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鹏涛;丁元欣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留学生教学成为各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高校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我校自2006年以来招收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多名留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本科的学习.
作者:毕胜;王秀萍;关雪莲;王昆祥;李培育;侯丽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0例,对照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肽0.2g,每日3次口服,治疗周期均为两周,治疗前及治疗14d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00% (34/40);对照组有效率65.79%(25/3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改善,治疗组疗效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与单用银杏达莫相比疗效更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成吉;董淑欣;刘文娟;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麻痹性斜视患者在临床比较多见,但伴有疼痛的麻痹性斜视并不多见.伴有疼痛的麻痹性斜视临床主要见于眼外伤,TolosA-Hunt综合征,后巩膜炎,炎性假瘤、筋膜炎以及颅内占位病变等.眼外伤有明确的病史及体征,容易鉴别.后巩膜炎虽然容易漏诊,但在眼球彩超、CT或核磁共振成像时可以显示后部巩膜增厚.颅内占位容易发现.筋膜炎临床表现相对典型,而且血象有炎症表现.Tolosa-Hunt综合征与炎性假瘤有时症状交织,治疗方法相似,不易排除,Tolosa-Hunt综合征发病多单侧多见,本病例表现为双侧,非常罕见,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峰;王遵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WISP-2及FGFB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剖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评估两种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相关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IHC-P法对经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40例,取其癌组织标本及远离癌肿5cm的组织标本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术前未经经放、化疗、激素的应用及其它抗癌治疗.结果:①NSCLC中WISP-2的阳性表达率25例(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33例(82.5%),NSCLC中FGFBP1的阳性表达率30例(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12例(30%).②WISP-2(+)FGFBP1(+)13例、WISP-2(-)FGFBP1(+)12例、WISP-2(+)FGFBP1(-)13例、WISP-2(-)FGFBP1(-)2例,两因子表达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5,P< 0.05).③WISP-2与FGFBP1在年龄及性别的阳性表达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临床参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CLC中,WISP-2呈低表达而FGFBP1则相反,两者呈负相关,且WISP-2与FGFBP1在年龄及性别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在其他临床参数之间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也可以为NSCL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阎红娥;秦越;鲍文华;孙云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三餐热量分配.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佳木斯大学2012级、2013级男、女大学生营养摄入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佳木斯大学男、女大学生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尼克酸、碘和男生锰能满足人体需要.男、女生脂肪、热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硫胺素、钙、锌摄入量不足,且女生的铁摄入量同样不足,女生铁摄入量不足.男、女生脂肪、钙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男、女生早餐热量摄入偏低,女生仅占14%,晚餐热量偏高.夜宵、水果和零食方面,男生偏重吃夜宵,女生偏重水果和零食.结论:男、女大学生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尼克酸、碘和男生锰能满足人体需要;男、女大学生脂肪、热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硫胺素、钙、锌摄入量不足,且女生的铁摄入量同样不足,男、女生脂肪、钙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男女生早餐热量摄入偏低,女生仅占14%,晚餐热量偏高;男生偏重吃夜宵,女生偏重水果和零食.
作者:薛勇;薛宇;季庆辉;张芳芳;王姝;兰贵香;王亚男;李娜;成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01 ~2013-12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80例,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实施活动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实施评品管圈活动前(75.0%);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合格率为83.75%,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自理能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程索华;孙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通过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模型(MCNS),观察血清IL-4、IL-12的动态变化,探讨MCN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每组20只.阿霉素5mg/kg制MCNS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用ELISA检测血清IL-4、IL-1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肾病组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的水肿,血清IL-4升高,IL-12降低.结论:①MCNS存在TH1/TH2功能紊乱,IL-4、IL-12参与了MCNS的免疫机制.
作者:李丽;王长山;康晓明;王显鹤;孟庆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洛培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苗世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10~2014-10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39例观察组病人和39例对照组病人,均为我院门诊收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为观察组,行奥曲肽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82.05%,观察组为94.87%,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治后,患者在观察组的血清IL-8、Hs-CRP、MDA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奥曲肽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烨;崔佳宾;赵明翀;张楠;范彦秋;卓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激活对胰腺自身产生自体消化所引起的化学炎性反应.探讨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观察,采取相应的治疗及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通过观察分析10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加强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耿佳颖;李美玲;韩桂华;郭锎;李玉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7 ~2013-10本院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Child-Pugh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肝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改善,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AST、AL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期,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期.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期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Child-Pugh评分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期水平,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可以更为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任贺庄;高金保;高凤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的10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这100例产前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大多数为单发畸形,单发畸形41例,19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左室双出口、右室双出合并其他畸形30例,另有比较少见的10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关键,具有诊断价值,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
作者:王婧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神经阻滞对阴茎海绵体内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性功能正常的下腹部手术患者(志愿受试者),青年组及老年组各8例,分别于脊神经阻滞前后取阴茎海绵体内血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同时分别测量阴茎长度与周径的变化.结果:脊神经阻滞后青年及老年组阴茎海绵体内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明显升高,与阻滞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青年及老年组阴茎海绵体内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脊神经阻滞前后阴茎长度与周径明显增加(P<0.01).结论:脊神经阻滞可以使NO含量、NOS活性升高及阴茎长度与周径增大.脊神经阻滞阻断交感神经,间接兴奋副交感神经,从而促进阴茎的勃起.为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郭玉刚;迟宝进;桂士良;郝鹏;秦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验44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3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CHR)及15例鼻鳞状细胞癌(NSCC)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7的表达情况.结果:(1)CXCL12在CHR、NIP、NS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54.54%,86.67%,呈递增型;(2) CXCR7在CHR、NIP、NS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8%,52.28%,93.3%,呈递增型;(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62,P< 0.05).结论:CXCL12和CXCR7均参与NIP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二者在NI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任凤伟;范宗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SHG-44脑胶质瘤模型,为胶质瘤药物的药效学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体外培养的SHG-44胶质瘤细胞浓缩悬液,5×106/10μL接种于Wistar大鼠的右侧尾状核区,种植后连续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并于7d行MRI扫描,将未成瘤的大鼠去除,分别于7d、14d、21d、自然死亡几个区间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21d处死和自然死亡的大鼠,取脑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1周内均较活泼,全部正常,术后1~2周表现为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体重下降,步态不稳,2周后上述症状加重,逐渐有死亡的大鼠.HE染色可明显观察到大鼠脑胶质瘤的形成.结论:建立的Wistar大鼠SHG-44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可靠稳定,其肿瘤生长特性及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可作为临床胶质瘤研究的理想模型.
作者:李英夫;李明军;廉晓宇;宣兆博;鲁艳梅;涂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08 ~2013-12共10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何正确应用无创呼吸机,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产生.结果:10例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明显改善,和应用呼吸机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H、PaO2、PaCO2等血气结果与应用呼吸机前相比治疗比较,具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例患者均未合并其他并发症,也未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逐渐脱离呼吸机,另有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仍需长期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结论:ICU病房中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及时为其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氧状态,提升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 ~2013-12我院收治的2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术后再加上有目的的锻炼和药物治疗,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定量分析半导体激光仪德国D980对大鼠皮肤中胶原纤维及Ⅰ型胶原纤维含量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半导体激光仪对大鼠皮肤紧肤除皱的影响机制.方法:德国D980半导体激光仪照射大鼠,对实验区域进行背部脱毛处理.在同一治疗参数下,选择操作模式为连续模式,调节仪器功率为5w,能量密度为24J/cm2,各光纤走形间间距分别为0.5cm、1.0cm、1.5cm.取激光照射后3个月后的大鼠皮肤采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胶原纤维的变化,ELISA检测方法定量分析Ⅰ型胶原纤维的含量.结果:强脉冲光照射3个月后的大鼠HE染色结果显示胶原纤维含量增加,ELISA数据结果显示激光照射后Ⅰ型胶原纤维在数量上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B、C各组间均有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仪可促使皮肤胶原纤维含量增加,进而达到紧肤除皱的效果,在实验的基础上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世杰;张威;李懿;倪金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胃肠激素(UA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120例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A、B、C三组,并将每组40例进一步划分出组1、组2,各组1均为正常后肢缺血模型、组2均为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A1、A2组不予药物干预;B1、B2组予G-CSF联合bFGF干预;C1、C2组予UAG、G-CSF联合bFGF干预.术后1周,每组取10只大鼠,检测缺血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术后4周,余大鼠行激光多普勒检测后肢肌肉血流后,处死并检测缺血区组织毛细血管数量.结果:MMP-9及VEGF表达均呈现C组>B组>A组、各组1>各组2趋势,且C组与A组、B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2组MMP-9及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B2组(P<0.05);组内对比,A1、B1组分别明显高于A2、B2组(P<0.05).肌肉血流及毛细血管数量亦呈现C组>B组>A组、各组1>各组2趋势,且C1组与A1组,B1组与A1组,C2、B2、A2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A1、B1组分别明显高于A2、B2组(P<0.05).结论:UAG联合G-CSF与bFGF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MMP-9、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立海;王娇;陈福军;钟敏;金松;王桂梅;王亚洲;王跃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5-羟色胺2A(5-HT2A)受体动态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机制.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 24只、模型组(Li-PILO)30只、模型组+左乙拉西坦组(Li-PILO+ LEV) 30只,分别给予LEV组和Li-PILO+ LEV组大鼠LEV 200 mg/kg每日1次灌胃,连续28d.采用RT-PCR方法分别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和5-HT2A受体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表达水平:与NS组比较,Li-PIL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升高更明显;与Li-PILO组比较,Li-PILO+LEV组GFA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2A受体表达水平:LEV对照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Li-PILO组在第7天时表达水平降低,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水平越明显,即在第14天、第28天5-HT2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组比较,Li-PILO+ LEV组5-HT2A受体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VE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5HT-2A受体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表达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聂磊;王海燕;李春玉;邹艳红;王禹;迟瑛娇;王影;赵塔娜;赵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