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磊;王海燕;李春玉;邹艳红;王禹;迟瑛娇;王影;赵塔娜;赵冬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改良的中国公式计算肾小球率过滤(c-aGFR)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的临床意义,并做c-aGFR和ACR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根据ACR不同阶段分成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ACR< 30mg/g),C组(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mg/g),D组(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ACR> 300mg/g);应用改良中国MDRD公式c-aGFR(mL/min·1.73m2)=175×[Hit Pcr]-1.234×年龄-0.179×[女性×0.79]计算GFR,(即c-aGFR,mL/min·1.73m2).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c-aGFR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GFR降低,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GFR降低,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与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相比c-aGFR降低,有显著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ACR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R增高,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R增高,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与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相比ACR增高,有显著变化(P<0.05).c-aGFR随着ACR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earson分析显示二者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c-aGFR及ACR可以做为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监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情况,对调整糖尿病患者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剂量及药物的选择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秦松竹;杨玉芝;冯琨;赵凌斐;刘余;刘俏含;潘佳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它以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胚胎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起着桥梁学科的作用.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系的生理学教师,我的学生将来都会是走向临床的医生,如果他们不具备生理的基本知识,就不能正确认识疾病;同时,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然而,由于教材内容多,授课时间短,理论性强,且抽象难懂,尽管教师在有限的学时范围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可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如何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已成为广大生理学教师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在此形势下,改革生理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势在必行.
作者:郑衍芳;夏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SP教学法构建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该方法的教学特点,总结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意义.方法:选择2013-02 ~2014-02我院80例肛肠外科临床见习的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实习医生应用SP教学法进行肛肠外科临床教学,对照组实习医生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后对比两组实习医生考核成绩,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实习医生的总体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结论:应用SP教学法构建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能取得优秀的教学成果,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王娇;张立海;黄文丽;孙国娟;钟敏;金凤;吉志武;王跃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GST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L-1、TNF-α在mRNA水平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AO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预处理组大鼠术前7d,按照GSTT大、小剂量给予治疗,Real-time方法检测IL-1、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平分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明显上调IL-1、同时显著下调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P<0.05);且大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GSTT抑制炎症因子IL-6表达的同时,促进抗炎因子TNF-α的表达,从而实现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拮抗保护作用.
作者:王梦娇;曹启博;颜嘉仪;辛怡萱;袁琦峰;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激活对胰腺自身产生自体消化所引起的化学炎性反应.探讨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观察,采取相应的治疗及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通过观察分析10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加强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耿佳颖;李美玲;韩桂华;郭锎;李玉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氩激光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60例82只眼,随机分为单纯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1只眼,联合治疗组在全视网膜光凝1周前行Ranibizumab 0.05mL(0.5mg)玻璃体腔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FFA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BCVA和CMT均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FA结果显示两组视网膜无灌注区封闭良好.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联合氩激光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作者:王梗;刘英豪;张巍巍;林柏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三餐热量分配.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佳木斯大学2012级、2013级男、女大学生营养摄入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佳木斯大学男、女大学生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尼克酸、碘和男生锰能满足人体需要.男、女生脂肪、热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硫胺素、钙、锌摄入量不足,且女生的铁摄入量同样不足,女生铁摄入量不足.男、女生脂肪、钙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男、女生早餐热量摄入偏低,女生仅占14%,晚餐热量偏高.夜宵、水果和零食方面,男生偏重吃夜宵,女生偏重水果和零食.结论:男、女大学生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尼克酸、碘和男生锰能满足人体需要;男、女大学生脂肪、热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硫胺素、钙、锌摄入量不足,且女生的铁摄入量同样不足,男、女生脂肪、钙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男女生早餐热量摄入偏低,女生仅占14%,晚餐热量偏高;男生偏重吃夜宵,女生偏重水果和零食.
作者:薛勇;薛宇;季庆辉;张芳芳;王姝;兰贵香;王亚男;李娜;成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纯利凡诺引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回顾佳木斯市解放军二二四医院妇产科和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在2012-01~ 2014-11因各种社会因素、胎儿畸形等原因要求妊娠终止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16 ~27周患者,随机分成利凡诺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穿刺注射引产,联合用药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结果:联合用药组宫缩起动时间、总产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较单纯用药组明显缩短或降低.结论:联合用药引产效果优于单纯用药,且不增加药物副反应.
作者:杨微;刘润丽;杨卫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08 ~2013-12共10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何正确应用无创呼吸机,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产生.结果:10例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明显改善,和应用呼吸机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H、PaO2、PaCO2等血气结果与应用呼吸机前相比治疗比较,具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例患者均未合并其他并发症,也未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逐渐脱离呼吸机,另有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仍需长期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结论:ICU病房中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及时为其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氧状态,提升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01~ 2014-01以来收治的5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实验室检查及X线胸片检查,观察检查症状,给予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16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27.59%)、10例外周血白细胞降低(17.24%)、24例血沉增快(41.38%)、8例心肌酶谱增高(13.79%).经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8.28%(56/58).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气促、肺部湿口啰音的临床表现,但临床发病不明显,无典型临床特征.采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彦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11 ~ 2014-04收治的尿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3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血钠、血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 <0.01),且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达到96.97%.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较佳.
作者: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静脉血栓的发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药物及物理治疗,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终保留住导管且功能正常.
作者:刘清杰;刘清华;宋朝晖;徐宗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发生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43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诊断过程中50例首诊漏诊病例,通过对漏诊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在实际的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找到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对5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首诊漏诊患者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所有患者首诊漏诊的主要情况为首诊无异常复诊发现多跟或单根肋骨骨折患者10例,共20%,首诊发现肋骨骨折复诊发现肋骨骨折数目错误患者14例,共28%,首次胸部平片骨折检出漏诊或误诊患者26例,共52%.结论:在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进行X线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改善在以往诊断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尽可能地做到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在首诊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
作者:林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如诊治不及时,将会使小儿下肢畸形,行走受限,严重时可导致患儿终生残疾.2005~ 2010年我院对原外展支具进行改良,采用可滑动外展支具治疗DDH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使用可滑动外展支具有效的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同时减轻了患儿及患儿家长的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洪军;李长德;解云川;唐海波;李晓涛;宋丽娜;孟祥君;袁世伟;孙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碳纳米管对镁合金基体上钙磷/壳聚糖膜层负载的庆大霉素在模拟体液中释放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分别将庆大霉素负载在钙磷/壳聚糖膜层和钙磷/壳聚糖/碳纳米管膜层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庆大霉素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浓度.结果:镁合金基体上钙磷/壳聚糖膜层负载碳纳米管后,膜层中庆大霉素负载量增加、庆大霉素释放速度降低.结论:碳纳米管有效改善了镁合金基钙磷/壳聚糖骨材料的释药性能.
作者:张杰;迟艳侠;郭晓玲;焦淑清;张向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 ~2013-12我院收治的2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术后再加上有目的的锻炼和药物治疗,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必须改革原有的考核方式,采取口试笔试结合、平时期末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对题型、内容等优化调整,并对教育体制、教师素质等提出了建议,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综合素质的高等医学人才.
作者:孙玉鸿;侯艳;李雅江;高英英;李莹;马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留学生教学成为各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高校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我校自2006年以来招收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多名留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本科的学习.
作者:毕胜;王秀萍;关雪莲;王昆祥;李培育;侯丽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以及病理分级、分型与IGF-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IGF-1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IGF-1蛋白的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与IGF-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①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中都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为71.4%;IGF-1蛋白在良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临床分期中:Ⅰ~Ⅱ期涎腺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66.7%;Ⅲ~Ⅳ期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80%;临床的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IGF-1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各级别IGF-1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随着肿瘤内血流分布的增多,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也随之增高.④从影像上特征性表现的评分来看,分值越低,IGF-1蛋白表达越低;分值越高,IGF-1蛋白表达越高.结论: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阳性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恶性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并且涎腺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作者:温鹏涛;丁元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验44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3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CHR)及15例鼻鳞状细胞癌(NSCC)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7的表达情况.结果:(1)CXCL12在CHR、NIP、NS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54.54%,86.67%,呈递增型;(2) CXCR7在CHR、NIP、NS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8%,52.28%,93.3%,呈递增型;(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62,P< 0.05).结论:CXCL12和CXCR7均参与NIP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二者在NI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任凤伟;范宗宪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