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任贺庄;高金保;高凤成

关键词: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肝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7 ~2013-10本院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Child-Pugh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肝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改善,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AST、AL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期,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期.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期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Child-Pugh评分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12、24周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期水平,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可以更为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68例直肠癌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应用

    直肠癌手术是腹部的大手术,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建立与保持静脉通路是保证直肠癌手术的有效输液、输血和化疗的首要条件.直肠癌患者因缺乏营养,血管条件都很差,传统的PICC置管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盲穿,往往成功率很低,而且损伤大,并发症多.[1]使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则极大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和并发症的同时,亦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都继微;曹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01~ 2014-01以来收治的5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实验室检查及X线胸片检查,观察检查症状,给予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16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27.59%)、10例外周血白细胞降低(17.24%)、24例血沉增快(41.38%)、8例心肌酶谱增高(13.79%).经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8.28%(56/58).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气促、肺部湿口啰音的临床表现,但临床发病不明显,无典型临床特征.采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彦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GST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组织IL-1、TNF-αmRNA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GST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L-1、TNF-α在mRNA水平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AO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预处理组大鼠术前7d,按照GSTT大、小剂量给予治疗,Real-time方法检测IL-1、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平分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明显上调IL-1、同时显著下调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P<0.05);且大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GSTT抑制炎症因子IL-6表达的同时,促进抗炎因子TNF-α的表达,从而实现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拮抗保护作用.

    作者:王梦娇;曹启博;颜嘉仪;辛怡萱;袁琦峰;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的10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这100例产前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大多数为单发畸形,单发畸形41例,19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左室双出口、右室双出合并其他畸形30例,另有比较少见的10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关键,具有诊断价值,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

    作者:王婧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脏尤文氏肉瘤2例

    目的:探讨肾脏尤文氏肉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对2例肾脏尤文氏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1例为33岁男性,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物3d”入院,CT检查示左肾下极类圆形肿块,平扫中等密度,内见多个斑片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考虑肾癌,入院后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另1例为55岁男性,因“反复镜下血尿2年余”入院,CT检查示左肾中部肾盂旁圆形肿块,平扫稍高密度,与肾实质分界欠清,增强扫描均匀强化,动脉期强化明显,考虑肾癌,MRI在T1W1呈等、稍低信号,T2W1呈混杂信号,考虑肾癌,入院后行经腰部肾癌根治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脏尤文氏肉瘤,前1例术后长短周期交替进行化疗(短周期为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每天一次,连续2d;长周期为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每天一次,连续6d),共行6个周期,周期间隔21d.化疗过程顺利,未行放疗.随访14个月,复查B超、CT等未见复发或转移.后1例术后患者及家属拒绝放疗、化疗,也不同意靶向治疗.随访3个月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肾脏尤文氏肉瘤是一种临床罕见、来源于神经外胚层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影像学上无特异性表现,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织检查,治疗上以手术切除加化疗、放疗为主,但预后不佳,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唐松林;郑伏甫;邓荣海;罗俊航;戴宇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立体定向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非小细胞癌脑转移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07~2012-07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58例,采用抽签法将样本随机分为全脑放疗组28例与联合治疗组30例.全脑放疗组患者仅给予全脑放疗措施,而联合治疗组患者增用立体定向治疗方法.结果:联合治疗组病例存活率为40.0%,平均生存时间为(8.3±1.4)个月;全脑放疗组病例存活率为28.6%,平均生存时间为(5.8±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治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可充分提高病患的生存时间,抑制死亡几率,与单纯全脑放疗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孟汉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情绪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实施治疗和相应的护理.于6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疗效比较.同时,对护理过程问卷调查.结果:综合护理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抑郁情绪,有效率达到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调查问卷,综合护理组患者对护理过程满意度达到92.86%.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PSD有明显改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瑞雪;孟洁;郭颖;王孪妹;王红;赖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小球滤过率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改良的中国公式计算肾小球率过滤(c-aGFR)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的临床意义,并做c-aGFR和ACR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根据ACR不同阶段分成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ACR< 30mg/g),C组(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mg/g),D组(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ACR> 300mg/g);应用改良中国MDRD公式c-aGFR(mL/min·1.73m2)=175×[Hit Pcr]-1.234×年龄-0.179×[女性×0.79]计算GFR,(即c-aGFR,mL/min·1.73m2).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c-aGFR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GFR降低,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GFR降低,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与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相比c-aGFR降低,有显著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ACR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R增高,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R增高,有显著变化(P<0.05),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与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相比ACR增高,有显著变化(P<0.05).c-aGFR随着ACR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earson分析显示二者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c-aGFR及ACR可以做为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监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情况,对调整糖尿病患者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剂量及药物的选择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秦松竹;杨玉芝;冯琨;赵凌斐;刘余;刘俏含;潘佳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0TMR-CAD与常规MRI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常规检查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与(mr-cad相比)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和MR-CAD方法在93例乳腺病变患者中,根据形态学及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比较两种形式的准确性区分恶性和良性的乳房肿瘤.结果:MR-CAD方法比磁共振成像方法得到更好的精度.51例乳房肿瘤病变中,核磁共振成像和MR-CAD在诊断准确性没有区别,但MR-CAD在42例非肿块型病变准确性好.结论:在良性和恶性乳腺肿瘤中,尤其是非团块样肿瘤的鉴别诊断,MR-CAD有超过MRI常规检查显著的优势.

    作者:徐涛;王汉卿;朱光宇;刘烨;宋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0例,对照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肽0.2g,每日3次口服,治疗周期均为两周,治疗前及治疗14d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00% (34/40);对照组有效率65.79%(25/3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改善,治疗组疗效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丁苯肽联合银杏达莫与单用银杏达莫相比疗效更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成吉;董淑欣;刘文娟;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BIS靶控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经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BIS靶控静脉全麻组(观察组)和丙泊酚静脉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min及拔管时6个时间点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前相比,两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均有下降(P<0.05);对照组心率较诱导前明显加快(P<0.05).气管插管后,观察组HR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用药量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气管插管BIS靶控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麻醉,麻醉过程中丙泊酚的用量减少,对身体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小;术后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邓辉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及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5-羟色胺2A(5-HT2A)受体动态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机制.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 24只、模型组(Li-PILO)30只、模型组+左乙拉西坦组(Li-PILO+ LEV) 30只,分别给予LEV组和Li-PILO+ LEV组大鼠LEV 200 mg/kg每日1次灌胃,连续28d.采用RT-PCR方法分别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和5-HT2A受体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表达水平:与NS组比较,Li-PIL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升高更明显;与Li-PILO组比较,Li-PILO+LEV组GFA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2A受体表达水平:LEV对照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Li-PILO组在第7天时表达水平降低,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水平越明显,即在第14天、第28天5-HT2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组比较,Li-PILO+ LEV组5-HT2A受体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VE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5HT-2A受体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表达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聂磊;王海燕;李春玉;邹艳红;王禹;迟瑛娇;王影;赵塔娜;赵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止血愈肌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止血愈肌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06~2014-06,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及消化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止血愈肌散(三七粉、白及粉、大黄炭按比例2∶1∶1).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凝血酶及输液治疗.结果:经2周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时间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博洋;霍明霞;袁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留学生教学成为各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高校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我校自2006年以来招收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多名留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本科的学习.

    作者:毕胜;王秀萍;关雪莲;王昆祥;李培育;侯丽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佳木斯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三餐热量分配调查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三餐热量分配.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佳木斯大学2012级、2013级男、女大学生营养摄入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佳木斯大学男、女大学生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尼克酸、碘和男生锰能满足人体需要.男、女生脂肪、热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硫胺素、钙、锌摄入量不足,且女生的铁摄入量同样不足,女生铁摄入量不足.男、女生脂肪、钙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男、女生早餐热量摄入偏低,女生仅占14%,晚餐热量偏高.夜宵、水果和零食方面,男生偏重吃夜宵,女生偏重水果和零食.结论:男、女大学生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尼克酸、碘和男生锰能满足人体需要;男、女大学生脂肪、热量、膳食纤维、维生素A、硫胺素、钙、锌摄入量不足,且女生的铁摄入量同样不足,男、女生脂肪、钙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男女生早餐热量摄入偏低,女生仅占14%,晚餐热量偏高;男生偏重吃夜宵,女生偏重水果和零食.

    作者:薛勇;薛宇;季庆辉;张芳芳;王姝;兰贵香;王亚男;李娜;成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探讨发生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43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诊断过程中50例首诊漏诊病例,通过对漏诊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在实际的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找到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对5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首诊漏诊患者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所有患者首诊漏诊的主要情况为首诊无异常复诊发现多跟或单根肋骨骨折患者10例,共20%,首诊发现肋骨骨折复诊发现肋骨骨折数目错误患者14例,共28%,首次胸部平片骨折检出漏诊或误诊患者26例,共52%.结论:在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进行X线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改善在以往诊断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尽可能地做到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在首诊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

    作者:林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药对陈皮-木香与其单味药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药对陈皮-木香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陈皮、木香饮片及药对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样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陈皮中主要成分为D-柠檬油烯,占其挥发油总量的40.54%;木香中主要成分巴西菊内酯,占其挥发油总量的21.80%;药对主要成分为D-柠檬油烯,占其挥发油总量的39.12%.单味药与药对共同含有23种挥发油成分;组成药对后,单味药陈皮消失6种组分,木香消失3种组分.结论:药对中挥发油的成分主要来自陈皮,单味药中的一些挥发油成分在药对中消失,陈皮、木香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药对中其种类与含量变化并不等于两种单味药的简单相加.

    作者:李淑贤;沙靖全;陆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裂解温度对培养板中MCF-7细胞质电化学信号的影响

    目的:研究裂解温度对培养板中MCF-7细胞质电化学信号的影响.方法:循环伏安法研究裂解温度对两种裂解方式获得的细胞质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结果:50℃为水浴加热裂解法的佳温度,而60℃为烘箱加热裂解细胞法的佳温度,且50℃为水浴加热裂解法获得的细胞质电流强度明显大于60℃为烘箱加热裂解法获得的细胞质电流强度.结论:50℃水浴加热裂解法可以作为24孔板中细胞进行电化学检测的佳裂解条件.

    作者:刘慧东;李锦莲;武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桂竹糖芥苷对大鼠肾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的调控机制

    目的:探讨桂竹糖芥苷对肾髓袢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TAL)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及免疫印迹技术测定桂竹糖芥苷对50 pS钾通道活性的调控机制.结果:桂竹糖芥苷可明显抑制50 pS钾通道的活性(P<0.01);PKC阻断剂存在时,桂竹糖芥苷不再增加50 pS钾通道的活性(P>0.05).结论:桂竹糖芥苷可能是通过激活PKC依赖途径抑制50 pS钾通道活性的.

    作者:隋洪玉;齐淑芳;贾秀月;王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

    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静脉血栓的发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药物及物理治疗,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终保留住导管且功能正常.

    作者:刘清杰;刘清华;宋朝晖;徐宗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