胞周期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抗乳腺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川芎嗪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24h、48h和72h可对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直接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48h,川芎嗪诱导 MCF-7细胞停滞于G1期,呈量效关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MCF-7细胞增殖.

    作者:宋庆娇;柳朝阳;王迪;王维铭;杨莹;刘璐;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