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产科开腹手术中应用

李娜;田宝文;杜佳秋;张丹凤;邢天容;吴英杰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开腹手术,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产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4-09~2016-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0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快速康复治疗组(FTS组)及常规手术组(RT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情况. 结果:FTS组术后24h疼痛评分较R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S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为(5.78±1.59)h,明显短于RT组的(13.06±3.49)h,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住院时间及其住院费用较RT组低(6.85±1.32 VS 9.87±1.56,8.29±0.67 VS 10.03±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快速康复治疗理念应用于妇产科开腹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10宫颈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常规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多样性心理组围手术期采用多样性心理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宫颈癌知识认知度、手术依从性、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多样性心理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多样性心理组宫颈癌知识认知度、手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多样性心理组心理状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影响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对宫颈癌认知和手术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大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筛选刺五加多糖的佳提取部位并优化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五加的根茎、叶、果实三个部位中的多糖,并进行多糖提取率和含量的对比,确定佳提取部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浓度、料液比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刺五加根茎、叶、果实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2.986%、5.088%、11.97%,多糖含量分别为26.91%、33.97%、27.32%.响应面法优化的刺五加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当提取时间为116 min,提取温度为95℃,醇沉浓度为85% ,料液比为31:1时,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高为13.21%.结论:通过试验得出,刺五加果实是刺五加多糖的佳提取部位.响应面法对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优选出来的佳提取工艺稳定.

    作者:沈宇;赵宏博;张宇;张羽男;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出血(ICH)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IC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0.5mg,1 次/d;维生素B6片10 mg,3 次/d;叶酸片5 mg,1 次/d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入院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浆Hcy含量,血清IL-1β、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好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对比,对照组各时间点Hcy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后一个时间点均较前一时间点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好转度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第5天治疗组血浆IL-1β、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10天、第15天治疗组血浆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0天、第15天均较治疗前血浆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甲钴胺分散片、叶酸片、维生素B6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②脑出血急性期,血浆Hcy水平与IL-1β、IL-6水平正相关;③血浆Hcy水平与ICH的神经功能改善有关,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ICH患者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丽娜;冯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骨架F-actin与再生因子RegI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L-精氨酸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骨架F-actin与再生因子RegI的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L-精氨酸诱导急性胰腺炎模型后将两组分别选取12h、24h、48h、72h时间点观察胰腺大体病理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F-actin与RegI的含量.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模型组F-actin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egI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L-精氨酸诱导的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骨架F-actin与再生因子RegI可能呈负相关.

    作者:崔莹;田桦;程开;迟男男;张雪梅;卓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和剂量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时使用瑞舒伐他汀的效果,并探讨佳的用药剂量.方法:收集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共12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口服,观察组接受大剂量口服治疗,将两组血清炎症因子以及血脂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症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血脂浓度变化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中的炎性状态,并发挥出更佳的调脂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亚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7~2016-07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术前常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反应性、配合程度以及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应性和配合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7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应用心理护理,可消除患儿不良情绪,增加患儿的配合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高中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TGF-β1、PTE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TGF-β1及PTEN蛋白在口腔鳞癌(OSCC)和口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两者在OSCC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1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8例口腔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TGF-β1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及PTEN在O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TGF-β1在OS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7.2%、16.7%(P<0.05);而PTEN表达率分别为39.2%、77.8%(P<0.05);TGF-β1、PTEN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以及吸烟指数无关(P>0.05),但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P<0.05);PTEN的阳性率还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且TGF-β1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295,P<0.05).结论: TGF-β1的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OSCC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杨永超;段峰;张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耳穴贴压联合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胃癌化疗期间呕吐的研究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胃癌化疗期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进食量和卡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进食量和卡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盐酸格拉司琼应用于胃癌化疗患者中,能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反应,改善预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郭小玲;钟天仕;孔志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检测尿液中的USP9Y-TTTY15RN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目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USP9Y-TTTY15RNA 的含量,判断其是否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4-10~2016-02前列腺癌患者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和健康男性40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的PSAmRNA和USP9Y-TTTY15RNA的含量.计算USP9Y-TTTY15RNA在各组患者中的相对浓度.结果:USP9Y-TTTY15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但前列腺癌中表达多,与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男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P9Y-TTTY15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但在前列腺癌中表达高,可作为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记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罗振国;李淑奎;陶然;邓勇泉;迟宝进;杜从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和体外对肝癌细胞生长研究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观察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生长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CCK-8法测定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体外抑制Hep G-2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和黄芩苷溶液组在大鼠体内均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权重系数为1/C2),且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组平均AUC0-t=350.751μg/mL,t1/2=5.983h,baicalin溶液组AUC=231.178μg/mL,t1/2 beta=4.434h,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在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63.394%.结论: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在大鼠体内具有缓释作用,且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体外对Hep G-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强于黄芩苷溶液组.

    作者:曹越盛;郭英雪;于莲;周实;平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差异性黏固剂黏固钴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差异性黏固剂黏固钴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边缘微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02~2017-02收集的36颗离体下颌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18颗.牙体在预备后加工完成钴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其中A组采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接剂进行系统黏固,B组则采用树脂黏接剂进行系统黏固,比较两组牙体全冠修复体边缘的微渗漏情况.结果:B组牙体修复体边缘微渗漏情况为3级、4级的均少于A组,而修复体边缘微渗漏情况为1级、0级的显著高于A组,且B组牙-黏接剂界面缝隙的宽度为(5.59±0.91)μm,显著小于A组的(10.73±2.58)μm(P<0.05).结论:树脂黏接剂黏固钴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效果更好,抵抗微渗漏能力强,且牙-黏接剂界面缝隙的宽度更小,实用性较强,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刘明达;潘鑫;裴魏魏;迟艳侠;吕芳;宋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温阳补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来我院治疗的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使用药物为肾炎舒片,观察组采用温阳补肾汤治疗.观察比较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3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温阳补肾汤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不仅降低了患者的血液高凝现象,而且也改善了患者的肾脏血流量,对肾小球内的异常增殖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史宜岩;郑秀芬;郭金宝;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01~2016-01收治复发疝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修补组和常规修补组.常规修补组行常规疝修补术治疗;腹腔镜修补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平均费用、疝修补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修补效果的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修补组疝修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修补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住院平均费用均少于常规修补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对修补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修补组患者,(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修补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经济负担,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晖;王陆军;田所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对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窝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窝蛋白-1(Cav-1)在白藜芦醇(Res)作用于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通过传代形成细胞的衰老模型,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细胞增殖能力和p53、p21蛋白为衰老标志物进行观察.通过不同浓度Res作用衰老的HUVECs后,SA-β-gal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映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p53、p21和Cav-1蛋白表达.结果:与衰老组相比,随着Res作用浓度的增加,各用药组蓝染细胞逐渐减少(P<0.05),但与青年组相比,蓝染细胞增多(P<0.01);与衰老组比较,Res不同浓度组G0/G1 期细胞比例均降低(P<0.01),S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多(P<0.01),但与青年组相比,G0/G1 期细胞比例增高(P<0.01);与衰老组比较,Res不同浓度组p53、p21和Cav-1表达均降低,且呈Res浓度依赖性.结论:Res可以延缓HUVECs衰老,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衰老细胞Cav-1表达有关.

    作者:衣慧婷;张丽;郭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气管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气管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0~60岁.随机均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A组)、右美托咪定0.75μg/kg组(B组)、对照组(C组).A组和B组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5和0.75μg/kg,C组不进行任何处置.3组患者都在泵注结束以后进行全麻诱导.分别记录麻醉给药前(T0)、给药后3min (T1)、插管后1min (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10min(T4)各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于T0、T2及T43个时间点取血,检测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对比分析各个时间节点患者状态.结果:①血流动力学:A、B、C组部分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较T0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B组间部分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时比较,T2和T4两个时间点,三个组的Glu、Cor浓度显著增加(P<0.05),并以T4时升高为显著,但与C组相比较,A和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麻醉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护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利于保证患者的麻醉手术安全.

    作者:董文明;曾凡荣;王东伟;赵陈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中医体质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探析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体质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为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开拓新的临床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1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为9个中医体质类型,比较不同体质间患者hs-CRP、IL-6、IL-18和TNF-a水平.结果:208例患者中排名前三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总患者数的24.52%、20.19%和14.90%;痰湿质、瘀血质和湿热质患者hs-CRP、IL-6、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体质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和湿热质患者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体质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湿热、痰湿、瘀血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是临床早期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刘玉;朱红艳;吴启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干预效果的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风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1~2016-0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20例和优质护理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秀丽;冯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02~2016-11于我院神经四科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研究者血浆的FIB和D-D水平,同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FIB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高于轻度急性脑梗死组(P<0.05);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变化对病情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丽霞;王克健;邓陈松;黄作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大鼠脊髓不同程度损伤后早期血清中NSE和S-100β的表达

    目的:探索大鼠正常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的表达及规律.方法:取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E、F 6组.前4组选取改良Allen's法建造不同程度SCI样本,至伤能量经预实验后选择如下:A组(2.5cm×10g)、B组(4.5cm×10g)、C组(6.5cm×10g)、D组(8.5cm×10g)E组仅显露脊髓,不致伤,F组正常观察.打击后大鼠发生摆尾,双下肢及机体回缩,进而双下肢自然松弛术,表明打击确实,后行改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测,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的可信性,去除不合格模型.术后3h、6h、12h、48h、72h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变化.术后7d时行改良SEP评估神经功能损伤与恢复情况.结果:①在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微量NSE和S-100β.②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ABCD四组模型相同时间点血清中NSE和S-100β定量分析较正常增多,损伤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有差别(P<0.05),脊髓损伤程度越重,血清中NSE和S-100β两者阳性表达结果增加,脊髓损伤后6h,二者阳性表达达到大值,呈正相关关系.③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大鼠在轻度致伤后血清中NSE含量表达平均值达到6.26ng/mL,远远高于正常大鼠组.NSE和S-100β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不具有相关性.结论:①在正常大鼠血清中存在微量NSE和S-100β.②一定损伤程度范围内,随着损伤程度的增进,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表达有所升高,且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即:随着程度的不断加大,NSE和S-100β的阳性表达结果逐渐增多;大鼠脊髓损伤后6h的阳性表达量到达大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一定程度上NSE和S-100β检测可以作为评判、估计脊髓损伤程度的一种方法.③从本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当大鼠血清中NSE含量大于6.26ng/mL时可能出现了脊髓的损伤,这有一定意义存在.NSE和S-100β两者在研究中发现不具有相关性,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椎板切除术操作不会明显影响大鼠血清中NSE和S-100β的定量分析以及改良SEP的检测.

    作者:王崇禧;周成福;苏航;张增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穿支皮瓣及筋膜蒂皮瓣治疗骨质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的效果

    目的:分析穿支皮瓣及筋膜蒂皮瓣治疗骨质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11~2015-11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骨质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患者35例为分析对象,患者均进行穿支皮瓣及筋膜蒂皮瓣治疗,评价穿支皮瓣及筋膜蒂皮瓣对骨科发生骨及内固定外露创面的临床处理效果.结果: 35例行穿支皮瓣及筋膜蒂皮瓣治疗的患者中,35例皮瓣均成活,其中,2 例出现不同程度出现血管危象,经过处理(拆除部分缝合线、局部按摩皮瓣等)后,这2例皮瓣成活,远端少许组织结痂脱落.随访半年,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恢复良好.结论:穿支皮瓣及筋膜蒂皮瓣治疗骨质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