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红芳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HBV和HCV感染合并轻度脂肪肝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 ~2016-12我院收治的114例HBV感染(乙肝组)以及120例HCV感染患者(丙肝组)临床病例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脂肪肝发生率、血脂、肝功能、纤维化等指标以及病理特征.结果:乙肝组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机率为39.5%,丙肝组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机卒为53.3%,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合并脂肪肝患者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透明质酸、血清Ⅲ型和ⅣV型胶原水平等与丙肝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肝感染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机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两者并发脂肪肝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关;慢性丙肝并发脂肪肝患者肝脏组织炎症以及脂肪病变程度重于慢性乙肝患者.
作者:张盼;赵晓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护理问题,提出护理对策,并就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5-02 ~2016-12收治的170例乳腺良性肿瘤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患者对护理及治疗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由实施护理干预前的81例,减少为护理干预后的55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由实施护理干预前的28例,减少为护理干预后的5例.结论:通过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和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和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效果.
作者:敖彩民;叶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例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组SCL-90的抑郁、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附加因子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的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焦虑、恐怖因子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3个月后的的抑郁、躯体化、强迫、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中,非手术治疗组的抑郁、躯体化、强迫、焦虑、等因子分均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总体较差,治疗后心理状况得到改善,非手术治疗者心理状况好于手术治疗者.
作者:陈强;邱水强;罗振东;张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 ~2016-12于我院就诊的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磺胺米隆冲洗能够有效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家庭康复对于脑性瘫痪儿童以及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两组,开展医院康复与家庭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6个月后的患儿生存质量、治疗费用以及康复方式对于患儿及家庭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生理功能、整体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惠儿家庭在康复治疗后,其生存质量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家庭康复治疗在短期内对于患儿和家庭生存治疗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对于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够的提高仍有着重要的意义,且治疗费用较低,更加适合家庭收入较为低的患儿家庭应用.
作者:郭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09~2016-09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培菲康治疗,研究组予以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均治疗8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及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排便异常、腹痛、腹胀等不适均得到改善,研究组症状程度评分与症状频率评分分别是(0.51±0.01)分、(0.94±0.0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0.54)分、(2.84±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5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8.33%(5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22 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改善肠道微环境,减轻患者排便异常、腹痛、腹胀等不适,提升患者免疫力,终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凌;张意兰;韩际奥;白璐;韩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12 ~2015-12以来,选取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术后采用131I清甲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转移或者术后残留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度的剂量,并进行剂量的调整,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131I治疗后,一次完全清甲52例,清除率为86.67%,其中有3例患者在进行二次治疗后完全清除,患者出现转移灶总共97处,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3.81%.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颌下腺和腮腺,观察组的SR指数和UR指数有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有口干、口苦、乏力等现象,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患者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权友琼;楼岑;宁艳丽;刘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三金片联合α受体阻滞剂(坦洛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将120例BPH患者分为口服三金片联合α受体阻滞剂的治疗组(60例)和单纯口服α受体阻滞剂的对照组(60例),单纯口服α受体阻滞剂(昆明积大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mg/片),0.2mg/次,每日睡前1次,共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金片4粒/次、每日3次,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经腹B超测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MFR及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金片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肿瘤标志物CEA,CA50和CA19-9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5-10 ~2017-03,选取46例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大肠癌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6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EA、CA50以及CA19-9的联合检测,观察各组人员的各项指标变化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CEA、CA50以及CA19-9指标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此外,其单项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与联合检测相比较低(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患者,给予肿瘤标志物CEA、CA50以及CA19-9的联合检测后,各项指标显示存在明显变化,3种检测指标相互协同,为临床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张伟丽;辛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01 ~2014-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梗塞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住院的77例非脑梗塞患者作为非梗塞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结果:脑梗塞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与非脑梗塞患者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塞组患者动脉斑块中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以及无斑块比例与非梗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脑梗塞患者混合斑块、软斑块和无斑块比例与轻度脑梗塞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类型具有相关性,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
作者:王驰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检测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内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测并且归类为TI-RADS 4级120个甲状腺结节,行CDFI及SMI检查,比较CDFI与SMI对结节内穿支血管检测的差异,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SMI在TI-RADS4级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上的价值.结果:SMI对结节诊断敏感度为92.45%,特异度为85.67%;CDFI对结节诊断的敏感度为为82.15%,特异度为78.83% (P <0.05).结论:SMI为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鉴别中提供一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欢;曹霞;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在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我院2014-01~ 2016-04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分组,采取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6%,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明显差异.随访患者一年生存率,观察组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9%,经过显著性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时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少,兼备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 ~2017-01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依据患者的护理模式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治疗期间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4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42例),观察分析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洁;曲慧利;龙莎莎;王晓红;李娜;孙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来临床就诊的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症状和人格特征分析,研究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50名大学生以及50名健康对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结果:92%的大学生在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活事件刺激;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实验组7个心理症状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显示,E量表评分和N量表评分,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因素与大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作者:王屹;朱建华;王健平;秦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某地区育龄期妇女孕前TORCH的检测方法及感染情况.方法:以2014-05~2016-05某地区2800例育龄期妇女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进行TORCH的检测.结果:不同季节内TORCH中的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为3.34% ~4.72%,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的TORCH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农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动物接触史的妇女TORCH检测阳性率较高,与无动物接触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地区、有动物接触史的妇女为TORCH的易感人群,为此,应加强孕前TORCH感染的检测和普查,给予育龄期妇女优生健康指导.
作者:张宏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小板因子4(PF4)及Toll样受体4(TLR4)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5例PCI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置入一枚支架组32例,置入两枚支架组23例,置入三枚支架组7例.对照组23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用ELISA法检测二者在介入前后的浓度.结果:在PCI手术后,PF4浓度即刻较术前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24h达到峰值.其中置入三枚支架组PF4浓度在术前及峰值水平均较其他两组高,置入一枚支架组水平是低的,置入两枚支架组位于二者之间,对照组PF4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PF4和TLR4水平在PCI前后有动态改变,可能与内皮损伤有关,心脏支架的数量与术后造成的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呈正相关.
作者:张明亮;高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5-03 ~2016-03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生活习惯干预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6min步行距离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浆B型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等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均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由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年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6例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剂量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邱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骨质疏松症(OP)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但其与空腹血糖(FPG)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北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中骨质疏松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招募187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测量骨矿物质密度、FPG和脂质水平.结果:空腹血糖每增加1mmol/L,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25% (P<0.01).在空腹血糖正常组和糖耐量异常(IGT)组中,女性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空腹血糖正常组和糖尿病组重要的危险因素,仅在80岁以上糖耐量受损组中观察到年龄对骨质疏松的显著影响(OR =5.94;95% CI:1.43~24.73,P<0.05).空腹血糖正常组的甘油三酯每增加1 mmol/L,骨质疏松患病率下降33%,而IGT组BMI每增加1kg/m2,骨质疏松患病率下降12%.结论:中国农村地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处于较居高水平,控制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对降低该人群骨质疏松的负担至关重要.
作者:李荣锐;邢秀峰;王天枢;魏巍;于涛;杜文延;解云川;翟饶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子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患者的相同体征,118例该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均行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芍六君子汤,半年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KPS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毒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可有效防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