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强;徐墨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03 ~ 2015-03本院接收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接受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就两个组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3.3%,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25.1±5.3)分、ADL评分(32.3±4.1)分,相较于对照组(19.6±3.9)分、(38.0±3.9)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应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满足,可有效促进患者智力障碍、日常活动能力得以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作者:雷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进行探析,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属于2011-01~ 2015-06我院救治的,分为两组,分别实施改良颌下腺摘除术与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6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尽量保留患者的面部血管功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减轻手术瘢痕,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
作者:徐近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HLA-B等位基因多态测序比对统计分析以确定HLA-B等位基因分型与奥卡西平所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癫痫中心确诊为癫痫的患者,使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后引起不同程度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抽取外周血2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based typing,PCR-SBT)对HLA-B等位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对服用奥卡西平后不同程度皮肤不良反应患者的HLA-B等位基因统计分析确定与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结果:HLA-B*1502基因导致皮肤不良反应阳性患者2/9(P<0.05).结论:HLA-B*1502基因与奥卡西平诱发皮肤不良反应相关.
作者:韩翔宇;王菊莉;曹洪涛;陶英贤;陶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管镜手术对患者残余结石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胆管镜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胆管结石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胆管镜手术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为73.91%,且观察组(10.87%)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2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胆管镜治疗术后患者残余结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结石清除率,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易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大鼠脑部枕大池重复注血将大鼠制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模型,并对大鼠模型进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不同时间检测软脑膜纤维化程度,探讨地塞米松对大鼠模型所致脑积水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4只,进行随机分配,分成两组每组12只(安慰剂对照组、地塞米松给药组),并将其制成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注血时间间隔72h,边建模边同时给药,对照组用药为0.9% Nacl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用药量按大鼠体重100mg/1.5mg腹腔给药.制模后3d、7d及21d时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进行处死.通过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标本中软脑膜平均纤维厚度.结果:①脑组织含水量数据显示地米给药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软脑膜纤维标本厚度数据显示对照组大于给药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SAH中脑组织含水量与软脑膜厚度呈现正相关性.结论:通过对大鼠模型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结果显示地塞米松可能在其脑积水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本实验可能会对临床用药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作者:杨福义;赵梓涵;高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中PU.1的表达水平,探究地塞米松对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模型组(B),地塞米松治疗组(D),每组10只.每组大鼠分别在第28天处死.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制作肺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 PU.1 mRNA的含量.结果:(1)模型组肺泡灌洗液PU.1 mR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地塞米松治疗组PU.1mRN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PU.1在肺纤维化中起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下调PU.1的表达抗肺纤维化.
作者:鲍文华;王瑾;李树民;杨晓东;马雪梅;孙云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中TGF-β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感染后0、6、12、21周及治疗后9周TGF-β1浓度.结果:不同病期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感染成功率为100%.小鼠感染后0、6、12、21周及治疗后9周的TGF-β1浓度分别是(0.45±0.07) ng/L、(0.82±0.09) ng/L、(1.35±0.12) ng/L、(1.61 ±0.10)ng/L和(0.50±0.06) ng/L.结论:血吸虫病感染小鼠血清中的TGF-β1浓度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药后明显下降,提示其可能具有病情评估意义.
作者:谢丽云;郑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不同三联疗法在治疗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 ~2015-03于本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照组则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9例,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中治愈17例,好转13例,有效率为82.9%,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4%与75.0%,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患者(8.3%)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13.9%)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腹痛、便秘等,患者主观可耐受,无需进一步处理.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起效更加迅速,从而为抗菌药物提供了更好的药效发挥环境,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溃疡愈合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因此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向海霞;张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接骨器用于治疗粉碎性胸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1 ~2014-12笔者共诊治27例胸骨骨折患者,对其中6例粉碎性胸骨骨折患者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式胸骨接骨器进行固定碎骨片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3d后,呼吸明显改善,胸痛也显著减轻,1周后行胸部CT和X线检查发现6例患者骨折处均无移位,没有发生伤口及纵膈感染现象,未出现局部皮肤不适或前胸活动受限等症状.所有患者胸骨骨折均临床痊愈,未出现接骨器松动或脱位现象,未出现死亡现象.结论:记忆合金接骨器用于治疗胸骨粉碎性骨折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感染,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富东;赵玉彪;储生雷;黄莹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血栓栓塞症患者心肌酶谱变化规律.方法:将收治的5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无缺氧、无合并心、肝、肾疾病的胸、肺疾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中LDH、CK、HBDH、AST、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有显著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TE组患者中,大面积栓塞患者和非大面积栓塞患者心肌酶水平比较,结果显示HB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有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54例PTE患者中,12例死亡患者的心肌酶水平与存活患者比较,结果显示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比较有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有显著性的升高,CK、CK-MB等心肌酶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PTE继发心肌损害的诊断指标.CK-MB、AST可作为预后参考指标.
作者:周佳;刘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翻白草对CCl4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SOD、MDA和GSH的影响,验证其对CCl4慢性肝损伤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分别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SOD、MDA和GSH含量.结果:翻白草可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MDA作用,阻止GSH、SOD的消耗,提高GSH、SOD活性.结论:翻白草能够对抗大鼠肝组织内CCl4引起过氧化反应,提高模型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对肝脏细胞和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纲;黄平;李绍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采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抗肝纤维化作用,对该方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恩替卡韦治疗组和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治疗组.为大鼠皮下注射TAA,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至第6周,形成肝纤维化.药物治疗组于造模第7周开始,每天给予逍遥散水煎液8g/kg灌胃,每周恩替卡韦0.5mg/kg灌胃,6周后用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后从眼球静脉丛取血收集血清.对模型组和治疗组的生化指标ALT和AST进行检测,利用放免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0.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显著降低了血清AST/ALT的活性,TNF-α浓度有明显降低.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可有效抑制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阻断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网络传递有关.
作者:王庆生;李绍民;冯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浆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外翻、微粒(microparticle,MP)释放的动态变化的观察,探讨其与急性脑血栓的关系,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血栓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排除标准:糖尿病、恶性高血压、尿毒症、恶性肿瘤、近6个月输血史),同时收集20例正常体检人员,无心脑血管疾病,检测前无使用抗凝剂等干扰血凝系统的药物,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S暴露,比较正常人与脑血栓患者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显著性,得出结论.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微球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微粒释放可以促进凝血因子复合物及凝血酶的生成,终促进凝血的发生,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东升;王复新;段伟;王明华;刘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CIN采用LEEP治疗后的妊娠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未行LEEP手术且无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的42例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48% (P<0.05);两组产妇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开展LEEP治疗对CIN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鹿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柴胡汤加减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价值.方法:抽取132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例(95.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例(80.3%),观察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治疗过程中选用小柴胡汤加减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同时配合西药阿普唑仑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标本兼治,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为肠梗阻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1998-01 ~2014-05收治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共70例,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34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和开腹直视下手术,分析两组的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放置了腹腔引流管.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2.37±0.63)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72±0.35)d,进食流质时间为(2.15±0.39)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26±0.51)d,住院总时间为(6.17±0.36)d,均优于开腹组的相应时间指标(P<0.05);两组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术中小肠损伤及再次梗阻,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学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水芫花(Pemphis acidula)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对水芫花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蒸馏水提取物.测定不同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及还原能力,并用Vc作阳性对照,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平板打孔法、光密度法衡量不同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丙酮提取物得率高为11.92%,石油醚提取物得率低仅为2.11%,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蒸馏水提取物,抑菌活性顺序为: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蒸馏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结论:水芫花提取物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
作者:徐盛颖;干晶露;张桑桑;闻正顺;曲有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旨在提升人工流产患者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02~ 2015-06收治的82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本次试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总并发症率对比,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2.44%,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19.51%,研究组总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很好提升护理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高,安全可行,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秋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两种剖腹产切口方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2-02 ~ 2013-12我院收治的200例剖腹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手术刀切开,而观察组则给予电切刀切开,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和脂肪液化率分别为2%、3%;而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和脂肪液化率分别为8%、1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剖腹产患者电刀切皮肤、手术刀切脂肪层的手术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华;王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期刊的发展与医院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医院学科建设需要医学期刊这一交流平台,而医学期刊建设也离不开医院学科的有效支持.因此,医学期刊办刊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与医院学科建设之间地联系,从而不断提升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推动医学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以医学期刊与医学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联系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医学期刊的重要性以及立足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医学期刊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江清林;王英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