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张治国

关键词:非手术与手术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 ~2013-12我院收治的2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术后再加上有目的的锻炼和药物治疗,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0例,对照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肽0.2g,每日3次口服,治疗周期均为两周,治疗前及治疗14d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00% (34/40);对照组有效率65.79%(25/3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改善,治疗组疗效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与单用银杏达莫相比疗效更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成吉;董淑欣;刘文娟;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需要视角肿瘤患者临终关怀层级护理模式构建与应用

    目的:依据患者生命质量和医院焦虑抑郁评分等级,构建基于患者需要的层级临终关怀护理模式,以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层级护理试验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住院时对两组病例均进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QLQ)和医院焦虑抑郁(HAD)测定评分并分级,层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层次采取层级的干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不做层级干预护理.护理结束后复测QLQ和HAD评分和分级并对两组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层级护理试验组的QLQ评分由干预前的(39.50±6.79)分,提高为(59.50±11.19)分,HAD评分由阶段18.00±1.89)分,下降为(12.10±2.69)分;常规护理对照组的QLQ前后测评结果为(41.30±6.29)分和(45.70±6.46)分,HAD为(17.40±1.84)分和(16.30±2.67)分,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后QLQ等级变化两组比较也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依据患者生理心理需要评分进行临终关怀层级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调动护师工作主动性,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新护理模式.

    作者:田宝文;张国艳;王静;张强华;刘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深圳市龙岗区3302例孕前检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自费来我院行孕前检查服务对象的疾病检出情况,并对目前孕前保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开展孕前保健工作.方法:选取2011-01-01~2013-12-31自费到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进行孕前检查的人群共3302位作为分析对象.结果:检查结果疾病检出率男21%,女23%,其中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高,男性检出率15%,占检出疾病的56%;女性检出率27%,占检出疾病的46%.结论:应当加强优生促进工程的健康教育工作,让所有准备生育的夫妻接受孕前检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张丽珍;杨乙;李晓红;温泰芳;邹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5例留置尿管脱出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脱管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减少此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2014年10月份本科管路滑脱报告单中上报的5例患者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老年女患者,行动不便,不配合的患者容易发生管路滑脱,主要原因为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够及采用气囊内注气的方法.结论:护士应正确评估留置尿管患者的情况,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加强病情观察,改进留置方法.

    作者:赵春艳;于翠翠;邓春瑶;孙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留学生教学成为各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高校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我校自2006年以来招收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多名留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本科的学习.

    作者:毕胜;王秀萍;关雪莲;王昆祥;李培育;侯丽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洛培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苗世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脑胶质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动物实验水平研究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①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悬液的制备.②制备胶质瘤模型,制备的胶质瘤模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Ⅰ组注射生理盐水、Ⅱ组注射紫杉醇、Ⅲ组注射PBCA+ NP、Ⅳ组注射紫杉醇+PBCA+ NP,15d后观察Wistar大鼠的变化,观察肿瘤病理切片,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①Wistar大鼠的生存状态,Ⅳ组好于其它三组.②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脑胶质瘤血管的减少和坏死肿瘤组织比Ⅳ组少.③Wistar大鼠脑胶质瘤调亡率Ⅳ组高于Ⅱ组、Ⅲ组,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明显提高紫杉醇抗Wistar大鼠脑胶质瘤的作用.

    作者:李明军;李英夫;吴雁;杨福义;王维峰;宣兆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贵州省基层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贵州省基层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行为,为职业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调查表”,对贵州省第十期重症医学护士专科培训班的31家医院58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使用锐器盒依从性较低,治疗车上备锐器盒(3.37±1.76)分,95% CI(2.88,3.86);治疗盘内备锐器盒(2.26±1.56)分,95% CI(1.83,2.69);为病人动静脉抽血、注射及拔针时使用带锐器盒的治疗车或治疗盘均低于3.0分,锐器盒满3/4更换(3.98±1.29)分,95%CI(3.63,4.33);接触锐器时的防护行为不规范,使用后的注射针不回套针帽(3.19±1.52)分,95%CI(2.78,3.6);需要套针帽的情况下用单手套针帽(3.36±1.24)分,95%CI(13.01,3.71);使用后注射器针头在原地立刻放入锐器盒(3.31±1.55)分,95% CI(2.88,3.74);用锐器盒卡槽分离注射器针头(3.3±1.4)分,95%CI(2.91,3.69);拔头皮针后不将针头插入瓶口或莫非氏滴管内(3.65±1.45)分,95%CI(3.24,4.06);折安瓿时用纱布包裹(2.4±1.27)分,95%CI (2.05,2.75).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行为较差,职业防护管理有待加强.

    作者:袁晓丽;彭亚敏;江智霞;周家梅;王汇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裂解温度对培养板中MCF-7细胞质电化学信号的影响

    目的:研究裂解温度对培养板中MCF-7细胞质电化学信号的影响.方法:循环伏安法研究裂解温度对两种裂解方式获得的细胞质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结果:50℃为水浴加热裂解法的佳温度,而60℃为烘箱加热裂解细胞法的佳温度,且50℃为水浴加热裂解法获得的细胞质电流强度明显大于60℃为烘箱加热裂解法获得的细胞质电流强度.结论:50℃水浴加热裂解法可以作为24孔板中细胞进行电化学检测的佳裂解条件.

    作者:刘慧东;李锦莲;武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白桦脂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制剂学研究

    目的:制备白桦脂醇脂质体,优化其工艺并进行制剂学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桦脂醇脂质体.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佳制备处方为白桦脂醇16mg,卵磷脂80mg,胆固醇35mg,PBS pH为7.0.由此制备的白桦脂醇脂质体溶液为乳白色半透明液体,观察到其脂质体为类球形粒子,形态圆整,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00 ~ 500nm,ζ电位为-25 mv,包封率为43%,载药量为1.22%,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薄膜分散法制备白桦脂醇脂质体粒径较小,方法简便,重复性高,适用于白桦脂醇脂质体的制备.

    作者:韩雪冰;于莲;乔越;张灵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丹参注射液对于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NF-κB、TNF-α、IL-6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用丹参注射液时血清中NF-κB、TNF-α、IL-6的影响,从而探讨丹参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5只清洁的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疾病模型组(AP组)和药物治疗组(丹参组).在3h、6h、12h时在各组分别取5只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及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NF-κBp65蛋白.结果:将模型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TNF-α、IL-6的水平增高,胰腺组织NF-κB蛋白也升高(P<0.05);而治疗组(丹参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AP大鼠NF-κB蛋白,从而降低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水平,控制AP炎症,从而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发挥作用.

    作者:王小全;艾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食用芒果致过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芒果是人们喜爱的热带水果之一,其果肉细滑,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美化肌肤、防治便秘的功效;对气喘、咳嗽、痰多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能降低血酯,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常食对心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芒果中除了含有糖、蛋白质、胡罗卜素和各种维生素外,还含有单(或二)羟基苯(生漆中就含有该抗原而常引起过敏),不完全成熟的芒果还含有醛酸,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食用芒果过敏[1].在发达国家,食物过敏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我国对儿童食物过敏,尤其是特应质儿童中食物过敏的发生情况、食物过敏与其它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目前均少有报道[2].

    作者:于淑敏;刘艳辉;于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异丙酚预处理对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和p38和caspase-3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异丙酚(propofol)为目前为常用的静脉全麻醉药物,因其苯环上的结构与天然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相似,因而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1],一些在体动物实验表明异丙酚具有脑保护效应[2~ 5].本研究利用拟AD大鼠模型,观察了用异丙酚预处理海马组织中p38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结合行为学检测,评价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邓萌;王景霞;张岩;余立荣;邓文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及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5-羟色胺2A(5-HT2A)受体动态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机制.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 24只、模型组(Li-PILO)30只、模型组+左乙拉西坦组(Li-PILO+ LEV) 30只,分别给予LEV组和Li-PILO+ LEV组大鼠LEV 200 mg/kg每日1次灌胃,连续28d.采用RT-PCR方法分别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和5-HT2A受体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表达水平:与NS组比较,Li-PIL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升高更明显;与Li-PILO组比较,Li-PILO+LEV组GFA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2A受体表达水平:LEV对照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Li-PILO组在第7天时表达水平降低,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水平越明显,即在第14天、第28天5-HT2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组比较,Li-PILO+ LEV组5-HT2A受体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VE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5HT-2A受体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表达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聂磊;王海燕;李春玉;邹艳红;王禹;迟瑛娇;王影;赵塔娜;赵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切入点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思索

    在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它以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胚胎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起着桥梁学科的作用.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系的生理学教师,我的学生将来都会是走向临床的医生,如果他们不具备生理的基本知识,就不能正确认识疾病;同时,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然而,由于教材内容多,授课时间短,理论性强,且抽象难懂,尽管教师在有限的学时范围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可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如何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已成为广大生理学教师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在此形势下,改革生理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势在必行.

    作者:郑衍芳;夏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血清中的含量.结果:腺样囊性癌患者血清中C-M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C-MET浓度与腺样囊性癌的转移和侵润关系密切.腺样囊性癌血清中HER-2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HER-2的浓度肿瘤的转移和侵润密切相关.腺样囊性癌患者血清中IGF1R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其血清浓度含量与转移和侵润无相关.结论:C-MET、HER-2和IGF1R的联合检测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以前病程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麻春莹;闫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

    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静脉血栓的发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药物及物理治疗,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终保留住导管且功能正常.

    作者:刘清杰;刘清华;宋朝晖;徐宗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GST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组织IL-1、TNF-αmRNA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GST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L-1、TNF-α在mRNA水平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AO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预处理组大鼠术前7d,按照GSTT大、小剂量给予治疗,Real-time方法检测IL-1、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平分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明显上调IL-1、同时显著下调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P<0.05);且大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GSTT抑制炎症因子IL-6表达的同时,促进抗炎因子TNF-α的表达,从而实现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拮抗保护作用.

    作者:王梦娇;曹启博;颜嘉仪;辛怡萱;袁琦峰;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SP27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细胞骨架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热休克蛋白(HSP27)及其磷酸化蛋白(p-HSP27)表达对急性胰腺炎(AP)模型大鼠细胞骨架保护性作用的研究.方法:将45只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组(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假手术组(C组).实验前12h禁食,正常饮水,确定AP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于1h、3h、6h三个时间段处死大鼠,且随机每个时间段每组各处死5只.确定动物模型建立成功,Western-blotting检测HSP27及其磷酸化蛋白含量,RT-PCR检测HSP27mRNA表达.结果:急性胰腺炎组大鼠各时间点SAM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急性胰腺炎组大鼠各时间点胰腺组织HSP27蛋白、p-HSP27蛋白(Ser15)和HSP27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在AP早期胰腺细胞骨架稳定性出现明显变化,HSP27及其p-HSP27含量及HSP27mRNA表达明显升高,提示HSP27在AP早期对胰腺细胞骨架的稳定性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作者:李宏旭;田桦;程开;卓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探讨发生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43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诊断过程中50例首诊漏诊病例,通过对漏诊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在实际的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找到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对5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首诊漏诊患者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所有患者首诊漏诊的主要情况为首诊无异常复诊发现多跟或单根肋骨骨折患者10例,共20%,首诊发现肋骨骨折复诊发现肋骨骨折数目错误患者14例,共28%,首次胸部平片骨折检出漏诊或误诊患者26例,共52%.结论:在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进行X线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改善在以往诊断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尽可能地做到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在首诊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

    作者:林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