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静;郗丽艳;刘彦辉;刘春宇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导致甲状腺功能退减中IL-6浓度变化情况以及在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佳木斯市肿瘤医院、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内分泌科及核医学科诊断的GD患者200例.每位患者均接受131I治疗并于治疗后3个月根据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sTSH)水平判断治疗效果.治疗后随机从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治愈的患者各选出41例编为甲减组和治愈组.检测两组对象mI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sTSH),和白介素-6(IL-6)浓度.比较分析甲减组和治愈组于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IL-6浓度变化,并且分析FT3、FT4和TSH浓度与IL-6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甲减组和治愈组治疗后一周FT3,FT4的浓度高于治疗前,而sTSH的浓度低于治疗前.三个月时甲减组”3,FT4值低于正常值,sTSH高于正常值.3个月时治愈组三者均在正常值范围.(2)甲减组治疗前IL-6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治愈组(P<0.01).(3)甲减组及治愈组治疗后1周IL-6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4)甲减组治疗后3个月IL-6浓度与治愈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IL-6浓度与FT3和FT4呈正相关(r=0.761,r=0.816),与sTSH浓度呈负相关性(r=-0.781).结论:检测血清IL-6浓度可用于评价131I治疗Graves病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
作者:刘亮;杨玉红;潘佳秋;朱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心肌梗死(MI)患者和正常人左室各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2-DS),探讨STI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的价值,为MI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MI患者33例为实验组,3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采案心脏四腔心、三腔心、二腔心及左室短轴(心尖、乳头肌及二尖瓣水平)切面的高帧频二维动态灰阶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各个室壁节段的二维应变.结果:①正常组的各节段应变-时间曲线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分布均一,且波峰、波谷清晰明显,峰值高度均匀一致,心梗组各节段应变-时间曲线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的分布杂乱无序且部分节段的曲线呈现相反方向.②心梗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纵向应变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1);心梗组左室短轴(心尖、乳头肌及二尖瓣水平)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1).结论:结论STI能够准确定量地评价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进而诊断MI.
作者:曹霞;徐景俊;王薇;潘宁;张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应用二极管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3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眼行二极管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眼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4~6周)平均眼压(20.37士3.02)mmHg,与治疗前眼压(58.46士8.21)mmHg相比,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使用二极管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高眼压,减轻眼痛、头痛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可以反复治疗,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子瑞;王栋;王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氧化锂-匹罗卡品幼年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海马组织中骨形成蛋白(BMP4)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左乙拉西坦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将116只21d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空白对照组(NS组)24只、左乙拉西坦对照组(LEV对照组)24只、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组(PILO组)34只、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左乙拉西坦治疗组(LEV治疗组)34只.PILO组和LEV治疗组大鼠首先给予腹腔注射氯化锂(125mg/kg)进行诱导,16h后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1mg/kg),30min后再以匹罗卡品(60mg/kg)腹腔注射,如果没有癫痫发作,可在半小时后,再次腹腔注射匹罗卡品15mg/kg,直至充分点燃建立癫痫模型.其中,LEV治疗组,每日给予左乙拉西坦200mg/kg,连续3周进行灌胃治疗,并分别于1周,2周,3周,处死各组大鼠,并通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及观察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的变化.结果:PILO组与NS对照组相比,BMP4的表达增加,第1周达高峰(P<0.01),第2周、第3周BMP4表达逐渐下降,但较NS对照组仍高表达(P<0.05),LEV治疗组与PILO对照组相比,BMP4表达逐渐降低(P<0.05),LEV对照组与NS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BMP4表达增加,提示BMP4与癫痫形成密切相关,左乙拉西坦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组织中BMP4表达而发挥抗癫痫发作.
作者:王一川;穆国军;王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变化,探讨人与大鼠Ghrelin在AMI病理过程中的潜在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大鼠模型,实验设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MI模型组、AMI模型+人Ghrelin组及AMI模型+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s,GHSs)受体(GHSR)阻滞剂[D-Lys3]-GHRP-6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MI术后24h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大鼠血浆的Ghrelin水平均升高,但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以GHSR阻滞剂组高(P<0.01),人Ghrelin干预组比模型组低(P<0.05).结论:MI术后24h大鼠Ghrelin明显升高,人Ghrelin抑制但GHSR阻滞剂增加AMI大鼠血液循环Ghrelin水平的升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GHSR介导的心脏保护活性.
作者:韩峰;田国忠;李梅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胸外按压复苏器对提高急诊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选自2010-03~2013-12的56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脏呼吸骤停后1min内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先以徒手按压并在超过10min以上时间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所有病例均给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合理的电除颤,肾上腺素静注等抢救措施.结果:心跳停止1min内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11例复苏成功,成功率39%,有效25例(89%);超过10min以上时间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抢救成功5例(17%),有效20例(71%).结论:在确定适应症的前提下早期及时的给与心脏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配合规范的电除颤及快速的气管插管、合理的复苏药物对心肺复苏的成功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郭玉刚;汪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就大学生参加排球运动、排球教学、训练,对大学生身体运动机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关节的生理机能的机理影响.结果表明,排球运动能够对大学生身体运动机能产生优良的正面影响.
作者:赵德龙;崔性赫;李博;王伟群;崔小良;潘宏伟;衣刚;孙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及脑脊液NSE与S-100蛋白水平在临床检测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自2011-07~2013-07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高危病因将其分为伴高危因素组与无高危因素组,并选择同时间段于我院就诊的血清内高胆红素水平正常的25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及脑脊液NSE水平,并对正常新生儿血清中S-100蛋白水平及脑脊液NSE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伴高危因素组患儿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及脑脊液内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无高危因素组及对照组.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脑损伤情况的判定需要结合其血清及脑脊液内胆红素水平进行综合判定,并对其血清内重要的生化指标S-100蛋白水平进行测定,能够为早期确认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王显鹤;王娇;聂晶;张立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包括病史、影像学资料、手术标本病理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好发于中年男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常诊断为脑膜瘤;组织学显示“明暗”相间的特征(多量淡染的组织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伴纤维化,同时组织细胞内有多量吞噬的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组织细胞表达S-100蛋白和CD68.结论: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是一种极其少见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性病变,较容易误诊或漏诊.病理诊断时需与颅内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和浆细胞肉芽肿、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等鉴别,该病变组织学特征及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阳性表达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
作者:彭晓峰;赵文丽;眭文妍;刘静;刘英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收集的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所致106例ADR报告,分别从年龄、性别、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原患疾病的种类、ADR类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致ADR的抗菌药物共4类13种,ADR的发生率:头孢菌素类为59.43%;青霉素类为29.75%;其他类为9.43%;大环内酯类为1.8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荨麻疹为主.结论:医院应重视儿童的ADR监测,注意儿童用药个体化,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方舟;荆洪英;李影;方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成人胸腔手术单肺通气IL-6和IL-8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选择90例成人胸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为持续输注组,在麻醉诱导后实施0.3p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泵注;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两组患分别在麻醉诱导20min (T0),气管插管后10min (T1),单肺通气30min (T2)、单肺通气90min (T3)及再次双肺通气后10min(T4),等五个时间点血桨中IL-6和IL-8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4时间点血清IL-6显著低于对照,研究组T1-T4时间点血清IL-8显著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成人胸腔手术单肺通气IL-6和IL-8水平的升高,可降低诱发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作者:杨秀娟;关维;宫雪;耿志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细胞色素P4501B1 (cytochrome P450 1B1,CYP1B1)是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成员之一,被认为其基因在癌症特异性高表达[1]及由于其影响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而成为多种女性癌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致病基因[2~4],但是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本文力图通过检测乳腺癌手术患者血液CYP1B1 SNP rs1056827、rs1056836基因多态性与病理组织ERα、PR表达的关系及病理组织与癌旁组织CYP1B1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国玉芝;曲秀梅;太史婧华;方芳;张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上半年门诊处方,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处方833张,占总处方34.48%.单联用药87.39%,二联用药12.60%,注射剂给药56.06%.结论: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在用药比例、药物品种选择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干预督查.
作者:张红梅;傅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口义齿在修复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HE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修复要点.方法:1例HED导致全口牙列缺失,进食困难、自觉容貌苍老的儿童患者,常规完成全口义齿,3年内追踪观察、更换义齿.结果: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关系良好,恢复部分咀嚼功能,至两年半时出现下颌前伸,义齿呈反牙合形式,重新全口义齿修复.结论: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应早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外貌、发音和咀嚼功能,同时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加强随访.
作者:刘凤玲;邢国芳;唐丽琴;陈键;熊耀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像(DWI)信号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3-05 120例185个肝占位性病灶,其中肝囊肿77个病灶,肝血管瘤75个病灶,肝细胞癌33个病灶进行DWI扫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值).结果:肝囊肿、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细胞癌ADC值分别为(2.63士0.11)×10-3mm2/s、(1.72士0.12)×10-3mm2/s、(1.03士0.08)×10-3mm2/s,ADC值逐渐减小.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析肝内病灶DWI信号及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在常规肝脏检查应用扩散成像能够检测出平扫无法发现的小病变,但是定性诊断还是有一定的限制.
作者:计学文;孟凡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在急诊药局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降低发药差错率,增强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诊药局药品的调配过程,回顾性分析2012年造成急诊药局调配差错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估实施对策的效果.结果:有形成果方面,急诊药局调剂内差由改善前的15.0件/周,下降到改善后的7.25件/周.达标率为115.16%,进步率为51.67%,达到了预期目标;无形成果方面,员工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心等方面的评分明显提高.结论:在急诊药局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调剂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圈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与互动,提升了整体药学服务水平,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艳霞;李影;孟秋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茶对UUO大鼠肾组织Fas(Fas蛋白)、FasL (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肾茶组.模型组、肾茶组分离、结扎左侧输尿管,并离断;假手术组只分离左侧输尿管,不结扎、离断.肾茶组给予剂量为8g/kg的肾茶煎剂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3d,7d,14d在每组大鼠中随机取8只,麻醉后心脏取血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处死大鼠,摘取左侧(术侧)肾脏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同模型组相比,术后3d、7d、14d肾茶组血尿素氮、血肌酐下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Fas、FasL表达下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茶能够延缓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疗效可能是使进行性纤维化的肾组织Fas、FasL的表达降低.
作者:王丽敏;田玉凤;谭振香;郭佳丽;Amrita Shrestha;王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三级甲等医院管理以及2012年出院患者来源及其构成.为了及时了解我院出院患者的来源情况并及时的调整措施,从而更好地加强临床工作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及医疗服务结构,医院将从2012年病人的来源情况、年龄分布以及参保类型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对2012年医院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此分析病人的来源、分布情况、参保类型,并对其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出院患者来源比例:让胡路区占77.27%,萨尔图区占3.68%,红岗区占1.43%,大同区占1.91%,四县占5.25%,省外占1.79%,其他占10.46%;②出院患者年龄构成:15~44岁占总出院患者21.81%,45~59岁占总出院患者21.42%,60岁以上占总出院患者41.31%.结论:通过对我院患者来源所占比例分析,优化临床床位配置,充分利用我院现有资源,加强我院各方面的医疗管理,以提高我院的服务和质量.
作者:史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骨钙素(BGP);肌酐(Cr)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多例疑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检测BUN、Cr、BGP、iPTH,根据生化仪检测BUN的结果肾病人群分成3组.根据比较三项指标,同时检测正常对照人群组的三项指标.结果:血清iPTH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增高,由于PTH的iPTH和nPTH有生物活性是反映肾脏衰竭、骨质变化代谢有价值的指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测定iPTH对判断甲状旁腺分泌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对于肾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iPTH监测可以反应出肾脏的衰竭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比较重要依据.
作者:郭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呕血是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一种表现,大量呕血可造成机体急性循环衰竭,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是常见的临床急症.2012-01~2013-12,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病人中突发呕血5例,经现场紧急救治并安全转运,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01~2013-12门诊就诊病人突发呕血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1~53岁,平均47.5岁.病人发病地点:就诊诊室1例,内科候诊区2例,彩超室1例,采血室1例.
作者:马金丽;何文杰;王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