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微;刘润丽;杨卫霞
目的: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5-羟色胺2A(5-HT2A)受体动态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机制.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 24只、模型组(Li-PILO)30只、模型组+左乙拉西坦组(Li-PILO+ LEV) 30只,分别给予LEV组和Li-PILO+ LEV组大鼠LEV 200 mg/kg每日1次灌胃,连续28d.采用RT-PCR方法分别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动态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和5-HT2A受体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表达水平:与NS组比较,Li-PIL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升高更明显;与Li-PILO组比较,Li-PILO+LEV组GFA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2A受体表达水平:LEV对照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Li-PILO组在第7天时表达水平降低,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水平越明显,即在第14天、第28天5-HT2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i-PILO组比较,Li-PILO+ LEV组5-HT2A受体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VE的抗癫痫作用可能与通过上调5HT-2A受体的表达及抑制GFAP的表达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聂磊;王海燕;李春玉;邹艳红;王禹;迟瑛娇;王影;赵塔娜;赵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异丙酚(propofol)为目前为常用的静脉全麻醉药物,因其苯环上的结构与天然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相似,因而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1],一些在体动物实验表明异丙酚具有脑保护效应[2~ 5].本研究利用拟AD大鼠模型,观察了用异丙酚预处理海马组织中p38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结合行为学检测,评价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邓萌;王景霞;张岩;余立荣;邓文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用丹参注射液时血清中NF-κB、TNF-α、IL-6的影响,从而探讨丹参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5只清洁的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疾病模型组(AP组)和药物治疗组(丹参组).在3h、6h、12h时在各组分别取5只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及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NF-κBp65蛋白.结果:将模型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TNF-α、IL-6的水平增高,胰腺组织NF-κB蛋白也升高(P<0.05);而治疗组(丹参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AP大鼠NF-κB蛋白,从而降低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水平,控制AP炎症,从而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发挥作用.
作者:王小全;艾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人,实验组45人.按照临床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后给两组学生发放并添写《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测量表》[1]及《PBL教学对学习帮助的评价表》.结果: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各项目得分及PBL教学对学习帮助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大程度地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观能动性,扩展了护生学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有利于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董晓红;朱劲松;林萍;赵海峰;都继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药对陈皮-木香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陈皮、木香饮片及药对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样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陈皮中主要成分为D-柠檬油烯,占其挥发油总量的40.54%;木香中主要成分巴西菊内酯,占其挥发油总量的21.80%;药对主要成分为D-柠檬油烯,占其挥发油总量的39.12%.单味药与药对共同含有23种挥发油成分;组成药对后,单味药陈皮消失6种组分,木香消失3种组分.结论:药对中挥发油的成分主要来自陈皮,单味药中的一些挥发油成分在药对中消失,陈皮、木香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药对中其种类与含量变化并不等于两种单味药的简单相加.
作者:李淑贤;沙靖全;陆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定量分析半导体激光仪德国D980对大鼠皮肤中胶原纤维及Ⅰ型胶原纤维含量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半导体激光仪对大鼠皮肤紧肤除皱的影响机制.方法:德国D980半导体激光仪照射大鼠,对实验区域进行背部脱毛处理.在同一治疗参数下,选择操作模式为连续模式,调节仪器功率为5w,能量密度为24J/cm2,各光纤走形间间距分别为0.5cm、1.0cm、1.5cm.取激光照射后3个月后的大鼠皮肤采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胶原纤维的变化,ELISA检测方法定量分析Ⅰ型胶原纤维的含量.结果:强脉冲光照射3个月后的大鼠HE染色结果显示胶原纤维含量增加,ELISA数据结果显示激光照射后Ⅰ型胶原纤维在数量上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B、C各组间均有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仪可促使皮肤胶原纤维含量增加,进而达到紧肤除皱的效果,在实验的基础上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世杰;张威;李懿;倪金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SP教学法构建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该方法的教学特点,总结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意义.方法:选择2013-02 ~2014-02我院80例肛肠外科临床见习的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实习医生应用SP教学法进行肛肠外科临床教学,对照组实习医生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后对比两组实习医生考核成绩,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实习医生的总体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结论:应用SP教学法构建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能取得优秀的教学成果,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王娇;张立海;黄文丽;孙国娟;钟敏;金凤;吉志武;王跃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通过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模型(MCNS),观察血清IL-4、IL-12的动态变化,探讨MCN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每组20只.阿霉素5mg/kg制MCNS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用ELISA检测血清IL-4、IL-1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肾病组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的水肿,血清IL-4升高,IL-12降低.结论:①MCNS存在TH1/TH2功能紊乱,IL-4、IL-12参与了MCNS的免疫机制.
作者:李丽;王长山;康晓明;王显鹤;孟庆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常规检查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与(mr-cad相比)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和MR-CAD方法在93例乳腺病变患者中,根据形态学及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比较两种形式的准确性区分恶性和良性的乳房肿瘤.结果:MR-CAD方法比磁共振成像方法得到更好的精度.51例乳房肿瘤病变中,核磁共振成像和MR-CAD在诊断准确性没有区别,但MR-CAD在42例非肿块型病变准确性好.结论:在良性和恶性乳腺肿瘤中,尤其是非团块样肿瘤的鉴别诊断,MR-CAD有超过MRI常规检查显著的优势.
作者:徐涛;王汉卿;朱光宇;刘烨;宋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WISP-2及FGFB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剖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评估两种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相关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IHC-P法对经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40例,取其癌组织标本及远离癌肿5cm的组织标本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术前未经经放、化疗、激素的应用及其它抗癌治疗.结果:①NSCLC中WISP-2的阳性表达率25例(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33例(82.5%),NSCLC中FGFBP1的阳性表达率30例(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12例(30%).②WISP-2(+)FGFBP1(+)13例、WISP-2(-)FGFBP1(+)12例、WISP-2(+)FGFBP1(-)13例、WISP-2(-)FGFBP1(-)2例,两因子表达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5,P< 0.05).③WISP-2与FGFBP1在年龄及性别的阳性表达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临床参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CLC中,WISP-2呈低表达而FGFBP1则相反,两者呈负相关,且WISP-2与FGFBP1在年龄及性别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在其他临床参数之间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也可以为NSCL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阎红娥;秦越;鲍文华;孙云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直肠癌手术是腹部的大手术,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建立与保持静脉通路是保证直肠癌手术的有效输液、输血和化疗的首要条件.直肠癌患者因缺乏营养,血管条件都很差,传统的PICC置管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盲穿,往往成功率很低,而且损伤大,并发症多.[1]使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则极大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和并发症的同时,亦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都继微;曹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11 ~ 2014-04收治的尿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3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血钠、血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 <0.01),且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达到96.97%.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较佳.
作者: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的10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这100例产前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大多数为单发畸形,单发畸形41例,19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左室双出口、右室双出合并其他畸形30例,另有比较少见的10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关键,具有诊断价值,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
作者:王婧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碳纳米管对镁合金基体上钙磷/壳聚糖膜层负载的庆大霉素在模拟体液中释放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分别将庆大霉素负载在钙磷/壳聚糖膜层和钙磷/壳聚糖/碳纳米管膜层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庆大霉素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浓度.结果:镁合金基体上钙磷/壳聚糖膜层负载碳纳米管后,膜层中庆大霉素负载量增加、庆大霉素释放速度降低.结论:碳纳米管有效改善了镁合金基钙磷/壳聚糖骨材料的释药性能.
作者:张杰;迟艳侠;郭晓玲;焦淑清;张向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脱管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减少此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2014年10月份本科管路滑脱报告单中上报的5例患者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老年女患者,行动不便,不配合的患者容易发生管路滑脱,主要原因为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够及采用气囊内注气的方法.结论:护士应正确评估留置尿管患者的情况,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加强病情观察,改进留置方法.
作者:赵春艳;于翠翠;邓春瑶;孙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以及病理分级、分型与IGF-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IGF-1蛋白联合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IGF-1蛋白的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与IGF-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①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中都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为71.4%;IGF-1蛋白在良性涎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临床分期中:Ⅰ~Ⅱ期涎腺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66.7%;Ⅲ~Ⅳ期恶性肿瘤IGF-1蛋白阳性表达80%;临床的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IGF-1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各级别IGF-1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随着肿瘤内血流分布的增多,IGF-1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也随之增高.④从影像上特征性表现的评分来看,分值越低,IGF-1蛋白表达越低;分值越高,IGF-1蛋白表达越高.结论:IGF-1蛋白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阳性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恶性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并且涎腺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与IGF-1蛋白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作者:温鹏涛;丁元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Germlin1及NT-proBNP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不同程度肝硬化中的表达与变化,分析两者在肝硬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Germlin1、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NT-proBNP在正常肝脏组织、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中的表达.结果:Gremlin1及NT-proBNP在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7%、26.7%,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9.0%、40.8%,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8%、59.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Germlin1在肝硬化Child-PughA、B、C级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5%、70.0%、84.0%,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在肝硬化Child-PughA、B、C级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5%、50.0%、76.9%,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remlin1及NT-proBNP之间也呈正相关.结论:Gremlin1及NT-proBNP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显著增高,且Gremlin1是重要的促肝纤维化因子.Gremlin1及NT-proBNP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贾薇;胡立华;张沛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发生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43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诊断过程中50例首诊漏诊病例,通过对漏诊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在实际的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找到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对5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X线首诊漏诊患者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所有患者首诊漏诊的主要情况为首诊无异常复诊发现多跟或单根肋骨骨折患者10例,共20%,首诊发现肋骨骨折复诊发现肋骨骨折数目错误患者14例,共28%,首次胸部平片骨折检出漏诊或误诊患者26例,共52%.结论:在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进行X线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改善在以往诊断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尽可能地做到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在首诊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
作者:林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提示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并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超声造影表现.结果:良性及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检查表现对比,胆囊癌组超声造影的达峰时间要晚(P<0.05),恶性病变的退出时间要早于良性病变(P<0.01).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胆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对诊断胆囊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黄雪兰;王晶;梁阔鹏;杨青;郑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洛培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苗世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