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

曹霞;徐景俊;王薇;潘宁;张瑞雪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二维应变, 心肌梗死,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心肌梗死(MI)患者和正常人左室各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2-DS),探讨STI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的价值,为MI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MI患者33例为实验组,3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采案心脏四腔心、三腔心、二腔心及左室短轴(心尖、乳头肌及二尖瓣水平)切面的高帧频二维动态灰阶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各个室壁节段的二维应变.结果:①正常组的各节段应变-时间曲线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分布均一,且波峰、波谷清晰明显,峰值高度均匀一致,心梗组各节段应变-时间曲线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的分布杂乱无序且部分节段的曲线呈现相反方向.②心梗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纵向应变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1);心梗组左室短轴(心尖、乳头肌及二尖瓣水平)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1).结论:结论STI能够准确定量地评价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进而诊断MI.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和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显示.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9肝脏多层螺旋CT且同期进行DSA检查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中肝动脉起源、分布、走向进行观察,统计和比较变异类型及发生率.结果:本组78例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正常型59例,19例肝动脉变异.其中,15例为Michels分型,4例为Michels分型未包括.DSA检查,正常型56例,22例肝动脉变异.其中,17例为Michels分型,5例为Michels分型未包括.多层螺旋CT和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符合率为88.64%.结论:肝动脉解剖变异种类较多,情况复杂,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肝动脉解剖变异符合率较高,且各具优势.

    作者:许传斌;李百鑫;王秀丽;高姬岭;王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检测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骨钙素(BGP);肌酐(Cr)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多例疑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检测BUN、Cr、BGP、iPTH,根据生化仪检测BUN的结果肾病人群分成3组.根据比较三项指标,同时检测正常对照人群组的三项指标.结果:血清iPTH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增高,由于PTH的iPTH和nPTH有生物活性是反映肾脏衰竭、骨质变化代谢有价值的指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测定iPTH对判断甲状旁腺分泌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对于肾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iPTH监测可以反应出肾脏的衰竭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比较重要依据.

    作者:郭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内镜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临床,随着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深入开展,引发的内镜传播疾病也在不断增加了,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也引起大家的关注,我院为加强胃镜、肠镜的医院感染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也避免因内窥镜清洗消毒的不足引发医源性感染,现将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凤;郝凤杰;宋文玲;任秀英;孙绍杰;冯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初探

    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提出核酸的提取、分离和定量测定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初步实践表明,综合设计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晶;王迪迪;朴金花;孙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佳木斯地区小学生近视眼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通过对佳木斯地区近视眼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来寻求防治青少年近视眼的方法.方法:调查性分析佳木斯市区的5所小学1所中学.我们于2012年09~11月把每所学校的所有学生作为我们的样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向所有的研究样本讲明需要进行的视力检查,取得同意后进行研究.所有样本均为中国人,并且排除眼部疾患,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其中小学11176例,中学3025例,共计14201例参与本次研究.结果:小学与初中学生近视检出情况比较小学受检11176例,近视检出5123例(45.84%),初中受检3025例,近视检出2110例(69.75%),其中初一1086例,近视检出777例(71.55%),初二964例,近视检出639例(66.29%),初三975例,近视检出696例(71.38%).均已高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近视率.结论: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过重、户外活动减少,以及运动量的缺乏,不仅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同时视功能自然也会随之衰退.

    作者:李宏;肖胜盈;马利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左乙拉西坦对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的影响

    目的:建立氧化锂-匹罗卡品幼年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海马组织中骨形成蛋白(BMP4)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将116只21d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空白对照组(NS组)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对照组)24只、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组(PILO组)34只、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左乙拉西坦治疗组(LEV治疗组)34只.PILO组和LEV治疗组大鼠首先给予腹腔注射氯化锂(125mg/kg)进行诱导,16h后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1mg/kg),30min后再以匹罗卡品(60mg/kg)腹腔注射,如果没有癫痫发作,可在半小时后,再次腹腔注射匹罗卡品15mg/kg,直至充分点燃建立癫痫模型.其中,LEV治疗组,每日给予左乙拉西坦200mg/kg,连续3周进行灌胃治疗,并分别于1周,2周,3周,处死各组大鼠,并通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及观察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的变化.结果:PILO组与NS对照组相比,BMP4的表达增加,第1周达高峰(P<0.01),第2周、第3周BMP4表达逐渐下降,但较NS对照组仍高表达(P<0.05),LEV治疗组与PILO对照组相比,BMP4表达逐渐降低(P<0.05),LEV对照组与NS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BMP4表达增加,提示BMP4与癫痫形成密切相关,左乙拉西坦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而发挥抗癫痫发作.

    作者:王一川;穆国军;王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延续心身疗法防治5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可避免的致病因素有饮食不当、过度肥胖、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等约占60%[1].高血压的发病率高,有效的控制血压有助于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旨在观察延续心身疗法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05~2012-12住院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0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 140mmHg(1mmHg=0.133Pa)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正常交流沟通患者.

    作者:刘玉荣;郝凤杰;高凤荣;欧伊博;王艳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品牌护理在肛肠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医院形象是医院在社会和患者中所处的地位和享有的声誉,是医院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是医院精神面貌和品格特征的体现,也是医院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整体印象和评价[1].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我们结合肛肠外科护理特点,实施了以“用心管护,快速康复”为核心目标,以“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为口号的护理品牌创建服务,通过实施护理品牌护理服务塑造工程,塑造优质服务品牌,提高了患者整体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就其具体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运动机能的影响

    本文就大学生参加排球运动、排球教学、训练,对大学生身体运动机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关节的生理机能的机理影响.结果表明,排球运动能够对大学生身体运动机能产生优良的正面影响.

    作者:赵德龙;崔性赫;李博;王伟群;崔小良;潘宏伟;衣刚;孙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应用SP教学法构建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构建肛肠外科临床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大学四年级的实习生开展SP教学法进行肛肠外科的教学,结果显示,在进行工厂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是应用标准化病人优点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SP提供多典型的病例,标准化特点明显,确保了临床教学秩序以及标准的统一;二是保护患者隐私,有效避免医疗纠纷;三是SP教学法锻炼学生和医患进行交流的能力.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SP构建的见习教学模式均为较典型的病例,问题的答案则是标准答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较为不足;二是很难模仿部分体征,需要配合实施;三是SP的来源属于低年资的实习生,具有不稳定性.总之,在临床见习教学时,实施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利于开展肛肠外科教学,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需要继续克服一些问题.

    作者:张立海;王娇;王跃生;刘英兰;吉志武;金凤;陈福军;周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2-06~2013-06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者86例,对其窒息程度与多器官的损害和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关系.结果:在新生儿窒息的患者中,脑损害的发生率高,窒息程度发生越重,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也越高,程度也越重(P<0.05).结论: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复苏技能,窒息后保护多器官功能降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已经十分必要.

    作者:曾坚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BCT法与X线片插针法测量根管弯曲度的比较

    本实验分别用CBCT(牙科三维CT,以下简称CBCT)法与X线片插针法测量同批离体牙根管弯曲度,比较测量所得数值,进而讨论CBCT法直接应用于根管弯曲度测量的可行性.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及选择标准从2010年至今,随机收集就诊于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18例患者,并因严重牙周病、正畸需要、外伤等原因脱离的患牙23颗.一级纳入标准:1)目的牙根完整,且根尖孔发育成熟,根管形态未经医源性改变;2)能够完全暴露根管口;3)因C型根根管系统形态的复杂性原因,故除外.二级纳入标准:为了避免样本误差,所有恒牙均以离体形态显示,根管可以疏通至距解剖性根尖孔0.5cm处.共收集符合二级纳入标准离体牙21颗(共计38个根管).

    作者:唐海波;王本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AMI大鼠Ghrelin的变化及人Ghrelin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变化,探讨人与大鼠Ghrelin在AMI病理过程中的潜在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大鼠模型,实验设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MI模型组、AMI模型+人Ghrelin组及AMI模型+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s,GHSs)受体(GHSR)阻滞剂[D-Lys3]-GHRP-6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MI术后24h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大鼠血浆的Ghrelin水平均升高,但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以GHSR阻滞剂组高(P<0.01),人Ghrelin干预组比模型组低(P<0.05).结论:MI术后24h大鼠Ghrelin明显升高,人Ghrelin抑制但GHSR阻滞剂增加AMI大鼠血液循环Ghrelin水平的升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GHSR介导的心脏保护活性.

    作者:韩峰;田国忠;李梅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论文中常见计数资料统计结果错误分析

    分析医学论文中计数资料统计学的错误现象.列举实例说明计数资料错误形式其对论文中统计数据对后研究的问题的结论非常重要.只有正确的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分析出统计资料真正要说明的问题,应引起医学专业的研究人员给予关注.

    作者:王英敏;江清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50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我科室2012-10~2013-10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0例,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30~70岁,共225条患肢,其中75条患肢为双下肢病变,合并小腿部溃疡的63条患肢,踝部溃疡的76条患肢,56条患肢出现不同程度的湿疹性皮炎,50条患肢为局部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62条患肢为传统手术术后复发,均进行大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进行手术治疗,现对术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收治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术后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关静;郗丽艳;刘彦辉;刘春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柳兰鞣质含量动态分析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期柳兰中鞣质的含量,分析柳兰中鞣质含量的动态积累规律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期柳兰中鞣质进行含量测定,并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柳兰中鞣质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在花蕾期含量高,含量为12.50%,果期含量低,含量为5.32%;柳兰鞣质对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抑制作用.结论:确定了柳兰鞣质含量的动态积累规律,其变化规律对确定药材的佳采收期有指导意义;柳兰鞣质具有明显外抗氧化作用.

    作者:刘娟;郝春艳;李凤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黄素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影响

    目的:检测FN和CD105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为探讨大黄素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的治疗机理提供依据和实验支持.方法:将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大黄素治疗组,经给予大黄素治疗4、6、8、10、12周后,分别观察大鼠视网膜中FN和CD105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的FN及CD105表达均为显著增高,经大黄素治疗的大鼠视网膜中FN与CD105的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却有明显下降.

    作者:李明存;刘远光;张涤;王冬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00名大学生耳廓类型及其前外侧面下部四结构形态的调查

    目的:为耳穴定位、法医学及美容学修复、临床治疗等提供相应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取解剖学姿势,端坐,两眼平视前方,测者于侧面相对而坐平视耳廓,对耳部相应结构进行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耳屏与耳垂的面部附着处纵行长度.结果:经过观测,耳廓分为6型,本文Ⅰ型无,Ⅱ型:男性2.0%,女性2.5%Ⅲ型:男性无,女性0.5%,Ⅳ型:男性24.0%,女性20.5%,Ⅴ型:男性50.0%,女性60.0%,Ⅵ型:男性23.5%,女性16.5%;耳屏分3型,其中单峰型为85.0%,双峰型为15.0%,三峰型无;对耳屏分三型,其中斜型:男性24.5%,女性20.0%;直角型:男性75.0%,女性80%;直角分隔型:男性0.5%,女性无;屏间切迹分4型,圆形占55.0%,方形占21.0%,弧形占12.0%,锐角形占12.0%;耳垂分6型,其中卵圆形占25.5%,圆形占8.0%,方形占12.0%,附连方形占24.0%,三角形占4.5%,附连三角形占30.5%.耳屏的纵行长度:男性20.03mm,女性16.91mm;耳垂附着处纵行长度:男性16.96mm,女性15.93mm.结论:本课题属于活体调查,通过观测相应的数据,对解剖学增加相应资料,为中医学耳穴定位、耳的复原塑形,提供了较为细腻的形态学基础.

    作者:王美琪;沙尔望;徐骏权;杨坤;张茗;庞庆林;王超奇;陈克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蜂胶与柠檬提取物混合液对变形链球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蜂胶与柠檬提取物混合液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生长、产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主要致龋毒力因子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蜂胶、柠檬以及两者混合液的小抑菌浓度(MIC)值,通过分级抑制浓度(FIC)指数来判断两者联合使用对S.m(ATCC25175)生长作用的影响,并在低于混合液小抑菌浓度的混合液中培养S.m,用pH计测其培养前后的△pH(酸碱度的变化),同时采用还原性辅酶I氧化法测定混合液对S.m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蜂胶与柠檬提取物混合液对变形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具有相加作用,随着菌混合液浓度的升高,△pH和乳酸脱氢酶活性逐渐降低.结论:蜂胶与柠檬提取物混合液能有效的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对其产酸及乳酸脱氢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清岭;连爽;赵玥;李宝花;莫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压氧联合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3组:高压氧组、高压氧+东菱迪芙组、东菱迪芙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不同听力损伤程度、不同病程及临床症状几方面比较,高压氧+东菱迪芙组的有效率为84.2%,单纯高压氧组的有效率为75%,单纯东菱迪芙组的有效率为70%,可见各组均有一定疗效,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及单纯东菱迪芙药物治疗.

    作者:王杰;盛宝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