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萍
目的:探究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12 ~2015-12以来,选取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术后采用131I清甲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转移或者术后残留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度的剂量,并进行剂量的调整,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131I治疗后,一次完全清甲52例,清除率为86.67%,其中有3例患者在进行二次治疗后完全清除,患者出现转移灶总共97处,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3.81%.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颌下腺和腮腺,观察组的SR指数和UR指数有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有口干、口苦、乏力等现象,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患者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权友琼;楼岑;宁艳丽;刘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例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组SCL-90的抑郁、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附加因子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的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焦虑、恐怖因子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3个月后的的抑郁、躯体化、强迫、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中,非手术治疗组的抑郁、躯体化、强迫、焦虑、等因子分均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总体较差,治疗后心理状况得到改善,非手术治疗者心理状况好于手术治疗者.
作者:陈强;邱水强;罗振东;张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择取2014-05 ~ 2015-06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2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孔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 ~2016-12于我院就诊的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磺胺米隆冲洗能够有效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小板因子4(PF4)及Toll样受体4(TLR4)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5例PCI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置入一枚支架组32例,置入两枚支架组23例,置入三枚支架组7例.对照组23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用ELISA法检测二者在介入前后的浓度.结果:在PCI手术后,PF4浓度即刻较术前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24h达到峰值.其中置入三枚支架组PF4浓度在术前及峰值水平均较其他两组高,置入一枚支架组水平是低的,置入两枚支架组位于二者之间,对照组PF4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PF4和TLR4水平在PCI前后有动态改变,可能与内皮损伤有关,心脏支架的数量与术后造成的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呈正相关.
作者:张明亮;高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镜治疗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院内科病房2015-01~2016-12接收的患消化性溃疡出血的8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单双号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0例,确诊后行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共40例,确诊后行胃镜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镜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止血更为迅速,值得借鉴.
作者:耿红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家庭康复对于脑性瘫痪儿童以及家庭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两组,开展医院康复与家庭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6个月后的患儿生存质量、治疗费用以及康复方式对于患儿及家庭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生理功能、整体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惠儿家庭在康复治疗后,其生存质量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家庭康复治疗在短期内对于患儿和家庭生存治疗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对于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够的提高仍有着重要的意义,且治疗费用较低,更加适合家庭收入较为低的患儿家庭应用.
作者:郭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讨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和临床状况.方法:此研究中共120例研讨对象,均从我院2015-04~2016-03收治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疾病者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双源CT心脉冠脉CTA方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其CTA检查结果,从心肌桥部位上来看:79例(65.83%)处于LAD,其中51例位于LAD中段,28例处于LAD远端位置.4例(3.33%)处于RCA中段;32例处于LCX,中间支5例(4.17%).心肌桥长度为0.5 ~3cm.其中有26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共5例检出心肌桥.和CTA对比,其检出比明显低于CTA.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出现在左前回旋支及降支,双源CT可用于诊断MB-MCA,MB-MCA孤立性心肌桥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状况.
作者:王国庆;马洪宇;张荣恒;郭文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不同严重分度的氟牙症患者采用Beyond冷光美白的方法,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归纳及评估.方法:采用Beyond冷光美白设备和成套的美白剂将不同程度的氟牙症患者(40例),采用冷光美白治疗,美白前、后都通过VITA色系比色板进行比色然后记录,对比漂白前、后的牙齿颜色的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半年以后对患者随访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同程度氟牙症患者通过Beyond冷光美白技术治疗后,前后的疗效有了显著的变化,其显著的疗效达到了75%.轻、中度氟斑牙色阶提高值和显效率明显高于重度氟斑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yond冷光美白剂对氟牙症特别对轻、中度氟牙症患者具有快速,稳定的美白效果,而且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阴平;方贺;梁长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爪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获嘉县中医院肾病科2015-07~ 2016-07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4例,依据治疗药物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7)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37)基于对照组加用爪蒌薤白白酒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优于对照组64.9%(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HDL、TC及TG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爪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何明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09~2017-01共84例重度牙周病患者并随机分组,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有42例患者.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采用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重度牙周病治疗总有效率;修复美观性评分、舒适度评分、固位稳定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牙周AL、BI、PLI、PD.结果: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重度牙周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修复美观性评分、舒适度评分、固位稳定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牙周AL、BI、PLI、PD相近(P>0.05);干预后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牙周AL、BI、PLI、PD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提高舒适度和美观度,提高固位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4-05 ~2016-05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的微创手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9%与87.8%,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1%与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的治愈率高,微创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住院时间短,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俊杰;侯志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3~2015-10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患肢的肿胀度评分、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要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董传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在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我院2014-01~ 2016-04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分组,采取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6%,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明显差异.随访患者一年生存率,观察组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9%,经过显著性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时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少,兼备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以及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10 ~2016-10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1例.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以及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治疗后髋关节优良率和手术情况.结果:DNS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8.43%,PFN组为96.08%.和DNS组相比,PFN组的术后髋关节优良率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DNS组相比,PFN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切口长度显著较好(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手术治疗,安全性强,治疗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长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间补充维生素C和E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孕周为28~34周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孕妇给予补充维生素,每天补充维生素C300mg、300mg的维生素E,对照组孕妇给予安慰剂,两组孕妇这些营养物质的补充直至分娩结束.结果: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潜伏期具有较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发病潜伏期分别为(11.5±3.0)d、(5.4±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孕妇补充维生素C和E后,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显著下降,并且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间孕妇补充维生素C与E能够有效地降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几率,改善了妊娠的结局,是一种值得使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连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01 ~2017-01收治的80例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 =40)和单纯氟康唑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性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5% (39/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7.5%(31/40) (P <0.05),性渴望、性唤起、性润滑、性高潮、性满足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性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较单纯氟康唑更能促进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及性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邹昌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比较正常颌患者和无牙颌患者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用传统法分别对健康正常颌患者和健康无牙颌患者共32例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者麻醉失败率.结果:正常颌患者麻醉失败率为12.5%,无牙颌患者麻醉失败率为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牙颌患者麻醉失败率高于正常颌患者.
作者:孙晓峰;刘继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子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患者的相同体征,118例该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均行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芍六君子汤,半年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KPS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毒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可有效防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左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VEF及SV均显著提高(P<0.05),LVEDD及LVESD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倪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