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张国艳;田宝文;李长红;刘中柱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肾脏, 药物治疗, 依那普利叶酸片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一天一次,对照组21例服用倍他乐克47.5mg一天一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每周监测血压2次,记录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并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n)、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肌酐(SCr)、尿素氨(BUN)指标.结果:研究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57.1%).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UM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纽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水平,进而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损伤,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齐墩果酸对白血病HL-60细胞PI3K、Akt、Cav-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leanic add,OA)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PDK、Akt、Cav-1表达的影响.方法:OA作用HL-60细胞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法检测HL-60细胞PDK、Akt、Cav-1的mRNA表达.结果:OA作用于HL-60细胞后,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出现凋亡小体,且PI3K、Akt、Cav-1的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OA可抑制肌-60细胞增殖,这可能与其下调HL-60细胞中PI3K、Akt、Cav-1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迪迪;马微;葛堂栋;王明富;张鹏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XC趋化因子配体16TC TG HDL-C LDL-C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血蒙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6 TC TG HDL-C LDL-C的含量,探讨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浆CXCL16含量,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 HDL-C LDL-C在血浆中的含量.结果:血清水平LDL-C在冠心病各组及胸痛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浆CXC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等以上城市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生越来越多,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稳定性心绞痛(SAP),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高脂血症特别是高TC高LDL-C在动脉粥样硬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人CXC趋化因子配体16是属于CXC趋化因子亚家族的重要成员,它以可化溶性或跨膜表达2种形式存在,具有趋化因子、清道夫受体及黏附分子等3种分子的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及探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魏法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联合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甲强龙静滴,疗程3d.现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作者:王红梅;王德胜;吴美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肾茶联合泼尼松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核因子-KB、白介素-8水平的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现察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核因子-KB、白介素-8水平变化,探讨肾茶联合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荼组及肾荼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组.除正常组大鼠外单次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mg/kg来制备肾病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核因子-KB、白介素-8.结果:各组大鼠尿蛋白、核因子-KB及白介素-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肾荼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尿蛋白、核因子-KB及白介素-8均低于肾病组(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肾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肾荼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组可有效降低核因子-KB和白介素-8水平,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核因子-KB和白介素-8表达,从而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丽敏;穆斯塔凡;王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直接,见效比氨溴索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俊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血清Cys-c水平能否可作为预防CHD病情程度参考指标.方法:选用CHD患者126例分两组,单支病变组64例,双支病变组62例,测其血清Cys-c和血脂水平.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逐渐升高;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血清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呈递减趋势.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预测CHD病程程度的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朝阳;麻春莹;范学财;高丹丹;袁福金;隋少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溶解液对CYP1B1 432密码子PCR引物稳定性的影响

    引物是所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etion,PCR)中必须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引物的稳定性对PCR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是决定PCR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不同的引物溶解溶液对引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在进行CYP1B1 432密码子(rd056836)的PCR中就遇到了该问题.对于引物的稳定性,多数文献[1,2]从引物长度,解链温度(Tm)引物序列,引物二聚体及引物自由能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见到关于引物溶解溶液对于引物稳定性的报道,因而我们使用常用的引物溶解溶液灭菌双蒸水,灭菌去离子水和1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乙二胺四乙酸缓冲液(Tris-ED-TA,TE)溶解引物,通过P(R后电泳条带的亮度与脱氧核糖核酸梯状标志(DNA Ladder Marker)亮度的比较确定PCR效果,并将PCR产物进行了电泳和酶切后电泳的方法考察了引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使用去离子水和TE作为引物的溶解溶液较好,而使用灭菌双蒸水效果较差.

    作者:国玉芝;荆洪英;张志国;田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莆田学院医学生近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莆田学院医学生近视情况与用眼习惯的相互关系.数据显示:莆田学院医学生近视100度以上高达80%.看书离书本太近,长时同学习而不放松眼睛,通宵玩电脑等不良的用眼习惯对医学生视力有明显的伤害.大学期间因不良的用眼习惯有74%的医学生近视口深(其中,加深50度以下占23%,加深50~100度占33%,加深100~200度占17%,加深200度以上占1%).

    作者:赖青青;连艳艳;蓝小霞;陈彩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PE2与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2(TIPE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m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04~2013-04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6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0例(A组),稳定期26例(B组).B组经过治疗之后为C组.选取相同时间到我院行常规体检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D组).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IL-8和TIPE2数值并予以比较.结果:比较患者血清中IL-8和TIPE2的浓度,A组较B组高,B组较C组高.A、B、C组均较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8和TIPE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中参与呼吸道炎症反应;在COPD患者中动态检测血清几-8和TIPE2有助于观察病情以及分析治疗效果.

    作者:柴明思;孙云晖;姜鹏达;张尧;王子溪;鲍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单双根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单束重建术和双束重建术重建ACL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0-05~2012-08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4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采用的单束重建术(A组),18例采用的双束重建术重建ACL(B组).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征检查以及轴移试验的比较,并采用Ly-sholm评分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前抽屉试验,Lachman征检查以及轴移试验均为阴性.②每组患者经治疗后的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进行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显示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束前交叉韧带和双束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均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关节镜下行单束前交叉韧带和双束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乔建民;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颌后牙区牙种植体会

    目的:上颌后牙区牙种植的回顾研究.方法:选择2009-06~2011-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院口腔种植科以“上颌后牙区牙缺失”为主诉的就诊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CBCT影像和自带软件作为测量依据,潮量点选择在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根.结果:共17例病例,涉及23个上颌窦,牙槽骨垂直可用骨量小于8mm者占82.60%,水平可用骨量小于6mm占17.40%,垂直伴水平可用骨量不足占17.40%.上颌窦内提升7例,涉及8个上颌窦,平均提高上颌窦底3.04mm,均未发生上颌窦并发症.结论:锥形束CT在术前骨量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上颌窦内提升作为一种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朱杨;李鹤佳;李德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有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后,随机分为序贯通气治疗组20例和常规通气组16例,序贯通气组治疗方法: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d)治疗;常规通气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随后以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2例(10%)和6例(37.5%)(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3±2.3)d和(11.8±5.3)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2 +9)d和(25±14)d.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与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罗裕锋;杨思敏;杨日焰;叶初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肠癌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和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对结肠癌患者的发病机制、诊断、监测、治疗、预后等提供一定的良好的依据.方法:收集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11-02~2012-12期间正常对照组21例,结肠癌患者术前组A期15例、B期19例、C期26例、D期8例,术后组41例.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资料齐全.应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样本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正常健康对照组、术前纽、术后纽均有表达.术前组、术后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结肠癌良恶性程度高低的有效指标.对其诊断、监测、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凯峰;衣甜甜;张立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41例隐裂牙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和探讨牙隐裂直接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为隐裂牙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41例于2010~2011年于常州市口腔医院就诊并且行直接复合树脂修复的牙隐裂患者,其中20例隐裂牙行修复术时覆盖到牙尖(cc),其余21例未覆盖(nc).随访观察3年,对其结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按本实验疗效判定标准30例治疗成功,7例有效,失败的为3例,失访1例,cc、nc两组牙齿保存率,活髓保存率无显著性差异,nc年失败率为6%,cc为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隐裂直接复合树脂修复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修复学方法.

    作者:许辛夷;曹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髓单个核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对大鼠后肢功能及受损脊髓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备用.将10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8只;B组(PBS对照组),48只;C组(BMMNCs实验组),48只.大鼠术后1d、3d、5d、7d、14d和21d行BBB评分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中NT-3的表达.结果:各个时间点BBB评分测试表明A组较B、C组分值高(P<0.05);B组分值较C组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显示各个时间点C组大鼠受损脊髓中NT-3的表达量高于B组(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NCs能够促进损伤脊髓组织中NT-3的表达,可能是其修复损伤脊髓,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富运;杨建华;王蕾;赵中男;热吉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研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血清IL-1β、IL-6、TGF-β表达水平的变化,用以探索丹参川穹嗪对胶原性关节炎的机制作用及治疗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造模组、丹参川穹嗪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造模实验2周后,断头处死全部大鼠,取血离心取上清液.然后,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IL-1β、IL-6的表达水平,造模组较正常组升高,治疗后较前者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TGF-β的表达水平,造模组相较正常组降低明显,治疗后TGF-β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丹参川穹嗪有下调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IL-6水平的作用,以及升高TGF-β的表达水平的能力,有望在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价值作用.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毁损时供区血管蒂的应用研究

    目的: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组织瓣移植吻合一次性修复小腿毁损伤.方法:取3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男女各15例),以髂前上嵴、髌骨上缘为标志解剖观测(D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与起始处外径;②血管外径在0.Smm和0.5mm时分别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③旋眨动脉降支与膝周围动脉的吻合关系.结果:降支血管起始处的外径为(2.73±0.35)mm,外径为0.8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21.55±1.23)cm、(9.09±1.09)cm;外径为0.5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24.56±0.92)cm、(6.09±0.86)cm;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在下行过程中发出多支肌支、肌皮支和皮支,终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在骨膜处、深筋膜层和浅筋膜层均有广泛的吻合.结论:在小腿大面积毁损、创面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可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组织瓣移植吻合进行一次性修复.

    作者:王玉孝;林加福;陈玲珑;高顺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度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对机体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关于MDA、SOD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关于MDA、SOD指标的临床观察.方法:我们随机选取2011-05~2011-12在贵阳中医二附院内分泌一科住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MDA、SOD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DA(血浆脂质过氧化物)较治疗前降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美注射液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病程的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时黛;李雪梅;杨娟;倪洪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