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网膜震荡电位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对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底病变情况的预测

候晓冰;王玉清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 视网膜震荡电位,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摘要: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视网膜震荡电位的总振幅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与眼底病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之前行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测定,术后一周行眼底检查,分析患者术前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与术后眼底病变情况的关系.结果: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与眼底病变情况高度相关.结论: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的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应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底病变程度.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疗效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03 ~2016-02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实行心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3.6%),实验组患者斑块缩小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颈动脉斑块时,疗效明确,见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高血压急症早期及长期辅助治疗药物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胜龙;付深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无牙颌患者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试验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比较正常颌患者和无牙颌患者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用传统法分别对健康正常颌患者和健康无牙颌患者共32例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者麻醉失败率.结果:正常颌患者麻醉失败率为12.5%,无牙颌患者麻醉失败率为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牙颌患者麻醉失败率高于正常颌患者.

    作者:孙晓峰;刘继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抑制素A对于提高妊娠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采用孕妇血清四联[甲胎蛋白(AFP)、绒毛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游离雌三醇uE3、抑制素A(Inhibin-A)]筛查妊娠孕中期妇女1720例,用以探讨抑制素A对于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相较以往传统三联筛查方法对于提高临床检出率的意义.方法:检测2011-07 ~2014-06我院1720例单胎妊娠孕中期妇女静脉血清中甲胎蛋白、抑制素A、绒毛促性腺激素β及游离雌三醇水平,并结合妊娠妇女预产期、年龄、体重、生理周期及采血时的孕周计算出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率.结果:①三联筛查(甲胎蛋白AFP、绒毛促性腺激素β、游离雌三醇)对于1720例妊娠孕中期妇女5%假阳性率为72%,3%假阳性率为64%,1%假阳性率为52%,②四联筛查(抑制素A inhibin-A、甲胎蛋白AFP、绒毛促性腺激素β、游离雌三醇u E3)对于520例妊娠孕中期妇女5%假阳性率为83%,3%假阳性率为77%,1%假阳性率为63%.结论:血清整合四联疗法抑制素A对于孕中期妊娠妇女唐氏综合征筛查降低假阳性率,提高筛查效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继华;朱博;孙成德;孙旌凯;李克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不同时机进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根据其手术时期分为A组(≤7h)53例、B组(7~ 24h)44例、C组(>24h)33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 ~ 24h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时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胸腔积液1L-6、IL-8、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04~2017-01收治的78例结核性胸膜炎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胸腔穿刺后注入地塞米松和尿激酶,对照组39例在胸腔中注入尿激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腔积液IL-6、IL-8、hs-CRP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34/39)、66.67%(26/3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尤英霞;黄庆红;闫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

    目的:分析研讨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和临床状况.方法:此研究中共120例研讨对象,均从我院2015-04~2016-03收治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疾病者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双源CT心脉冠脉CTA方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其CTA检查结果,从心肌桥部位上来看:79例(65.83%)处于LAD,其中51例位于LAD中段,28例处于LAD远端位置.4例(3.33%)处于RCA中段;32例处于LCX,中间支5例(4.17%).心肌桥长度为0.5 ~3cm.其中有26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共5例检出心肌桥.和CTA对比,其检出比明显低于CTA.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出现在左前回旋支及降支,双源CT可用于诊断MB-MCA,MB-MCA孤立性心肌桥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状况.

    作者:王国庆;马洪宇;张荣恒;郭文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康复治疗方法对脑性瘫痪儿童及其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家庭康复对于脑性瘫痪儿童以及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两组,开展医院康复与家庭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6个月后的患儿生存质量、治疗费用以及康复方式对于患儿及家庭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生理功能、整体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惠儿家庭在康复治疗后,其生存质量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家庭康复治疗在短期内对于患儿和家庭生存治疗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对于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够的提高仍有着重要的意义,且治疗费用较低,更加适合家庭收入较为低的患儿家庭应用.

    作者:郭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3~2015-10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患肢的肿胀度评分、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要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董传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选用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科2015-06~2016-06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为3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相较于石膏外固定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梁维;卓瑞立;刘洪瑞;冯纪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 ~2015-06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5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前合并肺疾病等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因素并未构成独立危险因素,其余均系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手术时间、合并肺疾病等构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在着力提升腹腔镜操作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针对危险因素开展预防性干预,从“源头”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超锋;杜信冈;乔祖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HBV/HCV感染合并轻度脂肪肝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HBV和HCV感染合并轻度脂肪肝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 ~2016-12我院收治的114例HBV感染(乙肝组)以及120例HCV感染患者(丙肝组)临床病例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脂肪肝发生率、血脂、肝功能、纤维化等指标以及病理特征.结果:乙肝组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机率为39.5%,丙肝组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机卒为53.3%,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合并脂肪肝患者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透明质酸、血清Ⅲ型和ⅣV型胶原水平等与丙肝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肝感染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机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两者并发脂肪肝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关;慢性丙肝并发脂肪肝患者肝脏组织炎症以及脂肪病变程度重于慢性乙肝患者.

    作者:张盼;赵晓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与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94例

    目的:探讨采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08~ 2016-09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94例,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丹参川穹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前列地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比,并对其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68.0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VA(30.7±5.3cm/s)、BA值(37.9±6.4 cm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1-±6.4 cm/s、32.6±7.4 cm/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供应,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庆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在肺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在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我院2014-01~ 2016-04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分组,采取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6%,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明显差异.随访患者一年生存率,观察组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9%,经过显著性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时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少,兼备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视网膜震荡电位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对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底病变情况的预测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视网膜震荡电位的总振幅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与眼底病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之前行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测定,术后一周行眼底检查,分析患者术前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与术后眼底病变情况的关系.结果: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与眼底病变情况高度相关.结论:视网膜震荡电位总振幅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及潜伏期的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应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底病变程度.

    作者:候晓冰;王玉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从联合角度评价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独活寄生汤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 ~05 ~2016-04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生存质量及总体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腰腿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体有效率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医骨伤疗法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提升生存质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索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镜治疗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院内科病房2015-01~2016-12接收的患消化性溃疡出血的8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单双号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0例,确诊后行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共40例,确诊后行胃镜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镜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止血更为迅速,值得借鉴.

    作者:耿红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监测急性肺栓塞动态演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诊断急性肺栓塞(APE)以及APE溶栓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确诊APE并经溶栓治疗好转患者栓塞前、栓塞后及溶栓后TTE的变化.结果:与APE发生前相比,发生APE时,患者右室增大,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右室Tei指数增大(P<0.05),三尖瓣出现反流.经溶栓之后右心较前缩小,肺动脉收缩压下降,右室Tei指数下降,三尖瓣反流减少或消失.结论:TTTE是监测APE动态演变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对于存在APE强诱发因素的患者应常规行TTE检查,TTE在APE的诊断以及确诊APE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和随访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洪灿;刘素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后瑜伽对初产妇产后抑郁、体型与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瑜伽对产后瑜伽对初产妇产后抑郁、体型与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10~2016-10本院收治的初产顺产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健康教育为主,针对可能出现的产后并发症,指导产妇产后恢复,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实施本研究产后瑜伽训练,为期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FSFI评分情况,干预前后焦虑(HAMD)和抑郁(HAMA)评分,干预后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SF1评分中干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及性心理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与臀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瑜伽训练能有效提高顺产妇盆底肌肉能力、改善其性生活质量,减少产后焦虑抑郁发生,重塑产后体型.

    作者:钮冬;郭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应用彩超的腹腔横切面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诊断

    目的:研究腹腔横切面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01 ~ 2015-12来我院进行产检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267例产妇进行胎儿腹腔横切面超声检查,使用Voluson E8检查胎儿所有系统有无异常及畸形,观察下腔静脉、主动脉和奇静脉的数目、直径及位置有无异常.结果:存在35例腹腔横切面异常,9例位置异常,14例奇静脉扩张型,5例数目增多型,7例混合型,产后4个月内或引产尸检结果均与腹腔横切面筛查结果一致.超声产检对CCVD的诊断敏感性为60.34%,确诊率为91.38%.结论:彩超腹腔横切面检查方式单一,获许信息较少,各种异构类型典型特征不一,为了提高筛选的精准度应结合不同切面进行超声检验,降低CCVD带来的危害.

    作者:黄梅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妊高征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6例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剂量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高症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邱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